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道情,流傳於江西省南昌市的曲藝,江西省南昌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昌道情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曲藝
南昌道情,流傳於江西省南昌市的曲藝,江西省南昌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南昌道情,流傳於江西省南昌市的曲藝,江西省南昌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南昌道情,據藝人口述傳說,最早源於明代柳敬亭,距今已有300多年,盛於清乾隆年間,流行於南昌城區及新建、南昌、安義等周邊縣鄉1。文化特徵南昌...
進賢李渡道情,中國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曲藝,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李渡道情是江西省的一種民間曲藝,相傳起源於唐末,形成於宋代,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主要分布在江西進賢縣李渡鎮及其所轄的各個村落,亦傳及周邊鄉鎮,至今...
江西道情戲 江西道情也稱漁鼓戲或小曲漁鼓。湖北漁鼓也與此相近。在江西尚有南昌道情、寧崗漁鼓、撫州道情、上饒漁鼓等。寧都道情唱腔來源於乞討者所唱小調“過街溜”和算命腔調。湖口漁鼓吸收了當地的漁歌和小調,具有濃厚的水鄉風味。鄱陽...
江西道情戲 江西道情也稱漁鼓戲或小曲漁鼓。湖北漁鼓也與此相近。在江西尚有南昌道情、寧崗漁鼓、撫州道情、上饒漁鼓等。寧都道情唱腔來源於乞討者所唱小調“過街溜”和算命腔調。湖口漁鼓吸收了當地的漁歌和小調,具有濃厚的水鄉風味。鄱陽...
西府道情起源於唐代的道曲,道歌。道曲道歌是道士們在道觀中向道徒宣傳道教道義的一種說唱形式。西府寶雞地區早期道教盛行,道觀林立,諸如磻溪宮、金台觀、南昌宮等等。金大定時期,道教全真派名流丘處機,游居寶雞磻溪15年,創建了隴縣...
南昌祭轎是江西省南昌市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人們對祭轎儀式非常虔誠。灑酒祭轎以求天助神佑,賜給新婚家庭幸福美滿的生活。照轎、撣轎則有驅邪除晦、永保平安的意思,選擇執儀者是件大事。執儀者的標準是全村公認最有福氣...
南昌蔣巷黃河燈,中國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民俗,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簡介 在南昌縣蔣巷鎮北望、白岸等地,流傳著一個古老的習俗,那就是在每年的正月初四到初六,在村落邊的河灘沙地上,擺上據說從上古流傳下來的黃河陣。燈陣...
鑼鼓十八番是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打擊樂器表現形式,明代中後期開始在南昌縣廣為流傳。 迄今,該縣八一鄉胡華村、塔城鄉鳳崗村、岡上鎮黃台村等地都有鑼鼓十八番。其曲牌眾多,打法獨特,氣氛熱烈,表演豐富,形式多樣。既可單獨表演,也...
我省的曲藝曲種豐富,有鄱陽漁鼓、鄱陽大鼓、萍鄉春鑼、贛東北漁鼓、贛州古文、南昌道情、撫州話文、宜春評話、都昌道情、南昌清音、南昌大鼓、永新小鼓、江西蓮花落等20多個曲種,其中鄱陽漁鼓、鄱陽大鼓、永新小鼓、南昌清音、萍鄉春鑼...
玉隆萬壽宮,又稱西山萬壽宮,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西山鎮逍遙山南,總占地面積31000平方米,始建於東晉太元元年(376年),現存建築部分為清光緒年間重修後規模格局遺存,為道教第十二洞天第三十八福地,是中國道教正一道分支淨明道祖庭...
作者方內散人,生於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歲(卽公元一八四八年),卒年不詳,江西南昌人。陳攖甯先生曾在揚善半月刊(總第六十六期)刊登之道情十詠定志歌篇末按語中雲方內‘乃偫鶴山人鄭陶齋(即鄭觀應)之師’,其‘未曾得見,僅...
採茶戲集中於江西,以南昌採茶戲和贛南採茶戲較有影響。採茶戲也是源於民歌的,採茶戲的特點是表演歡快,恢諧風趣,載歌載舞,喜劇性強,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頗受民眾喜愛。 花燈戲集中於雲貴川三省,以雲南花燈戲較有影響。民間花燈歌舞的起源...
南昌採茶 起源於清道光年間南昌民間的“花燈”和“十二月採茶調”,經燈戲、三腳班、半班等階段而於清末形成。流行於南昌、新建、安義等地。主要曲調有“茶燈調”和由“茶燈調”發展演變而來的“攀筍調”、“秧麥調”、“下和調...
許真君,名遜字敬之,晉代豫章(今南昌縣)人。曾任旌陽縣令,在任期間,清正廉明,減刑罰,去貪鄙,重教化,深得民心。辭官東歸後,人民感其功德,將縣名改為“德陽”,一直沒用至今。在家鄉,他率民疏河治水,成效顯著,後演繹成...
進賢縣,隸屬江西省南昌市,位於江西省中部北側、南昌市東南部,東連撫州市東鄉區,南接撫州市臨川區,西隔撫河與南昌縣、豐城市相望,北與上饒市餘干縣交界。全縣面積1971平方千米,下轄21個鄉鎮。2022年末,進賢縣戶籍總人口84.09萬人...
李渡鎮,隸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位於進賢縣西南部,東距進賢縣城31千米,南與撫州市臨川區雲山鎮接壤,西靠撫河與臨川區大崗鎮隔河相望,北與文港鎮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0千米,總面積40平方千米。2020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