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巨獸龍族

南方巨獸龍族

南方巨獸龍族(學名:Giganotosaurini),是獸腳亞目鯊齒龍科鯊齒龍亞科的一族。包含魁紂龍、南方巨獸龍、馬普龍、米拉西斯龍四個物種,生活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南方巨獸龍族的魁紂龍屬最先於1.08億年前出現,並於約9300萬年前以馬普龍屬與米拉西斯龍屬終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方巨獸龍族
  • :動物界
  • :蜥行綱
  • :蜥臀目
  • 亞目:獸腳亞目
  • :鯊齒龍科
  • 亞科:鯊齒龍亞科
  • :南方巨獸龍族
  • :馬普龍屬、南方巨獸龍屬、魁紂龍屬、米拉西斯龍屬
  • :玫瑰·馬普龍、卡羅琳·南方巨獸龍、丘布特·魁紂龍、大·米拉西斯龍
  • 分布區域:南美洲的阿根廷
  • 時代:1.08億-0.93億年前的白堊紀
  • 生存時代:白堊紀阿爾必階到森諾曼階
物種介紹,魁紂龍屬,南方巨獸龍屬,馬普龍屬,米拉西斯龍屬,

物種介紹

南方巨獸龍族,南方巨獸龍族除了包含了極其著名的南方巨獸龍屬和馬普龍屬,還包括它們年代較早期的近親魁紂龍屬,以及最新命名的米拉西斯龍屬,目前已知的四個屬都分布在南美洲阿根廷,它們是最大的獸腳亞目食肉恐龍之一。南方巨獸龍族的魁紂龍屬最先於1.08億年前出現,並於約9300萬年前以馬普龍屬與米拉西斯龍屬終結。與其他鯊齒龍科的恐龍相比,它們的頭部占身體的比例更大更長,前肢更為短小,咬合力更大,顴骨與上頜骨更巨大,頭部變得更為粗壯。它們也是最大的幾種食肉恐龍和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之一。
南方巨獸龍族
打鬥的米拉西斯龍(前)與馬普龍(後)

魁紂龍屬

魁紂龍(Tyrannotitan chubutensis) ,名字含義是“巨大的暴君蜥蜴”,最重可達9.2噸。魁紂龍分布在阿根廷,是最早出現的鯊齒龍科之一,生活在1.08億年前的白堊紀的阿爾必階。

南方巨獸龍屬

南方巨獸龍(Giganotosaurs carolini)生存在10000-9700萬年前。第一具巨獸龍化石是在1993年由一個名叫Ruben Garolini的汽車修理工意外發現的。它碩大而寬闊的嘴巴長著一口鋒利而粗厚的牙齒,利齒全長有20厘米長。南方巨獸龍作為異特龍超科的晚期成員,進化得更加龐大,擁有極其可怕的咬合力和很快的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餐刀一樣鋒利的牙齒。最大個體長13.5米,重12噸。現有標本MUCPV-CH1和MUCPV-95存放於阿根廷內烏肯的卡門菲耐斯市立博物館。

馬普龍屬

馬普龍(Mapusaurus roseae)意為“大地蜥蜴”,種名指化石所發現的玫瑰色岩石,馬普龍生存在9700萬年至93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森諾曼階的阿根廷。馬普龍的體型和它們的近親南方巨獸龍、非洲的近親鯊齒龍接近。在2006年,科里亞、科爾根據編號MCF-PVPH-208.203標本,估計馬普龍的身長約10.2米。體重則是根據編號MCF-PVPH-208.234標本的股骨,重量接近10公噸。最大個體MCF-PVPH-208.179(下頜夾板骨殘片)、MCF-PVPH-208.145(恥骨殘片)、MCF-PVPH-208.185(肩胛骨殘片)達14米長,12.5噸重。

米拉西斯龍屬

米拉西斯龍(Meraxes gigas),屬名Meraxes取自小說《冰與火之歌》當中的巨龍,種名gigas取自希臘語巨大的。正模兼唯一標本MMCh-PV 65出土於阿根廷烏因庫爾組地層(森諾曼期),為一具比較完整的骨骼,包括頭骨、肩帶、四肢、頸椎、背椎、腰帶和尾部。米拉西斯龍體型龐大,頭骨長130-140厘米,體長11-12米,體重8噸。米拉西斯龍在被命名前稱之為“坎帕納斯的鯊齒龍類”。米拉西斯龍肋骨密度達到0.805,高於一般陸生動物。米拉西斯龍的腳爪長而鋒利,類似於馳龍科。因為米拉西斯龍化石相較於其他近親更為完整,所以為其近親復原帶來了很好的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