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泉州一帶,少林拳種繁多,花拳是其中的稀有拳種,屬少林柔拳一派。泉州花拳最早見於清末民初時期。當時泉州學府路上住著兩位私塾老師~周蒼玉、周潤玉兄弟,他們便是泉州花拳的開山祖師。二人將此拳傳於林朝泰,林又傳於鄭連來。鄭連來師傅還師從曾金卜先生學習太祖拳;師從承天寺看果師學習北派拳械;秉承家傳練習行者拳等。
花拳並不像某些南拳那樣富於陽剛之美,也不具有某些內家拳那樣安然自得。花拳短小精悍,斗室之中尺棍兵器都能操練自如,充分體現其“拳打臥牛之地”的特點,明朝名士金聖歎曾就此概括為:“花拳為一路短打。” “出手敏捷,打不露形,粘衣即打,手到勁發,離身消勁。”
外行看花拳,只被招式的飄忽美觀所吸引,而總感力度欠缺,無力制敵。其實不然,花拳拳法的奧妙主要不在招式,更在勁力的處理之上。
在上世紀30年代,泉州練習花拳的人還是寥寥無幾,但是當時泉州武術界確有一個很好的現象,各種拳法和門派之間並沒有諸多爭執,而是相處融洽。武林各路好手自發成立了一個“泉州業餘武術研究社”,平時英豪雲集,互相切磋,取長補短,對於各門武術的交流和發展作了很大貢獻,花拳也因此得以流傳下來。
鄭連來師傅正是在這種良好的習武氛圍中接觸到了花拳,立即對這種獨特的拳法情有獨鐘,立志要將此拳發揚光大。後來鄭連來師傅一邊苦練拳術,一邊四處蒐集散逸民間的古老拳譜進行注釋整理,先後收藏了多本手抄拳譜,如《
太祖拳略》、《
永春白鶴拳譜》、《花拳經》等。對於《花拳經》,鄭老先生罄盡全力研習,為保護它的完整性煞費了一番苦心。
花拳特點
泉州少林花拳屬於
少林柔拳一脈,它“不動如山,其徐如林;動如震雷,其疾如風;難知如陰,其攻如火”
花拳講究“出手敏捷,打不露形,粘衣即打,手到勁發,離身勁消”
花拳的套路
花拳的基本徒手套路為《跳縱花拳》《千字打》《響扎》《四門插花》等。
花拳的器械套路有“三短”:《九峰刀》、《青峰劍》;“三軟”:《三節棍》、《九節鞭》、《索鏢》;“四長”:《紫雲槍》、《金剛棍》、《翻山耙》、《春秋大刀》;“五雙”:《飛雲雙刀》、《紫雲雙劍》、《山字雙鞭》、《燕子雙鐺》、《虎頭雙鉤》。
花拳八法
吞、吐、浮、沉、粘、離、擢、浚
吞
古譜說,“吞乃先顧自己”。當兩人交手,對方以強勁進攻我方之時,我方順其勁路,以收、涵、蓄的方式消化其勁路。或者乘機借勁,促使對方重心不穩,顛跌在地。花拳把每個動作過程中持保守的意向稱為吞法。
花拳十二勁法
一、待敵意勁
二、搭手聽勁
三、進手借勁
四、出手飄勁
五、脫手纏勁
六、收手消勁
七、禦敵化勁
八、攔截彈勁
九、觸身貼勁
十、脫身顫勁
十一、短手寸勁
十二、綜尚脆勁
《花拳經》節選
勢
勢,形狀也,吾花拳重意不重形。觀其表,左盤右旋猶如迎風擺旗;技手攻防恰如風吹柳絮;起落進退又如行雲流水。然輕飄其表,穩重其實。技手輕利**,出入重於技擊。其身姿步數自有規矩。凡事不可捨本逐末,力求身姿步數穩準,先重形後重意。“形具而神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自可漸入佳境。是為前有規矩,先明規矩,再守規矩,三合規矩,脫規矩而成方圓之謂也。《繫辭》故曰:“利用出入,民鹹用之謂之神。”前輩有決曰:“花拳身法人稱奇,左盤右扭風擺旗,似是而非勢實穩,腳敏手捷名不虛。”
演練示例
視頻: 塵封武藝 花拳(福建)鄭連來師傅
泉州鄭連來弟子花拳集錦
2015年第十二屆全國武術之鄉武術套路比賽(峨眉山)鄭英秀女士
2015年第十二屆全國武術之鄉武術套路比賽(峨眉山) 燕子鐺
泉州 南少林 花拳
2014年第十一屆全國武術之鄉武術套路比賽 004 花拳
2014年第十一屆全國武術之鄉武術套路比賽 特色拳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