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氏魚

南氏魚

南氏魚,學名:Nansenia ardesiaca (Jordan et Thompson, 1914),為水珍魚科、南氏魚屬的一種魚類。體細長,前部亞圓微筒形,後部稍側扁,吻短,小於眼徑1/2,眼大,鼻孔近吻上部,口小,端位,上頜和舌平齒,下頜、犁骨前部和齶骨均具齒。鰓蓋條2-4。胸鰭位於體側。具眶蝶骨。前頜骨很小,上頜骨短而寬,不伸達眼前緣,眼大,大於頭高1/2。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南部和東南沿海,中國分布於東海沖繩海槽。棲息深度300~1000米。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Nanseniaardesiaca (Jordan et Thompson, 1914)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鮭目
  • 水珍魚科
  • :南氏魚屬
  • :南氏魚
  • 中文名:南氏魚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

形態特徵

背鰭10;臀鰭9~10,胸鰭11~12;腹鰭11~12。側線鱗約.4~52。鰓耙9~11+1+19~22。鰓蓋條骨4。脊椎骨46~47。
體長為體高6~7.3倍,為頭長5~6倍,為背鰭基長11.4~13.6倍,為臀鰭基長15.7~19倍,頭長為吻長5~6.9倍,為眼徑2.2~2.3倍,為眼間隔4.6~6.4倍,為上頜長4.2~4.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8~2.8倍。
體延長,圓筒形,後部側扁。頭小。吻很短,約為眼徑1/3~2/5。眼很大,約占眼部頭高的4/5。眼間隔較窄,稍凹,小於眼徑之半。鼻孔2個,接近,前鼻孔較大,圓形。口小,上頜骨後端伸達眼前緣稍後方;上頜骨幾全部為淚骨所蓋。上頜短於下頜,無牙。下頜具1行牙,較長,排列緊密;呈鋸齒狀,犁骨前緣具1行細牙,彎向內側;齶骨無牙;舌大,游離,前端幾呈截形,無牙。鰓孔大,向前伸達眼中部下方,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發達,排列緊密,扁薄,細長三角形。鰓蓋條骨寬薄。假鰓發達。
體被大圓鱗,易脫落,頭部無鱗。側線完全,平直,並伸達尾鰭後端。尾鰭中部被鱗。鰾大,無鰾管。
背鰭1個,在腹鰭基前上方,起點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為近。具脂鰭,很小,位於臀鰭基後端上方。臀鰭後位,基底短。胸鰭小,側中位。腹鰭腹位,始於背鰭基後端下方。尾鰭較短,稍內凹。
體淡褐色。鰓蓋內膜黑色。各鰭淡色。腹膜黑色。

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南部和東南沿海,中國分布於東海沖繩海槽。

生長環境

棲息深度300~1000米。海(洋)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