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遺址

南沙遺址

近年來,華縣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工作力度,加快文物保護項目建設,在最近一期國務院公布的《關於核定並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中,華縣南沙遺址、赤水橋上橋晉升為第七批國保單位。

南沙遺址位於華縣瓜坡鎮南沙村,1958年、1983年西安半坡博物館考古隊先後兩次在此發倔清理出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遺址,更是新石器時代至商代遺址,對研究商代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史料。橋上橋位於華縣赤水鎮西赤水河上,由上下兩層相互對應的橋拱和橋面組成,下橋建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竣工於康熙六年(1667年),上橋建於清宣宗道光年間(1832)年,是一座保護完好的古代雙重石橋,同時也為我國橋樑建設提供了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

華縣南沙遺址、赤水橋上橋先於1992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保單位,此次晉升為國保單位,不僅提升了該縣作為全市文物大縣的地位,更為該縣爭取中央財政、加強文物單位保護與建設奠定了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沙遺址
  • 出土地點:華縣瓜坡鎮南沙村
  • 所屬年代:清朝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華縣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工作力度,加快文物保護項目建設,在最近一期國務院公布的《關於核定並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中,華縣南沙遺址、赤水橋上橋晉升為第七批國保單位。
南沙遺址位於華縣瓜坡鎮南沙村,1958年、1983年西安半坡博物館考古隊先後兩次在此發倔清理出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遺址,更是新石器時代至商代遺址,對研究商代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史料。橋上橋位於華縣赤水鎮西赤水河上,由上下兩層相互對應的橋拱和橋面組成,下橋建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竣工於康熙六年(1667年),上橋建於清宣宗道光年間(1832)年,是一座保護完好的古代雙重石橋,同時也為我國橋樑建設提供了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
華縣南沙遺址、赤水橋上橋先於1992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保單位,此次晉升為國保單位,不僅提升了該縣作為全市文物大縣的地位,更為該縣爭取中央財政、加強文物單位保護與建設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