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灣大生產(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在南泥灣開展的生產活動)

南泥灣大生產(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在南泥灣開展的生產活動)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在南泥灣開展的大規模生產活動。目的在於克服經濟困難,實現生產自給,堅持持久抗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泥灣大生產
  • 外文名:Great Production Campaign in Nanniwan
  • 適用範圍:軍事後勤
  • 所屬學科:軍事
事件,地點,總體經過,結果,發布者,

事件

地點

南泥灣位於陝北延安東南50餘千米的黃龍山區,原是一片荊棘叢生的荒野,但土質肥沃,可耕面積較大,適於大規模墾荒生產。

總體經過

1941年初,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奉命開進南泥灣地區,一手拿槍,一手拿鋤,實行“屯田政策”。在生活條件極為艱苦且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指戰員自己動手建窯洞、搭帳篷、挖野菜、制農具,逐步解決了吃住和生產資料問題。為掌握當地耕作技術,他們派出人員向邊區勞動英雄學習撒種、施肥、留苗等農作技術。經過2年的努力,農業、工業、運輸業等各項生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共墾荒播種3.8萬畝,收穫細糧4250石。1943年,南泥灣開展了規模更大的生產運動。全旅上下一律參加生產勞動,各級領導以身作則,廣泛開展勞動競賽,極大地激發了指戰員的勞動積極性。這一年,墾荒播種10萬多畝,收穫細糧1.2萬石,畜牧業和工商業也有很大發展。1944年,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累計墾荒種地達到26.1萬畝。當年10月,主力部隊南調,所餘部隊不足4000人,完成秋收任務有困難,遂將一部分土地移交兄弟部隊和邊區各機關管理。這一年全旅收穫糧食2萬多石。
第359旅在南泥灣地區開展的大生產運動中,認真貫徹執行了中共中央“自力更生”“自己動手,克服困難”的方針,以農業為第一位,工業與運輸業為第二位,商業為第三位。較大規模的工業、運輸業和商業由旅部直接經營,農業、畜牧業和小的工商業由團直或連隊經營。從1942年起,旅、團兩級組織了生產委員會,並配備了管生產的專職幹部,團設生產副官,營、連兩級分別設經濟副營長、副連長。為使戰鬥、生產、學習相互兼顧,在時間和分工上作了科學調配,訓練與生產的時間比例一般為8∶4(8個月訓練、4個月生產)或8∶3(另有1個月機動)。為做好經常性的田間管理工作,每個連組織幾個乃至十幾個人的農作勞動小組,從事固定性的田間勞作,農忙時廣大戰士突擊勞動。在分配上,全旅實行統一計畫、統一供給制度,避免苦樂不均。收益分配實行盈利分紅、公私兩利政策,各項生產收入按比例分紅,對超額完成任務者有超額獎。例如每人生產細糧6石1斗,公家得4石1斗,個人得2石;在完成計畫指標外,個人的小種植收益全部歸己。堅持生產與節約並重,例如規定2年發3套單衣,3年發2套棉衣,被服領新交舊,不交不發。

結果

第359旅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創造了大量財富。不僅完成了生產自給任務,而且在農業、工業、運輸業和商業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績,打下了能夠達到完全自給的經濟基礎。在農業方面,1941~1944年累計生產糧食3.6萬餘石,除自食外還上交邊區政府1萬石。到1944年,每人每月可自給肉食3~4斤,蔬菜45斤左右。在工業方面,建起了年產土布9000多匹、毛氈近千床、毛巾2000餘打的紡織廠,年產單衣、棉衣3.7萬套的服裝廠,年產單鞋、棉鞋3.7萬雙的製鞋廠。還建成了肥皂廠、榨油廠、木工廠、鐵工廠、皮革廠、造紙廠等。1943年,全旅指戰員都穿上了自製的粗呢衣服。綜合計算,經費自給率達到:1941年78.5%,1942年90.3%,1943年93.3%。通過生產勞動,逐步實現了豐衣足食,減輕了人民負擔,培養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作風,支援了邊區建設,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貢獻,為全軍和各抗日根據地樹立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榜樣。八路軍第359旅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被譽為“南泥灣精神”,成為教育全國人民發揚艱苦奮鬥光榮傳統的寶貴精神財富。

發布者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