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坎箐自然村
- 所屬地區:南省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忙糯鄉富王村委會
- 面積:1.63平方公里
- 海拔:1,450.00米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
村情概況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0戶,有鄉村人口131人,其中男性78人,女性53人。以漢族為主(是漢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28人,漢族103人。其中農業人口131人,勞動力6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2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茶葉,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1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0.92%。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82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產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農、林為基礎,養殖業為龍頭,科技為先導。切實提高貧困民眾的整體素質。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20.00畝(其中:田50.00畝,地170.00畝),人均耕地1.68畝,主要種植甘蔗、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1,032.2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79.7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14畝,甘蔗192.7畝,茶園87畝(均可采),主要種植甘蔗、茶葉等經濟林果;草地750.00畝;荒山荒地80.00畝,其他面積360.00畝。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0.0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茶葉,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1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0.92%。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1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73萬元,占總收入的61.57%;畜牧業收入3.13萬元,占總收入的22.0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0頭,肉牛2頭);林業收入0.48萬元,占總收入的3.39%;第二、三產業收入0.67萬元,占總收入的4.72 %;工資性收入1.06萬元,占總收入的7.48%。農民人均純收入1,082.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人(占勞動力的9.16%),在省內務工9人,到省外務工3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有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66.67%)。有30戶通電,有2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6.67%和7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分別占總數的30%和6.67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0.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0.00畝,有效灌溉率為22.73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3 畝。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富王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忙糯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5.00公里,距離中學50.00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鄉衛生院50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30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3.00畝(其中:田50.00畝,地233.00畝),人均
耕地2.14畝,主要種植甘蔗、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774.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5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20畝,主要種植甘蔗、茶葉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360.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茶葉,主要銷售往本縣。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13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茶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0戶,共鄉村人口132人,其中男性75人,女性57人。其中農業人口132人,勞動力59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0.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3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富王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忙糯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5.00公里,距離中學50.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3人,中學生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83.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94個(勞均3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