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鴻鐘為南宋太平興國禪院鴻鐘,國家一級文物,南宋慶元五年(1199年),由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爐戶馮廷一父子等鑄造,懸掛於太平興國禪院(四川省達縣城外,唐朝名白雲寺)為百姓祈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宋鴻鐘
- 館藏地點:四川省達縣城外太平興國禪院
- 所屬年代:南宋慶元五年(1199年)
- 通高:2.41米
簡介,價值,保護,
簡介
南宋鴻鐘為南宋太平興國禪院鴻鐘,國家一級文物,南宋慶元五年(1199年),由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爐戶馮廷一父子等鑄造,懸掛於太平興國禪院(四川省達縣城外,唐朝名白雲寺)為百姓祈福。
南宋鴻鐘,重達3噸多。鐘頂至鐘肩有六個圓孔平均分布其間,每孔周圍鈞鑄有單線水波紋和纏枝紋圖案,並鑄“重臣千秋”、“皇帝萬歲”八個大字,鐘腹鑄鑄造者、捐資者以及歷史名人馬景修銘文。
價值
北岩寺的暮鼓晨鐘曾為“達縣舊八景”之一。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南宋鴻鐘移至城東黃龍寺,1964年移人民公園,2011年移達州博物館。鴻鐘作為可移動文物,於1991年經四川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莫洪貴、高文等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1997年,國家文物局專家確認其為國家一級乙等文物。
儘管鴻鐘鐘鈕及鐘唇已有殘損,足部有鏽蝕,但因為鴻鐘體量大,堪稱宋代寺廟鐵鐘巨無霸,加之鐘鈕的蒲牢(神話傳說為龍九子之一)造型特點突出,滿身布滿銘文,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保護
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國寶,達州博物館正在做一些有益的探索。目前,該館正積極聯繫相關部門,邀請國家級專家,制定科學的鴻鐘維修保護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批覆予以實施,以阻止出現的鏽蝕、裂紋等病害延伸。
為防酸雨的侵蝕,在達州市文體廣新局的協調之下,2014年底,達州博物館鴻鐘保護亭建設被納入成(都)達(州)區域文化合作項目,由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資助,並組織具有文物保護資質的設計單位,於2015年設計完成《達州博物館鴻鐘保護亭建設施工方案》,2015年底已建造完成鴻鐘保護亭。
經上報市政府領導同意,擬將鴻鐘由現位置向西平移約5米,使之成為達城新的人文景觀和新地標。預計今年上半年鴻鐘保護亭有望運至達州博物館安裝建成。昔日達縣舊八景“暮鼓晨鐘”雖不能再現,也不能再聽悠遠鐘聲,但一定會成為達城又一新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