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在南泥灣開展的大規模生產活動。目的在於克服經濟困難,實現生產自給,堅持持久抗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泥灣大生產
- 外文名:Great Production Campaign in Nanniwan
- 適用範圍:軍事後勤
- 所屬學科:軍事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在南泥灣開展的大規模生產活動。目的在於克服經濟困難,實現生產自給,堅持持久抗戰。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在南泥灣開展的大規模生產活動。目的在於克服經濟困難,實現生產自給,堅持持久抗戰。事件地點南泥灣位於陝北延安東南50餘千米的黃龍山區,原是一片荊棘叢生的荒野,但土質肥沃,可耕面積較大,...
陝甘寧邊區的軍民,開展了南泥灣、槐樹莊、大風川等地的大生產運動。軍隊、政府機關和學校發展自給經濟,是抗日根據地大生產運動中的一個創造。解放區抗日民主政府辦了許多自給工業;軍隊發展了以自給為目標的農業和部分工商業;機關、學校也發展了自給經濟;農民廣泛組織起來發展農業生產。敵後軍民在頻繁的反“掃蕩...
1941年3月,中央命令八路軍第三五九旅開赴荒無人煙但土質肥沃、適於開墾的南泥灣。部隊在缺乏資金、工具的困難情況下,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一面開挖窯洞解決住宿問題,一面勘察開荒地區,人人動手開荒種地,使南泥灣變成了“陝北的好江南”。與此同時,在延安的數萬名黨政軍學各方面人員,都投入到大生產...
南泥灣大生產 《南泥灣大生產》是201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出 版的圖書。
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介紹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經過。地方志記述 地址位置 南泥灣位於延安城南45公里。形成原因 1942年八路軍第三五九旅開赴南泥灣,在三年的時間裡,達到了“平川稻穀香,肥鴨滿池塘,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物資經費全部達到自給,上交公糧1萬石,做到了豐衣足食...
在359旅南泥灣大生產這面旗幟的鼓舞下,邊區軍民的大生產運動更加普遍深入地開展起來,並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對黨領導的整個革命事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工農民眾的大生產運動 陝甘寧地區是經濟落後的農業區,所以人民民眾的大生產運動首先以發展農業為重,在農村就是發動和組織農民發展農業生產,依靠農民支持革命...
影片通過對南泥灣大生產的紀錄,說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邊區軍民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能夠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圍攻和國民黨軍隊的經濟封鎖的;生動地表現了邊區軍民不畏困難、頑強戰鬥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影片於1943年2月在延安和陝甘寧邊區上映,受到中共中央領導同志和廣大軍民的熱烈歡迎。是一部具有革命文獻價值...
曾參加《延安市文物志》的編撰工作,發表《紅二十六軍的番號是怎樣確定的》《七大,鮮為人知的故事》等文章二十餘篇,參與籌辦《延安革命史》《延安精神永放光芒》《西北革命鬥爭簡史展》《南泥灣大生產展覽》等二十餘個展覽。劉衛平,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現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從事西北革命鬥爭史、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
參加了著名的延安359旅南泥灣大生產和延安整風運動,率359旅四支隊一個營在南泥灣大生產中第一次在陝北種水稻獲得成功,並受到嘉獎。1944年底已在中央黨校學習的劉克明同志堅決要求隨王震、王首道、王恩茂率領的南下支隊,參加了被譽為“第二次長征”,的南下北返行動,經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六省...
該詩是作者在南泥灣之行中所聞、所見、所感而寫下的詩篇。詩人沒有去直接描寫南泥灣大生產開始時的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只是選取了他到南泥灣後的親眼目睹的一些極富典型特徵的細節和景物,多數是側面,僅輕輕幾筆就勾畫出一幅陝北江南田園風景下雨圖。作者簡介 謝覺哉(1884一1971),字煥南。湖南寧鄉人。清末秀才...
抗日戰爭時期,他在抗日軍政大學慶陽二分校學習以後,參加了“百團大戰”。在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中,是三五九旅有名的“小米子股長”。參加了三五九旅“南下北返”、“中原突圍”。歷任:抗大慶陽二分校學員、三五九旅七一七團二連副政治指導員、三五九旅七一八團供給股長、三五九旅南下支隊二大隊一營副官。解放戰爭...
學院成立以來,立足南泥灣獨有的紅色歷史資源和政治影響力,圍繞“大生產運動與南泥灣精神”“王震將軍和中國農墾事業”兩大主題,深度挖掘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史和南泥灣精神,研發“五個單元、十一堂精品課程”的同心圓式課程體系,探索形成以“體驗式教學”為特色,以專題教學、現場教學、激情教學、互動訪談式教學等為主要...
《中華魂·百部愛國故事叢書·钁頭開出新天地:解放區大生產運動》描寫了解放區大生產運動的事跡。對於人們向英雄和先進人物學習,特別是對於在中小學生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一本生動的教材。本書內容包括:紡線能手;革命老人拾糞忙;留守兵團變“炮兵”;三五九旅是模範;初到南泥灣;開荒熱潮等。
開展燒酒、割漆、採藥等數十種副業生產,做到了糧食滿倉,蔬菜有餘,牛馬成群,豬羊滿圈。他們還從鳳川口到甘湫子修了一條車馬大道,在小鳳川溝門修築一座木橋(叫七七橋),利濟行人。七七0團的屯田墾荒,在邊區又創造了一個“南泥灣”,為戰勝蔣介石的封鎖。減輕人民負擔,加深軍民情誼,建設和保衛隴東根據地作出...
編輯出版了《中國革命的延安之路》《幹部培訓班主任工作操典》《圖說三五九旅與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延安時期領袖群體與中國共產黨人人格》等系列培訓教材,其中,《中國革命的延安之路》入選陝西省幹部教育培訓好教材目錄。探索形成了以專題教學、現場教學、音樂黨課、情景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訪談式教學的“六位一體...
蔣維平(1878年—1964年),北京市房山區石樓鎮石樓村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三五九旅,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醫生、製藥廠廠長、農場場長、科長、中國人民解放軍二五一醫院副院長等職。蔣維平在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中曾受到毛主席嘉獎,獲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模範稱號。1964年7月12日在張家口市病逝,終年86歲。...
經歷過開闢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兩萬五千里長征、挺進華北抗日前線、南泥灣大生產、中原突圍、南下北返、保衛革命聖地延安,戰功卓著,千古流傳。一九四九年,在進軍大西北,解放全中國的號角聲中,進駐新疆,遵照黨中央、毛主席“屯墾戍邊”的命令,於一九五0年七月來到戈壁荒漠沙井子,拉開了保衛邊疆、建設邊疆...
毛乃舜(1924年2月~ 2020年6月26日),男,河北安平縣人,1939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4年6月離休。曾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常委、副司令員。2020年6月26日在烏魯木齊逝世,享年97歲。人物生平 1939年參加了八路軍120師獨立四支隊,1940年隨部隊到達陝北,由營部文書轉學財務。南泥灣大生產...
1939年,進入延安中國女子大學學習,並參加了南泥灣大生產運動。1940年10月,女大畢業後,前往八路軍第359旅駐地綏德警備區,任陝甘寧邊區米脂縣婦救會主任、綏德警備區婦救會宣傳部長、中共綏德縣委沙灘坪區委宣傳科長、中共綏德縣委郝家橋模範鄉黨支部書記、鄉文書等職,主持辦學,教百姓識字,動員婦女參政。1942年...
1981年12月1日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七十二團。總人口10084人,有漢、哈、柯爾克孜、蒙等13個民族,在崗職工3204人。下設基層單位38個。戰爭年代,這支英雄的部隊在肖克、王震、王恩茂將軍的率領下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華北敵後抗日游擊戰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南下北返,保衛延安和...
影片通過歌舞的形式,反映了秋收起義、紅軍長征、抗日戰爭以及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直到抗戰勝利的革命歷史,表現了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歌曲概覽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集體創作並演出 編 導 組:牛 暢 佟承傑 朱正本 張士燮 姚學誠 胡大德 谷 娣 孟兆祥 導 演:華 純 攝 影:薛伯青 錄 音:郭大震 化 妝:...
1943年,大生產運動興起,該報大力報導宣傳黨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等方針;宣傳大生產運動中的先進典型,發表此類訊息和通訊3000多篇。隨後以《解放日報》為代表的黨報對黨的優秀工人趙占魁,他的積極工作,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認真負責。對三五九旅的南泥灣大生產進行大肆報導,推動了...
藍天民——1920年2月生,湖寮古城人,埔中縣初26屆就讀。1938年奔赴延安。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參加過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和遼瀋、平津、川東和朝鮮的臨津江戰役,歷任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團政委、師政委,甘肅省軍區政委、蘭州軍區政治顧問,甘肅省委常委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陳啟育(1909年-...
1942年2月,任三五九旅七一九團政治處主任。除夕,由王震主持,高鐵與孫克悠在綏德三五九旅司令部結婚。6月,參加南泥灣大生產運動。1944年9月,報名參加南徵兵團,並參加營以上幹部在中央黨校集訓一個半月。10月,三五九旅組成南下第一梯隊,命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獨立第一游擊支隊”(簡稱南下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