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區芒萁的蔓延格局與稀土遷聚回響》是依託福建師範大學,由陳志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區芒萁的蔓延格局與稀土遷聚回響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陳志強
- 依託單位:福建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區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嚴重,成為生態修復的重點與難點。目前稀土礦區常用的修復模式無法有效降低稀土含量、長效遏制水土流失和大面積推廣套用。申請人發現芒萁在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區生態修復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相關研究極為薄弱。本項目以長汀縣離子型稀土礦區為研究對象,採用突變模型計算芒萁斑塊突變狀態及芒萁蔓延適宜程度;耦合CA模型與突變理論模擬芒萁斑塊時空格局;測算芒萁富集稀土能力,解析芒萁稀土生物循環,構建芒萁稀土遷聚動態定量模型,分析芒萁稀土遷聚的回響;通過實證分析驗證模型精度及可行性;從水土保持、富集稀土和所需費用等角度預測與評估稀土礦區芒萁生態修復效果。研究成果可提升對芒萁生態修復機制的認識水平,為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區生態修復提供新的科學依據與技術支撐。
結題摘要
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區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嚴重,成為生態修復的重點與難點。本項目以長汀縣離子型稀土礦區芒萁為研究對象,研究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區芒萁的蔓延格局與稀土遷聚回響。結果表明:(1)隨著稀土礦治理年限增加,芒萁平均株高、地上生物量和總生物量顯著增加。(2)稀土礦區土壤TC、TN、TP含量等隨著治理年限增加明顯改善,但平均含量仍遠低於全國土壤平均水平,尤其TP極為低下。(3)礦區4個樣地的平均△值均小於0,位於突變模型中不穩定區域,根據礦區的實地樣方調查和驗證,各樣地芒萁種群均處於蔓延擴散狀態,對應於模型中的下葉到上葉突變過程。採用CA模型,刈割後2年,牛屎塘3個樣方芒萁蓋度分別可達89.78%、94.92%和90.48%,刈割後3年,3個樣方芒萁蓋度分別可達96.26%、99.47%和97.05%。(4)芒萁對稀土元素具有富集能力,其體內稀土含量是土壤中稀土含量的5~7倍。芒萁體內稀土元素的分布規律為葉片>地下莖根>葉柄。芒萁葉柄和葉對輕稀土元素的轉移和富集能力要高於重稀土元素,芒萁地下莖根對重稀土元素的富集能力高於輕稀土。(5)芒萁最佳刈割時間是冬季,刈割頻率為2年一次。偏中度污染的牛屎塘地區,通過刈割芒萁,需要78年左右,其土壤稀土含量才能降低到全國土壤稀土含量的平均水平,在輕度污染的下坑和三洲桐壩,大約需要28~48年。(6)低芒萁覆蓋崩崗存在強烈稀土遷移,在水流和重力的作用下稀土自崩崗較高部位向較低部位遷移;芒萁可以成功定居於崩崗並影響土壤變數,有機質和pH在崩崗稀土遷移中起到重要作用;芒萁是控制稀土遷移和崩崗侵蝕的有潛力的植物。研究成果可提升對芒萁生態修復機制的認識水平,為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區生態修復提供新的科學依據與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