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村遺址
遺址位於邯鄲市磁縣南城鄉南城村村北2000米,北鄰古澗河,東至高級渠,西、南被古澗河現存的一條小河環繞。此地為梯田,北高南低,遺址分布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300米,面積120000平方米。於2007年9月14日至2008年1月23日和2008年3月4日至2008年12月15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會同邯鄲文物研究所,磁縣文保所組成磁縣南城遺址考古隊,歷時419天,先後對南城遺址進行了兩次田野考古發掘。
磁縣南城遺址的發掘和先商墓地的首次發現,為當地早期文化特別是龍山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對研究遺址在所處特殊地理環境下,受周邊幾個不同文化、不同發展階段的影響,以至整個地區文化的起源、發展的趨勢與周邊文化的碰撞、交流,為探索這一地區先商文明的起源、特點、進程、動因等方面,都將起到極為重要的影響。
考古發掘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磁縣南城村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和勘探發掘。發掘總面積6580平方米,清理各類遺蹟358處,其中
灰坑204座、房址8座、灰溝21條、井5座、窯址2座、墓葬111座、燒土遺蹟2處,編號成型文物669件。重要發現為先商墓葬群,發現墓葬78座,土坑豎穴式,比較集中分布在南北長約5千米,東西寬約25米的範圍內,墓坑較淺。部分有木棺,其中有2座為一棺一槨。墓主皆仰身直肢葬,經鑑定,死者多為女性和兒童。隨葬品放置在頭前、腰部、腳下,有貝殼覆面現象,出土隨葬品66件,其中陶器52件,有
鼎、
鬲、
豆、
盆、
簋、
瓮等,另有玉飾件和貝類飾件。
其次的重要發現是龍山、先商遺存中遺蹟、遺物的出土,有灰坑163座、房址7座、窯址5座、井1座。灰坑以圓形、直壁、平底為主;房址有圓形和橢圓形,以圓形為主,皆半地穴式建築,直徑多數約2米,深約0.8米至1.7米,有的在上部設有一周淺的二層台,台上分布有多少不等的圓形柱洞,個別半地穴內可見有倒塌堆積和少量生活用品。龍山、先商遺存中遺物以陶器為主,另有石器、骨器、蚌器幾種。陶器有鼎、樽、罐、盆、杯、碗、瓮等,石器有斧、鏟、鑿、刀等,骨器有錐、針、簪等,蚌器有刀、鐮、鋸等;窯為饅頭形,有窯室、火膛、火道和窯前工作場組成,窯室為圓形,直徑約1米,火道在窯床上呈指形分布,頂皆塌毀,未見煙囪。
另一重要發現是漢代渠溝,有東西向和南北向的渠溝形成的直角結合,經鑽探,渠溝往西和往南皆通至現代溝。渠溝為斜坡式,上部寬約3米至4米,底部較窄,可見少量淤土,整體做工規整。渠溝內發現有漢代瓦、盆、罐、瓮等殘片。
歷史意義
南城村遺址地層堆積明確,最早見有仰韶晚期遺物,以後分別見有龍山、先商、漢、北朝、唐;宋等多個時期遺蹟遺物,堆積豐富,特別是先商墓葬的集中出土為河北省首次。龍山時期遺存是繼邯鄲澗溝、龜台;下潘旺、永年台口遺址後的又一重要發現,與河南龍山文化應有較為密切的關係,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特點;漢代渠溝也是罕見的發現。南城村遺址的發現對研究這一地區文化的起源、發展趨勢和周邊文化的交流等,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