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寧曲德寺,簡稱乃寧寺,亦稱“南尼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康馬縣南尼鄉,屬年楚河上游的河谷地帶,總建築面積63184.35平方米,是歷經北宋、元、明、清時期的古建築。
乃寧曲德寺北距江孜縣城約10千米,南距康馬縣城約40千米,東依札西達節山,西臨年楚河,海拔約4100米,總建築面積63184.35平方米。創建於吐蕃王朝時期,屬格魯派,有1200多年歷史,是後藏著名的寺院。創建人為阿羌甲·強拜桑布。傳說阿羌甲·強拜桑布為古印度僧人,系蓮花生大師的弟子。乃寧曲德寺是歷史悠久的佛教聖地,寺內文物眾多,是藏戲《朗薩雯波》的發源地,傳說唐玄奘去印度取經時也在該寺居住過。乃寧曲德寺是後藏地區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儘管多次遭到破壞,但從其遺址上仍能看到其往日的繁華與宏大,它所遺留下的各個時期的建築遺址,對於研究西藏各時期寺廟建築的風格、布局、用材等都具有寶貴的價值,而且在近代西藏人民抗英鬥爭史中也具有紀念意義。乃寧曲德寺不僅是人民民眾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而且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
2019年10月7日,乃寧曲德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乃寧曲德寺
- 所處時代:北宋至清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457-3-260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乃寧曲德寺,亦稱“南尼寺”。創建於吐蕃王朝時期,創建人為阿羌甲·強拜桑布。傳說阿羌甲·強拜桑布為古印度僧人,系蓮花生大師的弟子。他在蓮花生大師建立桑耶寺以後來到年楚河上游的谷地,見河西岸的山勢猶如一頭匍匐在地的大象,是弘揚佛法之地,即主持修建了乃寧曲德寺。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6月25日,英軍攻打乃寧寺,當地軍民進行了頑強抵抗,爆發了乃寧寺大血戰。
1984年,西藏自治區全區文物普查時曾對乃寧曲德寺進行調查。
2006年3月上旬,四川嫌己符省文物洪拳考古研究院赴乃寧曲德寺,對乃寧曲德寺進行前期實地考察,並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整個寺院的布局和寺院內的重要建築進行測繪工作。
2010年9月29日,經政府撥款,西藏自治區進行了乃寧寺保護維修工程。工程內容主要是對主殿、寺院圍牆、色熱扎倉、覺傑拉康、烏孜大殿進行整體保護修繕。
建築格局
綜述
乃寧曲德寺歷史悠久,是康馬縣以及康馬縣以南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經英軍入侵和“文化大革命”的兩次浩劫,寺院內的建築毀壞殆盡,大多成為廢墟,大片的遺址和殘牆斷垣。
圍牆
現存內圍牆,占地面積也由原來的9萬平方米縮小為約6萬平方米。乃寧曲德寺平面呈曲尺形,南北長,方向基本為正方向。外圍牆東牆全長約328米,南牆長約185米,西牆全長約352米,北牆長約167米。牆體為夯築,主牆高6.24米,四角設有角樓。牆基部一般厚2.6米,基部酥鹼嚴重,有的地方已空,大量的牆基部用石塊修補加固。圍牆頂部蘭乎充汽平坦,寬1.7~2.2米,頂部外側築有女牆,牆體亦為夯築,高0.68~1.2米,寬0.3~0.4米,女牆上都有射擊孔,孔徑約0.15米,兩孔之間距離最小者0.9米,最大者2.6米,孔高有的距牆頂高0.28米,有的距牆頂高0.85米,當為適宜蹲射或爬射所設計。為了排水,女牆的頂部做成弧形。南牆、西牆局部女牆被毀,用土坯補砌,套櫃元習當與當年英軍炮火所毀有關。女牆牆腳稍低,形成窄凹槽狀,主要是為了牆頂部的排水問題;每隔一段都設有排水設施,用木或鐵皮做成水槽一牆頂部的雨水匯集到女牆牆腳的凹槽內,再由此水槽排出。從每隔一段的牆體被雨水沖刷出的溝狀現象,推測原來可能是直接從牆頂部低凹處設排水溝的。牆體外壁刷紅。圍牆應該是時代最早的建築之一。
有東、南兩門,東門前有夯土照府院驗牆,通高約6.2米。照牆基部為石砌,高0.46~0.77米,寬3米。照牆南約15米為曬佛台,局部已坍塌。東南角牆體有寬1.45米、高2.7米的大洞,系當年英軍工兵所炸開的入寺口,現用石封砌。北牆原來也有門,現已用石封堵。
吐蕃王朝時期建築
吐蕃王朝時期建築,位於寺院大昭寺西部和西北部,包括佛堂、塔籃拒埋和幾處扎倉。今均為廢墟遺址,僅從殘牆大體能夠看出建築的位置和朝向。經堂毀於英軍的炮火中,據文獻和寺院僧人口述為高5層放婚定建築,但從現場調查的情況看,似乎沒有超過3層。經堂坐西朝東,牆體為夯築,夯層厚0.6米,牆體厚1.1米,夯土中含砂較多,夯層間夾雜有石板。周圍可見陶滴水、陶塔剎等建築構件。佛塔位於經堂的北面,共3處,今僅存塔基遺蹟。經堂附近的陶建築構件當為塔的構件。扎倉亦僅可見殘垣斷壁。
宗喀巴時期建築
乃寧曲德寺原奉寧瑪派,至阿底峽時改奉噶當派。到15世紀時,宗喀巴大師曾兩次來到該寺宣傳宗教改革的主張和教義,後改奉格魯派。在這段時間裡,乃寧曲德寺又新建了一批建築。在西圍牆的中部地段新建了一座佛殿和一座扎倉。佛殿坐西朝東,牆體為夯築,石砌牆基,高0.4米。牆體厚1.3米,距牆基以上2米夯層不明顯,以上部分層厚0.35米,夯層間以石板相隔,石板厚約3厘米。夯土間夾雜有紅色夾砂陶片。扎倉位於佛殿北側,坐西朝東,牆體為夯築,厚0.8米,夯層間夾雜有石子或白瑪草、長石板、木片等。整個遺址區內可見散落的陶片。
19世紀建築
西圍牆中部地段,包括1座佛殿和幾處扎倉,今均為廢墟。佛殿牆體為夯築,夯層厚0.67米,每一夯層間夾大石,夯層中有的夾一層石子,夾石子較少者土較純,有的夾有石片。牆體厚0.86米,基部為石砌,高0.42米。有的牆還使用土坯砌築,表面用細泥抹平整、光滑,厚1.5厘米,原當繪有壁畫。牆上樑孔為方形,規格0.12X0.15米,間距0.2米,牆外壁刷紅。原高3層,窗戶較小,窗頂鋪砌石片,窗欞為木條。扎倉牆基為石砌,牆體為夯築加土坯砌築,厚0.4米,下部為夯築,土含沙較大,夯層厚約0.35米,現高1.78米,有的層間隔以石片;土還牆高0.76米。大殿南側的一間建築的二層地面可見鋪築的阿嘎土,厚4厘米,鋪築於厚034米的石子層上面。遺址區內散落有加細砂紅色陶片。
第十三世達賴時期建築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英國侵略軍向西藏進犯,為了保衛江孜,藏軍和乃寧曲德寺的喇嘛以乃寧曲德寺為據點,憑藉著寺廟高大厚實的圍牆英勇地阻擊了英軍的進攻。戰爭結束後,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1876~1933年)為了表彰該寺喇嘛作出的巨大貢獻,在原吐蕃時期建造的佛殿東面新建了一座大殿,即乃寧大昭寺。乃寧大昭寺由經堂、佛殿、僧房等組成,坐北朝南。面積18柱,中間4柱上方開有採光天窗,後面為佛殿,主供釋迦牟尼坐像。四壁有壁畫。經堂為現乃寧曲德寺法事活動的主要場所。
烏孜大殿
烏孜大殿位於乃寧大昭寺的北面,為乃寧大血戰的發生地,“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於原址復原。高2層,由廊廡、正殿、後殿三部分構成。正殿面積20柱,後面第二排柱為通柱,直達二層頂部;前面第二排減柱,形成一個相對寬敞的空間。一層牆壁保存有原壁畫。從壁畫的內容和風格與夏魯寺壁畫風格有相似之處。高2層,分前殿和後殿兩部分,前殿面闊7間,進深5間;後殿面闊5間,進深2間。
文物遺存
綜述
乃寧曲德寺採集的遺物主要是陶製品,包括陶器殘片、泥制模印小佛像、建築構件和陶酥油燈,主要分布於寺院西牆中部東面的廢墟遺址及附近,陶構件則見於早期佛殿的附近。
陶器
陶器殘片以紅陶為主,火候較高,有的陶質較差,胎有酥化現象。陶泥以夾細泥質居多,器型較大者陶土中含較粗的砂粒,胎也較厚,胎壁薄者器形較小。器表的裝飾一般為抹光素麵,還有較多的是在抹光的表面刻划水波紋、折線紋和剔刺紋等裝飾。器型以罐類器為主,耳發達、較大,且刻劃有裝飾紋飾。
陶器的製作工藝上,胎厚薄較均勻,似乎採用了輪制。在寺廟西牆中部江熱色頂的東面建築夯土牆中(即15世紀建築)可以發現夾雜有陶片。陶器殘片以夾細砂紅陶居多,部分表面經抹光處理。器型以罐為主,多為雙耳罐,耳較發達,表面或劃或剔作裝飾。也有小型器,製作精緻。這些地面採集的陶器殘片表明,陶器曾為乃寧曲德寺的主要生活用器。
明代霽紅杯
明代霽紅杯,瓷杯敞口、弧壁、圈足;口徑11.4厘米,底徑7厘米,高10厘米;霽紅釉,胎極薄,類似蛋殼。杯外壁開4圓窗,窗內施白釉,釉下彩繪八仙用具,每窗兩樣,譬如朝韓子的竹蕭配何仙姑的花籃。瓷杯配有銀質雕花茶托與茶蓋。杯底朱筆楷書“大明成化年制”款。此杯系乃寧曲德寺珍品,為專供達賴喇嘛蒞臨臨該寺之用的茶具。
“佛傳故事”木雕
“佛傳故事”木雕系壓經板,長70厘米、寬25厘米,紫檀木。木雕周緣雕刻蓮花瓣,中部浮雕佛傳故事。浮雕正中為釋迦牟尼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座上,其像肉髻高聳,著右袒式大衣,左後平置膝上,右手下垂,背光為一朵盛開的蓮花。左側浮雕為釋迦牟尼誕生、少年及青年時代出城巡行的情景;右側為釋迦牟尼離家出走、菩提樹下悟道以及涅盤時的情景。整個木雕有人物雕像36個、佛塔8座。人物雕像多裸上身,著短褲,具有典型的印度雕刻風格。雕工精緻,技法嫻熟,為吐蕃王朝時期或西藏後弘期前期作品。
蓮瓣紋三佛木雕
蓮瓣紋三佛木雕長70厘米,寬25厘米,厚4厘米。中間雕刻三佛座,佛座上雕一尊結跏趺坐佛像,佛座周圍雕刻卷葉紋、小佛和護法神像。中間佛座由夜叉用雙手托舉,夜叉頭戴素帽,裸上身,著短褲,雙膝跪在仰蓮座上。佛座下部為雙獅須彌座,須彌座上置一覆蓮座,釋迦牟尼結跏趺坐於蓮座上:頭戴高冠,長耳垂肩,飾圓形耳環;裸上身,胸飾項鍊;四臂,其中兩臂身側上舉,另兩臂左手平置膝上,右手平舉胸前;身後有頭光。頭上有3個飛天:一為正面飛天,兩邊側面飛天。佛兩側有大象、摩羯魚等動物。木雕周緣為雙層覆蓮瓣。為14世紀左右作品,精緻繁縟,具有印度芨多式雕刻藝術風格。
卷葉紋佛像木雕
卷葉紋佛像木雕3件,均系壓經板。長70厘米,寬27厘米,厚4厘米,周緣雕刻卷葉紋。
第一件木雕:中部調刻以獅須彌座。座上佛像結跏趺坐,左手平置膝上,身後頭光連為一體,頭光呈桃形,佛像左右全系卷葉紋。
第二件木雕:中部雕刻三座覆蓮座。蓮座上各有一尊佛像,均為結跏趺坐。居中的佛像左手禪定印,右手結觸地印;左側佛像雙手結禪定印;右側佛像左手結禪定印,右手施無畏印。三佛像身後均有頭光和背光,周圍雕刻“S”形卷草紋。
第三件木雕:座上置仰覆蓮台,蓮台上為佛結跏趺坐像,佛像身後為圓形龕。居中的佛左手結禪定印;兩側雕刻大象、麒麟、摩羯魚;神龕頂部雕刻口噙長蛇的金翅鳥王。左右兩側神龕中的佛像均為左手結禪定印,右手結觸地印,神龕周圍刻滿“S”形卷葉紋。為元代時期作品,細密繁縟,具有明顯的印度笈多式雕刻藝術風格。
金剛杵紋木雕
金剛杵紋木雕系長方形,長70厘米,寬24厘米,厚4.5厘米。木雕下部雕刻仰覆蓮,高14厘米;蓮上雕一支金剛杵,長52厘米;金剛杵腰部兩側各有半朵圓形團花,金剛杵周圍雕有蓮珠紋和卷葉紋。為元代時期精品。
菩薩像石刻
菩薩像石刻現藏於西藏處治區博物館。質地系花崗岩,長方形,長80厘米,寬30厘米,厚10厘米。菩薩像頭梳高髻,戴三花寶冠,長方臉,額中有較大,頸下有三道蠶紋,戴環狀耳環;裸上身,胸飾項圈,肩披條帛,手戴臂釧、手鐲、下著長裙,赤足、站成橫一字,腳下為仰覆蓮座;左手作說法印拈一枝蓮花,右手施與願印持一蓮花;身後有橢圓形頭光,頭光兩側雕刻菩提樹葉。為西藏後弘期前期作品。石刻雕刻藝術流暢嫻熟,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羅漢石刻
羅漢石刻質地系花崗岩,長50厘米,寬30厘米。羅漢像身著對襟廣袖袈裟,雙手合十倚坐在椅子上;兩側各有一侍從,侍從十分矮小。羅漢身後有圓形頭光和一株菩提樹。石刻下部雕刻有一排藏文,意為“羅漢”。為元代以前作品。雕工古拙、簡潔、流暢,具有漢地藝術風格。
明代釋迦像絹畫
明代釋迦像絹畫主像為釋迦牟尼,立於蓮花上,肉髻螺發,圓臉,著紅色袈裟,左手做與願印,右手做施無畏印,有頭光,無背光。頭光兩側人物不詳。絹畫中為白地,右邊有金粉漢文楷書題記781字,左邊為同樣內容的藏文題記。畫心長2.4米、寬1.26米。題款“大明皇帝御製旗檀佛像贊”,年款為“永樂十四年四月十七日”。據調查,該絹畫為永樂皇帝賜予乃寧曲德寺第88代活佛甲央仁欽堅贊的。
馬頭明王唐卡
馬頭明王唐卡採用堆繡技術製作。版心長3.8米、寬1米。為15世紀作品。
銅造像
藏品中以銅製品居多,包括噶當塔、藥師佛像、手持金剛像、觀音立像、度母像等,像通高13~20厘米。從像的風格和製作工藝等方面看,時代為15世紀晚期~18世紀晚期,材料主要為響銅和黃銅。
文物價值
乃寧曲德寺是後藏地區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儘管多次遭到破壞,但從其遺址上仍能看到其往日的繁華與宏大,它所遺留下的各個時期的建築遺址,對於研究西藏各時期寺廟建築的風格、布局、用材等都具有寶貴的價值,而且在近代西藏人民抗英鬥爭史中也具有紀念意義。因此,乃寧曲德寺不僅是人民民眾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而且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乃寧曲德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乃寧曲德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康馬縣南尼鄉。
乃寧寺大血戰英烈紀念碑
交通信息
自駕:自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康馬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乃寧曲德寺,路程約36.3千米,用時約40分鐘。
有東、南兩門,東門前有夯土照牆,通高約6.2米。照牆基部為石砌,高0.46~0.77米,寬3米。照牆南約15米為曬佛台,局部已坍塌。東南角牆體有寬1.45米、高2.7米的大洞,系當年英軍工兵所炸開的入寺口,現用石封砌。北牆原來也有門,現已用石封堵。
吐蕃王朝時期建築
吐蕃王朝時期建築,位於寺院大昭寺西部和西北部,包括佛堂、塔和幾處扎倉。今均為廢墟遺址,僅從殘牆大體能夠看出建築的位置和朝向。經堂毀於英軍的炮火中,據文獻和寺院僧人口述為高5層建築,但從現場調查的情況看,似乎沒有超過3層。經堂坐西朝東,牆體為夯築,夯層厚0.6米,牆體厚1.1米,夯土中含砂較多,夯層間夾雜有石板。周圍可見陶滴水、陶塔剎等建築構件。佛塔位於經堂的北面,共3處,今僅存塔基遺蹟。經堂附近的陶建築構件當為塔的構件。扎倉亦僅可見殘垣斷壁。
宗喀巴時期建築
乃寧曲德寺原奉寧瑪派,至阿底峽時改奉噶當派。到15世紀時,宗喀巴大師曾兩次來到該寺宣傳宗教改革的主張和教義,後改奉格魯派。在這段時間裡,乃寧曲德寺又新建了一批建築。在西圍牆的中部地段新建了一座佛殿和一座扎倉。佛殿坐西朝東,牆體為夯築,石砌牆基,高0.4米。牆體厚1.3米,距牆基以上2米夯層不明顯,以上部分層厚0.35米,夯層間以石板相隔,石板厚約3厘米。夯土間夾雜有紅色夾砂陶片。扎倉位於佛殿北側,坐西朝東,牆體為夯築,厚0.8米,夯層間夾雜有石子或白瑪草、長石板、木片等。整個遺址區內可見散落的陶片。
19世紀建築
西圍牆中部地段,包括1座佛殿和幾處扎倉,今均為廢墟。佛殿牆體為夯築,夯層厚0.67米,每一夯層間夾大石,夯層中有的夾一層石子,夾石子較少者土較純,有的夾有石片。牆體厚0.86米,基部為石砌,高0.42米。有的牆還使用土坯砌築,表面用細泥抹平整、光滑,厚1.5厘米,原當繪有壁畫。牆上樑孔為方形,規格0.12X0.15米,間距0.2米,牆外壁刷紅。原高3層,窗戶較小,窗頂鋪砌石片,窗欞為木條。扎倉牆基為石砌,牆體為夯築加土坯砌築,厚0.4米,下部為夯築,土含沙較大,夯層厚約0.35米,現高1.78米,有的層間隔以石片;土還牆高0.76米。大殿南側的一間建築的二層地面可見鋪築的阿嘎土,厚4厘米,鋪築於厚034米的石子層上面。遺址區內散落有加細砂紅色陶片。
第十三世達賴時期建築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英國侵略軍向西藏進犯,為了保衛江孜,藏軍和乃寧曲德寺的喇嘛以乃寧曲德寺為據點,憑藉著寺廟高大厚實的圍牆英勇地阻擊了英軍的進攻。戰爭結束後,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1876~1933年)為了表彰該寺喇嘛作出的巨大貢獻,在原吐蕃時期建造的佛殿東面新建了一座大殿,即乃寧大昭寺。乃寧大昭寺由經堂、佛殿、僧房等組成,坐北朝南。面積18柱,中間4柱上方開有採光天窗,後面為佛殿,主供釋迦牟尼坐像。四壁有壁畫。經堂為現乃寧曲德寺法事活動的主要場所。
烏孜大殿
烏孜大殿位於乃寧大昭寺的北面,為乃寧大血戰的發生地,“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於原址復原。高2層,由廊廡、正殿、後殿三部分構成。正殿面積20柱,後面第二排柱為通柱,直達二層頂部;前面第二排減柱,形成一個相對寬敞的空間。一層牆壁保存有原壁畫。從壁畫的內容和風格與夏魯寺壁畫風格有相似之處。高2層,分前殿和後殿兩部分,前殿面闊7間,進深5間;後殿面闊5間,進深2間。
文物遺存
綜述
乃寧曲德寺採集的遺物主要是陶製品,包括陶器殘片、泥制模印小佛像、建築構件和陶酥油燈,主要分布於寺院西牆中部東面的廢墟遺址及附近,陶構件則見於早期佛殿的附近。
陶器
陶器殘片以紅陶為主,火候較高,有的陶質較差,胎有酥化現象。陶泥以夾細泥質居多,器型較大者陶土中含較粗的砂粒,胎也較厚,胎壁薄者器形較小。器表的裝飾一般為抹光素麵,還有較多的是在抹光的表面刻划水波紋、折線紋和剔刺紋等裝飾。器型以罐類器為主,耳發達、較大,且刻劃有裝飾紋飾。
陶器的製作工藝上,胎厚薄較均勻,似乎採用了輪制。在寺廟西牆中部江熱色頂的東面建築夯土牆中(即15世紀建築)可以發現夾雜有陶片。陶器殘片以夾細砂紅陶居多,部分表面經抹光處理。器型以罐為主,多為雙耳罐,耳較發達,表面或劃或剔作裝飾。也有小型器,製作精緻。這些地面採集的陶器殘片表明,陶器曾為乃寧曲德寺的主要生活用器。
明代霽紅杯
明代霽紅杯,瓷杯敞口、弧壁、圈足;口徑11.4厘米,底徑7厘米,高10厘米;霽紅釉,胎極薄,類似蛋殼。杯外壁開4圓窗,窗內施白釉,釉下彩繪八仙用具,每窗兩樣,譬如朝韓子的竹蕭配何仙姑的花籃。瓷杯配有銀質雕花茶托與茶蓋。杯底朱筆楷書“大明成化年制”款。此杯系乃寧曲德寺珍品,為專供達賴喇嘛蒞臨臨該寺之用的茶具。
“佛傳故事”木雕
“佛傳故事”木雕系壓經板,長70厘米、寬25厘米,紫檀木。木雕周緣雕刻蓮花瓣,中部浮雕佛傳故事。浮雕正中為釋迦牟尼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座上,其像肉髻高聳,著右袒式大衣,左後平置膝上,右手下垂,背光為一朵盛開的蓮花。左側浮雕為釋迦牟尼誕生、少年及青年時代出城巡行的情景;右側為釋迦牟尼離家出走、菩提樹下悟道以及涅盤時的情景。整個木雕有人物雕像36個、佛塔8座。人物雕像多裸上身,著短褲,具有典型的印度雕刻風格。雕工精緻,技法嫻熟,為吐蕃王朝時期或西藏後弘期前期作品。
蓮瓣紋三佛木雕
蓮瓣紋三佛木雕長70厘米,寬25厘米,厚4厘米。中間雕刻三佛座,佛座上雕一尊結跏趺坐佛像,佛座周圍雕刻卷葉紋、小佛和護法神像。中間佛座由夜叉用雙手托舉,夜叉頭戴素帽,裸上身,著短褲,雙膝跪在仰蓮座上。佛座下部為雙獅須彌座,須彌座上置一覆蓮座,釋迦牟尼結跏趺坐於蓮座上:頭戴高冠,長耳垂肩,飾圓形耳環;裸上身,胸飾項鍊;四臂,其中兩臂身側上舉,另兩臂左手平置膝上,右手平舉胸前;身後有頭光。頭上有3個飛天:一為正面飛天,兩邊側面飛天。佛兩側有大象、摩羯魚等動物。木雕周緣為雙層覆蓮瓣。為14世紀左右作品,精緻繁縟,具有印度芨多式雕刻藝術風格。
卷葉紋佛像木雕
卷葉紋佛像木雕3件,均系壓經板。長70厘米,寬27厘米,厚4厘米,周緣雕刻卷葉紋。
第一件木雕:中部調刻以獅須彌座。座上佛像結跏趺坐,左手平置膝上,身後頭光連為一體,頭光呈桃形,佛像左右全系卷葉紋。
第二件木雕:中部雕刻三座覆蓮座。蓮座上各有一尊佛像,均為結跏趺坐。居中的佛像左手禪定印,右手結觸地印;左側佛像雙手結禪定印;右側佛像左手結禪定印,右手施無畏印。三佛像身後均有頭光和背光,周圍雕刻“S”形卷草紋。
第三件木雕:座上置仰覆蓮台,蓮台上為佛結跏趺坐像,佛像身後為圓形龕。居中的佛左手結禪定印;兩側雕刻大象、麒麟、摩羯魚;神龕頂部雕刻口噙長蛇的金翅鳥王。左右兩側神龕中的佛像均為左手結禪定印,右手結觸地印,神龕周圍刻滿“S”形卷葉紋。為元代時期作品,細密繁縟,具有明顯的印度笈多式雕刻藝術風格。
金剛杵紋木雕
金剛杵紋木雕系長方形,長70厘米,寬24厘米,厚4.5厘米。木雕下部雕刻仰覆蓮,高14厘米;蓮上雕一支金剛杵,長52厘米;金剛杵腰部兩側各有半朵圓形團花,金剛杵周圍雕有蓮珠紋和卷葉紋。為元代時期精品。
菩薩像石刻
菩薩像石刻現藏於西藏處治區博物館。質地系花崗岩,長方形,長80厘米,寬30厘米,厚10厘米。菩薩像頭梳高髻,戴三花寶冠,長方臉,額中有較大,頸下有三道蠶紋,戴環狀耳環;裸上身,胸飾項圈,肩披條帛,手戴臂釧、手鐲、下著長裙,赤足、站成橫一字,腳下為仰覆蓮座;左手作說法印拈一枝蓮花,右手施與願印持一蓮花;身後有橢圓形頭光,頭光兩側雕刻菩提樹葉。為西藏後弘期前期作品。石刻雕刻藝術流暢嫻熟,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羅漢石刻
羅漢石刻質地系花崗岩,長50厘米,寬30厘米。羅漢像身著對襟廣袖袈裟,雙手合十倚坐在椅子上;兩側各有一侍從,侍從十分矮小。羅漢身後有圓形頭光和一株菩提樹。石刻下部雕刻有一排藏文,意為“羅漢”。為元代以前作品。雕工古拙、簡潔、流暢,具有漢地藝術風格。
明代釋迦像絹畫
明代釋迦像絹畫主像為釋迦牟尼,立於蓮花上,肉髻螺發,圓臉,著紅色袈裟,左手做與願印,右手做施無畏印,有頭光,無背光。頭光兩側人物不詳。絹畫中為白地,右邊有金粉漢文楷書題記781字,左邊為同樣內容的藏文題記。畫心長2.4米、寬1.26米。題款“大明皇帝御製旗檀佛像贊”,年款為“永樂十四年四月十七日”。據調查,該絹畫為永樂皇帝賜予乃寧曲德寺第88代活佛甲央仁欽堅贊的。
馬頭明王唐卡
馬頭明王唐卡採用堆繡技術製作。版心長3.8米、寬1米。為15世紀作品。
銅造像
藏品中以銅製品居多,包括噶當塔、藥師佛像、手持金剛像、觀音立像、度母像等,像通高13~20厘米。從像的風格和製作工藝等方面看,時代為15世紀晚期~18世紀晚期,材料主要為響銅和黃銅。
文物價值
乃寧曲德寺是後藏地區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儘管多次遭到破壞,但從其遺址上仍能看到其往日的繁華與宏大,它所遺留下的各個時期的建築遺址,對於研究西藏各時期寺廟建築的風格、布局、用材等都具有寶貴的價值,而且在近代西藏人民抗英鬥爭史中也具有紀念意義。因此,乃寧曲德寺不僅是人民民眾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而且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乃寧曲德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乃寧曲德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康馬縣南尼鄉。
乃寧寺大血戰英烈紀念碑
交通信息
自駕:自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康馬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乃寧曲德寺,路程約36.3千米,用時約4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