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喬治王島菲爾斯半島島弧火山作用及岩漿演化機理

《南極喬治王島菲爾斯半島島弧火山作用及岩漿演化機理》是由地礦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金慶民、匡福祥、阮宏宏、邢光福、孫南圭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極喬治王島菲爾斯半島島弧火山作用及岩漿演化機理
  • 成果登記號:19930169[06303]
  • 第一完成單位:地礦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30169[06303]
項目名稱
南極喬治王島菲爾斯半島島弧火山作用及岩漿演化機理
第一完成單位
地礦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金慶民、匡福祥、阮宏宏、邢光福、孫南圭
主題詞
島弧火山作用;岩漿建造;南極洲岩漿旋迴;喬治王島

成果摘要

研究指出線形構造與環形構造複合形成NW向等間距分布的四條重要噴髮帶是本區火格局;早期火山活動遍及全區,具有自南向北遷移的總趨勢,晚期火山向東局部性遷移特徵。根據火山活動的階段性、火山構造的空間分布、山噴發間斷性和火山碎屑沉積岩層中古生物化石資料及同位素年齡,厘區火山地層,建立了“菲爾德斯旋迴”,並進一步根據地層接觸關係、待征劃分為兩個亞旋迴和四個岩性段;根據大量的同位素年齡測定認為存在兩個高峰期即55-64Ma和43-52Ma,認為本區火山活動是晚中生代續。時代主要為早古新世-始新世,並一直延續到漸新世。研究表明,總體上有高鋁、低鉀、低鎂的特點,並具早期噴發的岩石以拉斑系列為的岩石以鈣鹼性特點為主。採用X射線衍射、電子探針、穆斯堡爾譜及土元素及同位素(O,Sr ,Nd,Pb)等綜合研究表明,本區火岩具幔源但他們並非原始玄武岩漿直接結晶的產物;不同類型岩石具有同源性,岩漿源在相似條件下分異演化的產物;而岩漿源分異演化主要受礦物分制。提出菲爾德斯半島第三紀高鋁玄武岩的二階段成因模式:地幔鍥底-幔邊界帶發生部分熔融,形成原始橄欖拉斑玄武岩岩漿,消減洋殼脫升進入地幔鍥,促使地幔部分熔融,並發生交代作用;原始玄武岩漿廣、單斜輝石分離結晶,形成高鋁玄武岩漿。利用古地磁測量結果,獲得新世早中期以來,菲爾德斯半島向赤道方向移動了緯度3度左右的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