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龍泉窯青瓷葵口碗是清朝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宋龍泉窯青瓷葵口碗
- 館藏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清朝
- 類別:陶瓷器
南宋龍泉窯青瓷葵口碗是清朝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南宋龍泉窯青瓷葵口碗是清朝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高5.5,口徑11.2,底徑4.2文物鑑賞五葵口,斜腹微弧,近底內收,內底平坦,圈足,內壁等距離刻劃龜板紋,施粉青釉,釉質滋潤肥厚,釉面有開片,因窯...
南宋官窯瓷既繼承了北宋汴京官窯瓷、河南汝官窯瓷等北方名窯的造型端莊簡樸,釉質渾厚的特點,又吸收了南方越窯、龍泉窯等名窯的薄胎厚釉,釉面瑩沏,造型精巧之精華。北藝南技的結合,創造了我國青瓷史上的頂峰。而且對世界文化藝術方面也是一個偉大的卓越的貢獻。 南宋王朝覆滅之後,官窯被毀,工匠失散,技藝失傳,故...
南宋影青蓮瓣碗 南宋影青蓮瓣碗為南宋時期文物。葵口,棱至腹底,深腹,圈足,內底較寬,刻一道弦紋,中心下凹;胎灰白,施青白釉,釉色透亮,圈足內未施釉。現收藏於松陽縣博物館。
施梅子青釉,外底無釉,呈米色,留有墊餅痕。現收藏於松陽縣博物館。此展品為南宋時期文物。直口平唇,肩上部平,瘦長腹,通體飾凸弦紋,內圈足;蓋作覆杯形,外壁飾七道凸弦紋;胎灰白較厚,施梅子青釉,外底無釉,呈米色,留有墊餅痕,蓋內口沿處留有二次施釉痕跡。現收藏於松陽縣博物館。
貼花分有釉、無釉兩種,多在碗、盤、洗的內心貼雙魚、小兔、荔枝、飛龍等,無釉的是元代新創品種,在碧綠的底心上凸起紅褐色紋飾,非常醒目。龍泉點彩和青白瓷相同,在釉面上隨意點染含鐵量高的塗料,經高溫燒成帶褐色斑點器物。文物特徵 花口板沿,鼓腹,凸棱似菊瓣,圈足。胎體厚重碩大,通身開細碎紋片,...
北宋景德鎮窯影青、青白釉各式碗 北宋耀州窯青瓷敞口碗 北宋吉州永和窯黑釉花口碗 北宋景德鎮窯蓮瓣口、葵瓣口出筋碟 南宋景德鎮湖田窯玉壺春瓶、瓜棱盤口瓶 南宋吉州永和窯黑釉長頸唇口瓶 南宋吉州永和窯長頸瓶 南宋景德鎮湖田窯刻劃紋蓋罐 南宋吉州窯梅花紋罐、三足扁爐 南宋印刻花芒口洗 南宋龍泉窯鼎式爐、...
宋青瓷盤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圓唇,敞口,淺弧腹,圈足。灰白胎,青釉,開細片紋。現收藏於松陽縣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圓唇,敞口,淺弧腹,圈足。內心心飾團菊紋,外腹為摺扇紋。灰白胎,青釉,開細片紋。全器施滿釉,唯外底部露胎無釉。現收藏於松陽縣博物館。
無釉的為元代新創,多在碗、盤、洗的內心貼雙魚、小兔、荔枝、飛龍,器物碧綠的底心上凸起紅褐色紋飾,非常醒目。龍泉點彩是在青白瓷釉面上隨意點染含鐵量高的釉料,經高溫燒成帶褐色斑點器物。早期紋飾比較簡單,以後漸繁複。常見紋飾有折枝花、荔枝、蓮花、牡丹、蓮蓬、桃、龜、魚、兔、鳥雀、八卦、雲鶴、雲龍...
因青白釉的釉質中含有微量的鐵質,釉色白中泛青,釉層細薄晶瑩,具有溫潤如玉的藝術效果,成為南方青白瓷中的一枝奇葩。江西九江北宋鹹平三年(1000年)紀年墓出土的青白釉缽是所知最早的青白瓷品,因其質感如青白玉,胎質細潔,釉色青瑩,光照見影,故晚清以後又稱之為“影青”。南宋詞人李清照《醉花蔭》中有...
水車窯的價值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是歷史年代久遠,世界各國及我國博物館藏有像水車窯年代這么久的青瓷不是很多。全國各地的展覽裡面80%的東西還是以陶瓷為主。最早的絲綢之路留下來的陶瓷大多是在宋朝,保留下來最早的就是南宋的,唐代的陶瓷屈指可數。”其二是器型美觀,觀賞性強。說一個瓷器“本質”好,便是指...
北宋景德鎮窯影青、青白釉各式碗 北宋耀州窯青瓷敞口碗 北宋吉州永和窯黑釉花口碗 北宋景德鎮窯蓮瓣口、葵瓣口出筋碟 南宋景德鎮湖田窯玉壺春瓶、瓜棱盤口瓶 南宋吉州永和窯黑釉長頸唇口瓶 南宋吉州永和窯長頸瓶 南宋景德鎮湖田窯刻劃紋蓋罐 南宋吉州窯梅花紋罐、三足扁爐 南宋印刻花芒口洗 南宋龍泉窯鼎式爐、...
晚唐、五代、北宋,甌瓷胎骨細密,釉色光澤如玉,造型新穎活潑,並飾有蓮、荷、葵、菊、卷草、牡丹等花卉圖案以及褐彩裝飾;窯址從楠溪江下游發展至今溫州市郊、瑞安、蒼南、泰順、樂清等地,以市郊的西山窯規模最大,窯場蜿蜒數里,產品淡雅晶瑩,頗負盛名。南宋至元,由於龍泉窯瓷器崛起成為名瓷,甌窯改生產仿...
元龍泉窯菱口盤 元龍泉窯菱口盤為元代文物。菱口,寬緣,淺腹,圈足;胎灰白,堅硬,施青釉。現收藏於松陽縣博物館。此展品為元代文物。菱口,寬緣,淺腹,圈足,內底模印龍紋,內外壁瓜棱紋;胎灰白,堅硬,施青釉,底部墊餅部分無釉。現收藏於松陽縣博物館。
葵邊鳳凰花卉青銅鏡(唐)陶龜硯(唐)多角壺(唐)青瓷小執壺(五代)鎏金銅像(北宋)龍紋連珠玉牌(北宋)凍石鹿鈕印章(南宋·1174)小石鼓(鎮紙)(宋·1174)封何鑒聖旨(明·正德八年)腰帶玉銬(明)夔龍玉佩(清)新昌城隍廟戲台(明·成化11年)上三坑風雨橋(清·嘉慶19年)桃源迎仙橋(清·道光甲辰年1844)沃洲山真君殿...
無代青花瓷 一、元青花釉里紅瓷器窖藏(錄28件)景德鎮窯 龍泉窯瓷器 鈞窯瓷器 銅器 元青花釉里紅瓷器窖藏出土文物一覽表 二、藏品選錄(錄126件)石器 銅器 鐵器 陶器 瓷器 金銀器 玉器雜件 古籍善本 附:高安縣地方志書目 字畫 董邦達《黃葉青峰》圖軸 趙世駿《負笈硯齋》手卷 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北京故宮博物院...
瓷盤為人們常見的日用器皿,其基本器型為敞口、淺腹、平底、高足或圈足。產品介紹 據其功能可分為果盤、湯盤、托盤等;據其形狀可以分為葵口盤、花口盤、折沿盤等等,以圓為主也有方的或橢圓的。均為矽酸鹽製品。瓷盤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有灰陶、黑陶、紅陶製品。最早的瓷盤為原始青釉,始見於商周時期。漢、...
南宋 龍泉窯青瓷蟠龍罌 南宋 龍泉窯青瓷八卦紋三足爐 南宋 官窯穿帶瓶 南宋 官窯折沿直頸瓶 南宋 官窯多棱瓶 遼 三彩水盂 元 龍泉窯青瓷麒麟送子形水注 元 鈞窯玫瑰紫窯變釉碗 元 青花魚藻蓮花紋罐 元 青花荷塘鴛鴦紋玉壺春瓶 元 青花海水雲龍紋罐 元 釉里紅穿花鳳紋玉壺春瓶 明 龍泉窯青瓷葵口刻劃花紋...
宋·影青葵口暗花碗 宋·龍泉窯盤口執壺 南宋·龍泉窯青釉小盞 宋·蕉葉紋綠釉瓷枕 宋·法華三彩詩文枕 宋·青白釉獅形枕 元·龍泉窯刻花蓋罐 明·法華三彩荷葉形枕 明·龍泉窯粉青釉長頸小瓶 明·龍泉窯劃花小碗 明·龍泉窯劃花葵口小盞 明·青花五彩人物蓋罐 明·青花昭君出塞圖權 明·青花龍紋壽字缸 清...
十五、瓷洗的收藏 十六、瓷枕的收藏 第四章 名窯瓷器鑑賞 一、瓷器窯口發展綜述 二、名窯瓷器收藏與鑑賞 1.景德鎮窯 2.洪州窯 3.吉州窯 4.白舍窯 5.同安窯 6.建窯 7.德化窯 8.安溪窯 9.泉州窯 10.懷安窯 11.南安窯 12.甌窯 13.越窯 14.德清窯 15.婺州窯 16.南宋官窯 17.龍泉窯 18.壽州窯 19...
清代官窯大量燒造琮式瓶,有青花、青釉、白釉、爐均釉、仿鈞釉、仿官釉、仿哥窯釉等品種。 景德鎮也有燒造。最早的瓷質琮式瓶見於南宋官窯與龍泉窯器。明代石灣窯此類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後,器身橫線裝飾演變為八卦紋,故後期又稱為“八卦瓶”。器形特點 圓口,方身,直腹,圈足。器身四面以凸起的橫豎線紋...
第四節 南宋.龍泉窯粉青釉蓮瓣盤的修復 第五節 展覽陳列修復作品欣賞 第五章 商品修復 第一節 明.成化黃釉盤的修復 第二節 宋.建窯盞的修復 第三節 宋.龍泉窯葵口盞的修復 第四節 五代.越窯青釉盞的修復 第五節 翡翠樹形巧雕擺件的修復 第六節 清.嘉慶仿哥釉鐵繡花輔首瓶的修復 第六章 金繕 第一節...
龍泉窯:龍泉窯釉色蒼翠,北宋時多粉青色,南宋時呈蔥青色,沒有開片在器皿轉折處,往往露胎呈現胎色,瓷釉厚潤,裝飾上很少刻花、劃花,而流行用貼花、浮雕,例如在盤中常堆貼出雙魚圖案,在瓶身上貼出纏枝牡丹圖案。宋代瓷業鼎盛,除上述五大名窯外,山西省平陽的平陽窯、陝西省耀州的耀州窯,福建省建安的建窯,...
原始瓷卣/20 原始瓷鼎/21 原始瓷鼎/22 原始瓷提梁盍/23 原始瓷條紋小罐/24 青瓷灶/24 青瓷羊形器/25 青瓷貼花堆塑罐/26 青瓷盤口雞首壺/27 德清窯黑釉唾壺/28 青瓷洗/29 青瓷雙系盤口壺/29 青瓷雙系盤口壺/30 越窯青瓷葵口碗/31 青瓷蛙形水盂/31 龍泉窯青瓷五管瓶/32 龍泉窯粉青釉鳳耳瓶/33 龍泉...
仿宋鈞窯釉的盤、碗,其釉紅、藍、紫,色彩繽紛。器底露胎無款。仿宋龍泉窯釉,水平極高,器型多碗、盤、盆、洗、葵口盤、菱形小碟等,釉色蔥翠肥厚,幾與浙江龍泉窯青瓷相媲美,唯為白胎塗以醬釉,其款亦寫於器口、器里與器底。也有無款之器。另有淡綠釉,如鳳首壺,器型優美;孔雀綠釉蔥翠欲滴;灑藍...
展品涵蓋湖南地區各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展品,從史前白陶亞腰形腹罐、戰國原始瓷瓿,到東漢青瓷碗、西晉騎馬俑、唐青釉褐斑彩繪阿拉伯文碗,再到南宋衡山窯粉地彩繪瓶、元代窖藏出土的帶座青花梅紋雙耳瓷淨瓶、清代釉下五彩山水人物紋瓷瓶,眾多頗具歷史價值的陶瓷文物集中展出。太行魂—太行山油畫寫生創作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