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文廟

南召文廟

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築正殿為元代遺構,余皆明清所建。廟坐北朝南,一進院,主要建築有山門、正殿、東西看樓、東西配殿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召文廟
  • 地理位置:陵川縣平城鎮南召村
  • 景點級別:第四批省保
  • 時代:元、明、清
  • 坐向:坐北朝南
概述,建築情況,

概述

南召文廟(第四批省保)
南召文廟南召文廟
時代:元、明、清
地址:陵川縣平城鎮南召村
正殿為元代遺構,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椽。單檐懸山頂,屋頂舉折平緩。斗栱四鋪作。梁架用材較大,多用自然彎材,元代特徵顯著。

建築情況


進入南召村中空地,但見石台之上文廟山門,上有一橫幅“太行第一文廟”。村中有文廟,這在山西以外的地方是不多見的,在平遙有李莊文廟,元代十二先賢塑像已成為孤本,靜升鎮文廟也算上一個吧。文廟走進鄉村,也充分說明了當時太行山對儒家對孔子的尊崇達到了較高的程度。相傳南召文廟為唐朝武氏所建,南召村為武氏三狀元故里。相傳武則天死後,武氏一支為避免唐朝李氏屠戮逃至山西東南此村,並建文廟尊孔以圖官宦。南召武氏家廟有一套完整的家譜和祖宗畫像,從畫像上所記南召村出狀元三人、進士九人、翰林六個、尚書五個、資德朝議等大夫十二個、國子監博士一個、國史編修一個、知縣十一個、七品官七個等。目前看守文廟的仍為武氏後人。
陵川有南召、北召,但此二召相距極遠,陵川的大會村與小會村也是東一個西一個,實在弄不懂陵川這些地名的淵源,看似相連卻相隔很遠。
南召文廟山門為倒座戲台,其下為出入口之門所在。院子裡一派殘破之狀,正殿為元代遺構,余皆明清建築。文廟坐北朝南,一進院落,主要建築有山門、正殿、東西看樓、東西配殿。正殿前有三處台階,台基之下為一月台,錯落舒展別有風趣,只因文廟是沿地勢緩步上升的,月台的存在也正緩解了地勢的促然升高。
文廟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椽,單檐懸山頂,屋頂舉折平緩,屋頂經久未修局部已現殘損。殿宇梁架用材較大,多為自然彎材但已算得上相對規整了,元代特徵明顯。正殿前為廊,四椽栿對後乳栿,殿內僅用兩根粗矮敦厚的內柱,卷剎明顯,內柱低於前後檐柱,內柱柱頭櫨斗承接來自山面的丁栿,故屋頂的重量大部分都承接在此二內柱之上,劉敦楨曾經稱讚濟源奉仙觀三清殿金代木構此類似結構“手法豪放、運思奇特、至為罕至”,南召文廟大殿毫不遜色,並更顯古拙之風,連線兩內柱之內額在柱頭之外出頭形成較長的壓跳。
丁栿之上的櫨斗承接泥道栱與華栱,華栱承托由後乳栿的另一端所形成的壓跳,並可見到美麗的翼形小栱,後乳栿正壓於四椽栿之下,四椽栿的另一端搭在廊柱之上,四椽栿之上蜀柱承托平梁,平梁之上的叉手、小蜀柱、合沓、丁華抹頦栱一應俱全。元殿柱頭鋪作為四鋪作華栱刻作昂形。孔子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而且必將繼續延續下去,在更加深刻真實評價認識孔子的同時,南召村人也將帶著孔子對他們的影響走出陵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