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慧思全集

南嶽慧思全集

《南嶽慧思全集》是2019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嶽慧思全集
  • 作者:(南北朝)慧思
  • 類別:宗教知識讀物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1086915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史傳記載,慧思童時曾夢梵僧勸令入道,見朋類讀《法華經》,樂法情深。得借本於空冢獨觀,無人教授,日夜悲泣。又夢見普賢乘白象王摩頂而去,昔未識之文,今自然解。年十五,出家受具,謝絕人事, 專誦《法華》。日*食,不受別請。年二十,因讀《妙勝定經》,開始遍親禪德,常於林野間經行修禪。時北齊慧文禪師聚徒數百,專業大乘, 獨步河淮,學者傾心。慧思乃往歸依,咨受口訣,授以觀心之法。晝則驅馳僧事,夜則坐禪達旦。夏竟受歲,慨無所獲,自傷昏沉,生為空過, 深懷慚愧。將放身倚壁,背未至間,豁然大悟法華三昧。遂融《蓮經》之旨, 所未聞經,不疑自解。
此後聲名遠播,開始弘通大乘。東魏武定六年(548),三十四歲的慧思開始於兗州講授禪法。為惡比丘所毒,垂死復活。齊武平初,領徒南播,止光州大蘇山。其地處陳、齊邊境,兵刃所沖,佛法雲崩,五眾離潰。其中英挺者皆輕其生、重其法,忽夕死、慶朝聞,相從跨險而到者,填聚山林。慧思供以事資,誨以理昧。天台宗實際創宗祖師智顗大師,就是在這時期不避戰亂遠來從學的。是時多有眾惡論師,生嫉妒心, 競來惱亂。慧思於彼起大悲心,即發誓願,誓造金字《般若經》,現無量身於十方國講說是經,令一切諸惡論師鹹得信心,住不退轉。北齊天保九年(558),於南光州齊光寺造成金字《大品般若》及《法華》二部, 復自述願文一篇,大發眾心。
在光州游化歷時十四年,是時齊祚將傾,佛法暫晦,慧思遂領眾南遷。陳光大二年(568),命上首弟子智顗赴金陵傳弘禪法,自帶徒眾四十餘人前往湖南,入住南嶽。陳地信眾望風歸附。太建元年(569),陳宣帝迎之金陵,住棲玄寺,講《大品經》,舉朝道俗傾心歸仰,尊為大禪師, 思大之名蓋得於此。復歸山中,說法如故。因感南方佛教重視義門,輕視禪法,遂晝談義理,夜便思擇,倡定慧雙修。陳太建九年(577)卒於南嶽,壽六十三。
南嶽慧思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主要是基於對天台宗創立的直接影響。天台宗淵於北齊、南陳,創立於隋代,鼎盛於唐代,是*早形成的具有中土特色的佛教流派,具有完整的教義和行持體系,得到當時朝野的大力支持和信奉,對後世影響甚巨。北齊慧文悟龍樹菩薩《中論》四句偈義, 提出一心三觀之觀行方法,開啟天台教義之源,遂被奉為台宗二祖。慧思承慧文觀行之緒,結合自己到從《法華經》上體悟到的圓頓法門,建立《法華》“十如”實相之說,倡導“法華安樂行”的實踐行法,用來修習法華三昧,為智顗大師實際創立天台宗,建立了思行基礎。《續高僧傳》記載,慧思曾命智顗代講《大品經》,至“一心具萬行”處,忽有所疑。師曰:“如汝疑者,乃《大品》次第意耳,未是《法華》圓頓旨也。吾昔於夏中苦節思此,一念頓證,諸法現前。吾既身證,不必有疑。” 台宗五祖章安尊者云:“天台傳南嶽三種止觀:一漸次,二不定,三圓頓, 皆是大乘,俱緣實相,同名止觀。”對此,台宗史書《佛祖統紀》贊曰: “南嶽以所承北齊一心三觀之道傳之天台,其為功業盛大,無以尚矣!”
晚年南嶽時期,慧思思想又有所發展。其時被稱為大乘佛法總綱的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譯出,慧思融攝其一法界心、真如緣起、體相用三大等如來藏思想及其止觀雙運的實修軌範,結合自己多年的禪修體悟,著《大乘止觀法門》,為圓三止觀之總綱,深受宋、明以來台宗學者的重視,被譽為南嶽心法。
慧思特別注重修行實踐,曾躬行方等三昧七載,理洞其微,位淨六根。章安尊者曾贊曰:“名高嵩嶺,行深伊洛,十年常誦,七載方等,九旬常坐,一時圓證(《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慧思平昔禦寒,惟一艾衲,繒纊之屬一切不受,世贊其慈行可風。門下高足頗多,除著名的天台智顗外,其次有新羅人玄光及大善。其他如南嶽僧照、枝江慧成、江陵慧威等,都著名於一時。玄光將南嶽思想傳入新羅,為以後台宗教義流行於朝鮮半島的先驅。
慧思著作現存有《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一卷、《隨自意三昧》一卷、《法華經安樂行義》一卷、《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二卷、《大乘止觀法門》四卷、《受菩薩戒儀》一卷等六種,另有《釋論玄》《次第禪要》《三智觀門》《四十二字門》等數種久已亡佚。
《南嶽立誓願文》為北齊天保九年在南光州造金字《摩訶般若經》時所發之願文。初述今生以來處處弘宣般若所逢留難,因發大悲,造此金經。通篇願文洋溢著不懈追求宇宙人生真諦、救度苦難眾生的大乘菩薩道精神。《隨自意三昧》凡有六品,明行、住、坐、臥、食、語六威儀中止觀法門,一一具足六波羅密。所述皆依《中論》宗旨,一心具足空假中三觀明義,乃南嶽大師自受用之三昧。道宣《續高僧傳》中尚存此書名。中土久亡,日本《續藏經》中幸得保存,唯錯簡頗多。民國釋印光詳加校訂,制序流通。《無諍行門》初贊禪定功德,總明欲學一切佛法,先持淨戒,勤禪定,乃能得之,無量佛法功德,一切皆從禪生。後具明四念處各各具足一切佛法,洵可為菩提道之鴻漸。《安樂行義》釋《法華經》暨《安樂行品》之大義。思大師教人修習法華三昧,恆以安樂行為方便,故特詳解之。智者大師之《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世所宗仰,而其幽奧實啟於斯篇。《佛祖統記》稱,南嶽著《安樂行義》, 久亡其本。四明行皎遊方至南嶽,得之古藏,後始流布於世。《大乘止觀》為台宗要籍,《續高僧傳》本傳中即不載此書之名,是初唐已不傳。宋鹹平中,日本僧寂照攜來,重歸中土。此書乃思師以大慈悲心,披示自行法門,誠可謂定門之摩尼,行者之甘露。《受菩薩戒儀》悉依《梵綱經》, *為得授戒之妙義而有為他家所未嘗及者。中土久亡,幸於日本《續藏經》中得以保存。

作者簡介

南嶽慧思(515 ~ 577),俗姓李氏,後魏武津縣(今河南上蔡縣) 人。中國佛教天台宗理論奠基者,繼龍樹、慧文之後,被奉為台宗三祖, 世稱南嶽尊者、思大禪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