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極和青藏高原三江源地球化學國家標準物質研製

《南北極和青藏高原三江源地球化學國家標準物質研製》是由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擔任主要完成單位,許春雪、王亞平、安子怡、王蘇明、白金峰、呂海燕、孫德忠、葛艷梅、高翔雲、王瑞敏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北極和青藏高原三江源地球化學國家標準物質研製
  • 主要完成單位: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許春雪、王亞平、安子怡、王蘇明、白金峰、呂海燕、孫德忠、葛艷梅、高翔雲、王瑞敏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60015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6-2-03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國家質量基礎(NQI)由計量、標準、合格評定共同構成。對於地球化學樣品檢測,計量標準就是標準物質,因此標準物質也被稱作“化學砝碼”。如何確保極地地球化學樣品分析數據的準確可比,溯源到國際標準SI,得到國際互認,長期受到沒有標準物質的困擾。
項目組成功研製了8種南北極和青藏高原三江源(第三極)地球化學國家一級標準物質(以下簡稱極地CRM),為國際地學界極地地球化學研究提供了“化學砝碼”,為解決極地地球化學檢測結果的國際互認和溯源至國際標準SI做出了積極貢獻,項目成果達到或優於國際先進水平。
1.8個極地CRM選自獨特地理位置和典型生態區域凸顯科學意義。南北極CRM採用科考船攜帶之先進多管採樣系統採集到極為珍貴的南北極海洋沉積物各1個。青藏高原三江源CRM在長江源頭、黃河源頭、瀾滄江源頭和三江源保護核心區等地採集5個土壤樣品,採集覆蓋三江源保護區土壤組合樣1個(35個縣)。樣品採集的代表性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2.8個極地CRM全部獲批為國家一級標準物質並獲得國家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項目組攻克樣品難以獲得,無污染加工製備、少量樣品多參數高通量高準確度定值等關鍵技術,並通過系統設計和集成創新,成果研製8個極地CRM,全部獲批為國家一級標準物質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其中南北極海洋沉積物成分分析標準物質獲批編號為GBW 07357、GBW 07481,三江源土壤成分分析標準物質獲批編號為GBW 07475至GBW 07480。
3.項目成果直接推動我國極地標準物質研究邁入國際領先行列。本項目北極和三江源CRM研製填補了國際空白,南極CRM與目前國際上義大利研製的唯一的南極底泥標準物質(MURST-ISS-A1)相比優勢顯著。本項目研製的CRM採用13種分析技術方法,定值參數68至73項。8個極地CRM的成功研製,首次打破國際上長期只有一個極地標準物質的局面,標誌著我國初步形成了極地地球化學標準物質體系,使中國極地標準物質研究邁入國際領先行列。
4.項目成果套用有效支撐了我國極地地球化學研究。南極和北極海底沉積物CRM為相對“潔淨”的兩極研究海洋沉積物特徵及生物環境、海洋礦產勘查等相關分析提供可信的國際溯源標準。三江源CRM可作為我國現階段人為污染相對較少的階段背景值,為評價我國長江、黃河流域土壤中鎘、鉛、鉻、汞、砷等重金屬的背景值提供系統可靠的參照標準。目前8個極地CRM已在我國地質、海洋、環境、農業等部門得到廣泛套用,為數十萬件土壤和沉積物樣品分析技術方法確認、數據質量控制、量值溯源等提供了可靠依據,有效保證了分析數據的準確可靠和國際互認。
5.依託項目形成系列技術標準6項,並形成優秀的標準化科研技術團隊。依託項目實施,項目組編制行業標準3項,參加制定國家技術規範3項,形成一支地質分析測試標準化科研團隊。培養博士研究生3名,碩士研究生9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