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門遺址,在泰州古城原南城門偏西城牆下。舊時為加強城市防衛,就構築城牆,開挖城河。城內外陸上通行,往往在城門外城河上設定吊橋。放下吊橋,城內外可進可出;收起吊橋,則交通被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水門遺址
- 位置:泰州古城原南城門偏西城牆下
作用,歷史,保護修復,
作用
城內外的水上交通,則設定有水門,水門多設在城門旁邊的城牆之下,也可開可關。打開水門,城內外的水可以流動,船隻可以進出城內外;關起水門,城內外水就被擋住,船隻也就不能進出城內外。水門不是一般建在陸上的平門,其上面有又高又寬的城牆,得從城牆下穿過,因此必須能頂住城牆的壓力。其構築法當是在城牆腳下先挖出一條小河,河的兩岸用石工砌成垂直的河牆,其上部用石材或城磚發券的築法,構成弧形,類似拱形的橋洞,再在拱頂上堆築城牆,石牆砌築的河道,在城牆內外兩側還得有所延伸,並築成喇叭形,術語稱為擺尾,同時在城外石牆兩側,由上往下要各有一道長方形的小石槽,便於兩側守門人將木方一樣的長條形閘板,沿著石槽橫著一塊一塊往下放,以閘關水門,或一塊一塊向上提起,從而打開水門。水門實際上是城牆下的門洞與洞門外側設定可開可關木閘板門的統稱。
歷史
泰州城的水門始建於何時,史書無明確記載。按理說,自構築城牆後,城內外水要流動,就得設定水門。在泰州出土的唐代墓志銘上,已發現城內建有多個坊,因而也就應當有城,有城濠,有水門,只是未有文獻記載,也未見相關考古資料。
地方志上說,宋淳熙十年(1183),泰州知州萬锺,在城的東、南、北三面,闢建三座水門。“辟”從字義上可理解為開闢,也就是說泰城建水門是從此時開始,其實應早於此時。寶慶三年(1227),城的東、西、南、北各有一座水門。元末明初,興工修筑州城。城四門都有月城。溝通城內外的水門有南、北各1座。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前,泰州東水門淤塞。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後,知州武柱國將西水門堵塞,僅存南、北二座水門。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南北水門仍在,其門下的河道,只剩下狹窄的河槽,後逐漸被廢棄。
泰州城的水自漢代以來,早期都是從城南高橋下運鹽河流來的水。其水源於京杭大運河,主要是從北邊淮河南流入長江的淮水。自揚州灣頭,順著運鹽河經江都流到泰州,再從泰州向東去往南通。宋元時期,運鹽河水流到泰州,進入泰州護城河,護城河的水則通過南城門旁南水門,流入城裡的中市河、東市河、西市河、玉帶河。元末明初,口岸至泰州的南官河開通,長江水直接從口岸流到泰州,進入南城河。
泰州城裡居民,舊時的飲用水,就是從南水門流來的大運河淮水與長江水。泰州中市河,位於南城門到北城門的南北大街的西側,南水門的水進入泰州城,一部分就經過中市河流到北水門入北城河。中市河除了供給城裡的水以外,南門外泰興等地的貨物與下河農副產品也都由此進入城裡,中市河南頭為南水門,北頭是北水門,南北兩水門就像兩座關將城裡的水關住,故南北水門,又有南水關與北水關之稱。
保護修復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牆、城河的防禦功能已經消失。城裡人用上了自來水,陸上交通貨運異常便捷,有著供水與水上小貨船通行兩大作用的南北兩座水門,同樣也淡出了人們的視線。2009年,今海陵南路鐵塔廣場民防工程施工,地下發現磚拱形建築,經考古挖掘,已經被人們忘記的南水門的遺蹟,重見天日。市有關部門斥資七百萬,原地進行保護性修復,至2013年6月完成。並以南水門遺址為主體,闢建了一座建現代化遺址廣場。作家費振鐘為此專門撰寫了《南水門遺址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