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半島紫外輻射(UVR)變化的湖泊沉積記錄及生態效應》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劉曉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極半島紫外輻射(UVR)變化的湖泊沉積記錄及生態效應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曉東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批准號:40876096
- 研究期限:2009-01-01 至 2011-12-31
- 申請代碼:D0615
- 支持經費:50(萬元)
- 負責人職稱:教授
中文摘要
以南極半島富含藻類植物殘體的湖泊沉積剖面作為環境記錄的載體,運用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分析沉積物中紫外輻射禁止色素Scytonemin及其衍生物和其他色素含量變化,並結合營養元素、同位素等常規生物地球化學指標,恢復南極半島紫外輻射(UVR)、太陽光強度(紫外輻射UVR與光合成有效輻射PAR之和)變化以及湖泊初級生產力演化的歷史記錄,探討影響它們變化的主要因素;根據湖泊沉積序列中不同藻類種屬的豐度與組合的變化關係,從歷史角度求證南極湖泊生態系統對UVR變化的回響模式;將恢復出的光強度變化和已經建立的南極企鵝數量變化曲線進行對比,探討南極光強度變化對企鵝生態的可能影響。上述研究將有利於我們全面了解歷史時期南極紫外輻射的變化情況,以及湖泊生態系統對紫外輻射增強的回響,從而為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客觀評估紫外輻射增強對南極生態系統的可能影響提供科學資料,進一步促進UV氣候學和生態地質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