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獵蝽

南普獵蝽

南普獵蝽體長13.5-14毫米,體暗褐色。中央具兩條縱走深褐色帶紋,觸角4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南普獵蝽
  • 拉丁學名:Oncocephalus philppinus Lethierry
  • :動物界
  • :昆蟲綱
  • :半翅目
  • :獵蝽科
  •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 寄主昆蟲:稻飛虱、稻葉蟬、棉蚜、棉鈴蟲
  •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棉花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體長13.5-14毫米。體暗褐色。頭向前平伸,中央具兩條縱走深褐色帶紋;觸角4節,第二節最長,第一節近基部1/3黃色,端部2/3褐色,第二節褐色,第三、四節黑褐色;複眼黑色表面光滑無毛,單眼著生於頭後部黑褐色瘤狀突起外側,前胸背板具8條縱紋,前胸背板側角雌蟲圓形,雄蟲方形,側緣中央有一顯著的突起;小盾片端刺較長並向上翹起;前足脛節中央有一個黑色環紋,腿節內側有9-10個小刺;前翹達腹部朱端,膜質區外室有褐色斑紋。
南普獵蝽南普獵蝽
與本種的近似種有盾普獵蝽[0nc0cepha1us scute11aris Reuter],唯盾普獵蝽前胸背板側角尖銳或成直角(雌)向外伸出,超過前翅的前緣,側突較大,常成短刺狀;兩眼在頭的腹面幾互相接觸,前翅膜片外室內的黑斑較大,大於翅室的1/2。

地理分布

浙江、湖北、四川、福建、廣東、廣西、雲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