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文化(連灘)藝術節

南江文化(連灘)藝術節

南江文化(連灘)藝術節源於有400多年歷史的連灘鎮張公廟會,主要活動時間在每年正月十五到正月二十的“廟誕”和農曆八月初六的“秋祭”,是南江流域漢族、壯族、佤族等民族最具影響的民間文化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江文化(連灘)藝術節
  • 別名:張公廟會
  • 節日時間:農曆正月十五至二十
  • 節日類型:傳統紀念日
  • 流行地區: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連灘鎮 
  • 節日起源:張公(元勛)誕辰
  • 節日活動:唱山歌、燒炮、張公巡遊、連灘飄色、禾樓舞
  • 節日意義:緬懷張公(元勛)
  • 設定地點: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連灘鎮
  • 設定時間:2006
節日起源,名稱變化,節日背景,節日活動,連灘山歌,連灘飄色,禾樓舞,

節日起源

連灘民間藝術集會活動,相傳始於明朝萬曆年間,流傳清朝民國時期最盛。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據史實記載,明朝萬曆年間,張元勛奉命為廣東總兵,剿平亂賊,保持了廣東一帶國泰民安。張元勛曾經率部在連灘一帶平定內亂,當地人民為了緬懷張公(元勛)的業績建造張公廟,並以他的誕辰的農曆正月二十日為“廟會”,稱張公廟會

名稱變化

民眾自發稱為“張公廟會”;
1991年,這項活動正式以“民間歡樂節”的命名並舉辦了第一屆;
1999年第四屆起,易名為“民間藝術節”;
2000至2005年擴大為“西江民間藝術節”;
2006年起易名為“南江文化藝術節”;

節日背景

連灘由於地理位置獨特,解放前是商家、官匪相爭之地。土匪“大天二”更是以連灘為據點,四出搶掠,使窮人雪上加霜。於是各村民眾自發組織民團,保鄉護村,平時習武、玩獅;一旦土匪來犯,敲鑼集結,共抗匪患。各鄉村民團為壯聲威,便以連灘張公廟的名義,定期舉辦以舞獅及武術比賽為主的“廟會”。商家店主深知此乃旺市之舉,亦同意出錢贊助,故每年一度的廟會,熱鬧非凡。舞獅及武術比賽的獎品,多以“三牲”為主,也有少量的“花紅”(現金)。得勝者披紅掛綠;戰敗者,潛心苦練,以待來年。那時,各鄉村均有自己的“堂口”(武館),練武熱潮興起。各堂口都有自己的“啦啦隊”助威(多以青少年組成),後來演變成民間藝術表演。
舊時連灘張公廟會於每年正月二十日舉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事前,由鄉紳父老選出首事作準備工作,如每年籌集資金、僱工搭棚、為菩薩制新衣、落實扮飾、準備各種需要的器皿、修好巡行路途等。“廟會”期間有燒炮、演戲、山歌唱酬、菩薩巡遊(有飄色等各種表演)、燒炮等活動,熱鬧非凡。傳統的民俗柔和著虔誠的祈望,是廣大勞動人民新年祝福的重要內容。每年廟會,各鄉村的表演隊都會使出花招,表演地方傳統的故事劇、土風舞,吸引民眾支持,這便是連灘藝術節的雛形。
“炮會”是以張公廟名義集資舉辦,捐資多者稱為“緣首”,主持人為“大總理”。每年正月二十,都舉辦祈福“炮會”。“燒炮”之時,萬人矚目。各鄉村均組織人馬“搶炮”。當時規定,不論任何人等,凡拾獲“炮圈”者,均可領“炮屏”一個(用以命名),並可得“炮會”積存的現金若干,此現金歸拾炮人擁有一年使用權,第二年“還炮”還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多用於丁、財、貴、壽、喜等吉祥名字命名)。因有一筆“無息貸款”使用,所以,“搶炮”是廟會的一大特色。“燒炮”當日午時,炮架高聳的平台上,用火藥集結於炮圈周周圍,左右用幾塊生鐵鑄成的“鐵銃”圍著。火藥點燃,“轟”的一聲巨響,“炮圈”沖天,萬人翹首,以等“炮圈”,一落,便你爭我奪,全憑個人的力氣,衝出重圍並在炮屏前禮拜者獲勝。獲勝者披紅掛花,抬著“炮屏”繞場一周,並有八音鼓樂“送炮”,煞是熱鬧。
解放初期,“文化大革命”中,受“左”的文化思潮影響,連灘的民間文化被打入“冷宮”,靜止了相當一段時間。,“炮會”被取締,“廟會”漸漸消亡。
直至改革開放,1991年,連灘鎮黨委高度重視,政府籌劃與參與積極引導,重新發起舉辦張公廟會,發起人之一葉梓祿(時為連灘鎮副鎮長,主管文化工作。後為雲浮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提議將“張公廟會”正式命名為“民間歡樂節”。此後,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至二十日期間都舉辦豐富多彩、面貌一新的民間歡樂節,在繼承民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努力創新,“古為今用”,體現民間藝術的時代特色。
1999年第四屆起,易名為“民間藝術節”,2000至2005年擴大為“西江民間藝術節”,2006年起易名為“南江文化藝術節”,藝術內容豐富,其中扮相遊行表演為要內容之一。

節日活動

藝術節活動豐富,主要內容有萬人朝拜、八音賀誕、醒獅表演、扮飾遊行、捐香油、求解簽語、吃齋飯、上刀山、唱連灘山歌、演戲、燒炮、做醮、張公巡遊、連灘飄色、跳禾樓舞等。其中尤為著名的是連灘山歌、連灘飄色和禾樓舞。

連灘山歌

據《西寧縣誌》記載,連灘山歌始於明朝隆慶年間,因源於鬱南縣連灘鎮而得名。在過去,儘管社會封閉,交通不便,高山阻隔,但連灘山歌用它特有的形式,穿越廣闊的空間,穿越歷史的長河,一直流傳至今。相傳劉三姐就是在連灘因唱山歌得罪了連灘當地的地主,被迫遷到廣西,所以才成就了今天眾所周知的廣西劉三姐。南江兩岸的歌手代代輩出。他們經常聚眾歌唱,逐漸成為當地風俗。
連灘山歌流行於鬱南、羅定、雲浮、德慶及廣西的蒼梧、岑溪等縣,它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口頭文學。連灘山歌最初的時候是四句板。到了清朝發展到多句板,它的特點是句句同仄押韻。旋律和調式基本固定,唱的時候,套以不同的內容。唱的內容包括時事、愛情、婚姻、生活、歷史故事等等。多數是即景演唱,心有所感發而為歌。
連灘山歌表演形式主要有獨唱、對唱、群唱(打擂台)三種。山歌擂台是最熱鬧的一種場面,也是對唱形式的發展,通常是有一定水平的歌伯、歌姐做台柱,坐在舞台上或民眾中間,應答四面八方民眾的對歌。
連灘山歌一般在節日、喜事(包括婚姻、祝壽、進宅、添丁等)、豐年、集合、勞動之餘詠唱,如《結婚敬茶歌》“堂前設茶敬新翁,新姑一於同敬重;子肖媳賢禮義重,憶記養育敢報功”。又如《祝壽歌》“福祿增加又添壽,東成而且又西就;榮壽紀慶天地久,歲增一百有零頭。”連灘山歌表演手法有疊字歌、謎語歌、拆字歌、纏歌、大話(誇張)歌等。疊字歌需要有比較高的藝術技巧。
每年正月,連灘西江民間藝術節的山歌節,吸引了來自雲南、貴州、廣西、湖南等地和附近鄉鄰踴躍參加。

連灘飄色

連灘飄色起源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連灘飄色反映了農耕文化形成的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既具有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特色,又是歷史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藝術性和觀賞性很強的民間文化活動,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連灘飄色由三部分組成,一是色櫃;二是色梗,即支撐用的鋼枝;三是扮演“色”的演員。每板由2-3個小孩扮演,一板一個故事,多以神話、歷史故事為題材。具有色彩艷麗、造型大方、裝置奇妙、講究力學、內容含蓄的特點。巡遊表演時,每板飄色都有八音鑼鼓隊奏樂伴隨,形成聲、色、藝組合表演的流動立體舞台,引人入勝,令人聯想。
每年農曆正月二十的“廟會”,都有飄色助興。改革開放以來,連灘飄色得到發揚光大,多次應邀參加吳川中山舉辦的飄色大賽,遠近聞名。

禾樓舞

“禾樓舞”是秦代南江流域的烏滸人在慶祝豐收、祭祀神靈時跳的一種舞蹈。自形成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是少數民族留下的民間藝術瑰寶,蘊涵著古代百越之地(南江流域)所具有的獨特地方文化色彩的少數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特色,是遠古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對研究古代百越以來的生產生活、信仰和民俗具有積極的意義,對嶺南民間舞蹈史也有重要的價值。2008年,“禾樓舞”入選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禾樓舞”動作原始、粗獷,跳舞者頭戴假面具,身穿黑色衫裙,頭戴小竹笠,腰扎圍巾,腳蹬麻鞋。領舞者頭戴蓮花冠,系紅色間黃披肩,右手搖著1個系有彩帶的銅鈴,左手舉牛頭錫杖。其餘舞者分別手拿禾穗,邊唱禾樓歌邊擺身、搖手、踏足,向著東南西北四方起舞。禾樓歌旋律固定,曲調悠揚。
“禾樓舞”於2002年5月參加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表演大賽獲銀獎,同年10月參加廣東省第二屆民間藝術表演大賽獲銀獎,2005年10月參加全國首屆泛珠三角(廣東汕尾)民間藝術大賽獲銀獎;2006年2月,參加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邀請賽獲金獎;2011年,參加了上海世博會“廣東周”展演活動獲好評。還30多次應邀出席省內外各種重大活動展演獲熱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