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簡介
南充市農業科學院創建於1950年,前身為川北農業試驗站。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現已成為科技實力雄厚、研究條件先進、專業優勢突出、科研成效顯著的全國知名農業科研機構。“七五”“八五”均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研究單位,1987年以來13次榮獲省“先進科研單位”、2次榮獲市科技發展突出貢獻單位稱號。在“十五”“十一五”全國農業科研機構科研綜合能力評估中,均位列全國百強農業科研機構和十強地市農業科研院所。
創新團隊
全院在職職工188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3人,其中研究員12人,副研究員及高級農藝師20人,助理研究員35人,博士9人,碩士22人;享受國家級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6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3人,省、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13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及綜合試驗站站長7人,四川省創新團隊崗位專家9人;國、省勞模9人,全國“三八”紅旗手3人。
科研條件
建有高標準的細胞分子技術室、組織培養室和品質分析室等實驗室3500m,作物隔繁網室5200m,作物溫室2400m,裝備基因槍、萬能正立顯微鏡等150多台(套)設備,總價值1000多萬元,科研手段達國內一流水準;擁有標準化試驗田地450畝,種子貯藏庫1200m,種子加工車間650m,全自動種子加工生產線一套;建有“國家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農業部川渝薯類與大豆科學觀測實驗站”“花生新品種原原種基地”“國家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國家套作大豆科研育種創新基地”“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南充市農科院玉米育種創新中心”等平台;設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甘薯、花生、玉米、水稻、油菜、大豆等6個綜合試驗站和中國農科院川東北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四川省農科院南充分院。圖書室、閱覽室收藏各類科技圖書、專業期刊、技術資料等5萬餘冊。
創新成效
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以來,獲得各級科技成果獎勵241項(次),其中國家級7項(含合作完成3項),省部級101項,市廳級133項,自主培育的甘薯品種“南薯88”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培育19個新品種通過國家審(鑒)定,183個新品種通過省級審(認)定;獲植物新品種權19項;發表科技論文1271篇,其中SCI收錄16篇,出版專著23部;研發成果累計套用面積近7億畝,增創社會經濟效益360億元。
專業優勢
建院以來,在甘薯、花生、棉花、玉米、油菜、水稻、大豆、小麥等作物新品種選育及耕作技術研究方面形成了獨特優勢,常年主持或承擔國、省、市重大農業科研項目60餘項。近年來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目標,著力最佳化研究結構和方向,集中優勢,突出重點,以培育科研優勢為立院之本,以強化“三雜”作物育種為強院之源,發展了甘薯、花生育種兩大傳統優勢,培育了玉米、油菜、大豆、水稻、小麥育種五大新優勢。
甘薯研究
甘薯研究所現有團隊人員10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2人,中級4人;具有博士學歷的2人,碩士學歷的2人,專業涵蓋遺傳育種、植保、栽培和生物技術等方面。團隊中有全國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四川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四川省傑出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南充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十大傑出青年”“十大”傑出女性等。
主要開展甘薯、馬鈴薯種質資源創新與遺傳改良新技術,重要性狀的生物學研究和遺傳分析,高效育種技術及抗逆抗病優質甘薯新種質創製,優質品種的產量、品質形成的生理機制及其調控,以及甘薯、馬鈴薯新品種、新技術的集成試驗研究與示範。年主持承擔國家和省部級以上薯類科研項目(課題)10項。其中,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2項、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項目2項、農業部公益性行業專項1項,四川省科技廳和農業廳等攻關和重大項目4項。獲獎成果21項,其中“高產甘薯新品種南薯88”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省、部級成果獎9項,市、廳級成果獎11項;育成甘薯品種20個,其中國家審(鑒)定品種3個,四川省主導品種3個;獲植物品種權保護2項;集成“麥/玉/苕+豆”高產高效新三熟耕作模式等技術4項;推廣“南薯”系列新品種及集成技術8000萬畝,新增產值70.39億元,創造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極為顯著。
近年來研究重點為甘薯、馬鈴薯種質資源創新與遺傳改良新技術,專用型甘薯、馬鈴薯新品種選育與配套技術的集成研究。選育成功能源專用及高澱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種西成薯007(南薯007)澱粉產量是我省以往審定品種中最高的;保健型甘薯新品種南紫薯008是我省審定的第一個紫色甘薯新品種,高胡蘿蔔素甘薯新品種南薯010、南薯012為鮮食、食品加工多用途品種,上述品種在生產上深受種植農戶的歡迎,具有極強的市場潛力和推廣價值。其中西成薯007(南薯007)和南紫薯008被確定為四川省主導品種。
花生研究
我院自1954年以來一直承擔著四川花生研究任務,育成的“天府”系列花生品種享譽國內外,其加工製品暢銷全國及東南亞。花生研究所現有團隊人員7人,其中研究員1人、副研究員2人,博士1人、碩士2人。
主要從事花生遺傳育種與栽培技術研究、新品種新技術示範與推廣。近年來主持或主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優質高產專用大豆等油料作物育種技術研究及新品種選育”(2006BAD01A04)、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 “國家花生產業體系南充綜合試驗站”(CARS-14)、農業部公益性行業專項“專用花生優質安全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與集成示範”(nyhyzx07-014)、四川省國際合作與交流計畫“花生特異基因源的引進與利用研究”(2009HH0033)、四川省農作物育種攻關“突破性油料作物新品種選育課題高油專用或加工專用花生新品種選育專題”(2011YZGG005-8)、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生態適應型花生品種黃麴黴抗性差異研究”(09ZQ026-072)及市科研項目等,合作建設有“南充市農業科學院-山東聖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花生聯合育種實驗室”。
榮獲科技成果獎勵42項,其中國家級2項(“抗旱耐瘠花生新品種天府3號”獲國家發明四等獎,“外貿花生原料果品種南充混選1號等的選育及其開發利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省部級17項。育成品種28個,其中國家審(鑒)定8個。新品種新技術累計推廣套用近600萬公頃,增產花生果250餘萬噸,創經濟效益80多億元。
近年來強化了耐缺鐵耐旱優質高產及專用型(加工型、黑皮等)花生新品種選育,開展了花生抗逆種質材料創製、重要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遺傳規律研究、晚斑病和黃麴黴抗性遺傳特點及QTL分析研究等。
玉米研究
玉米研究所現有團隊人員10人,其中研究員3人,博士2人,碩士3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人,四川省勞動模範1人,南充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南充市十大傑出青年1人。
主要利用雜交選育、群體改良及單倍體育種等技術創新玉米育種材料,組配突破性新品種,進行高產高效配套栽培技術和耕作制度研究,同時承擔科技成果轉化、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和農技培訓等工作任務。先後主持或承擔了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四川省育種攻關、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套用基礎研究、四川省聯合育種、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培養資金和南充市重點科技攻關等科研項目。榮獲省部級、市廳級科技成果獎勵19項,其中“丘陵山地玉米高產創建技術及集成套用”2015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矮生玉米優異種質創製與利用”2015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熱帶玉米種質改良創新及育種利用”於2012年、2013年分別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中華農業科技獎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川東北糧食豐產技術集成與套用”2010年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一等獎,“突破性優質玉米新品種南玉四號、農華7號和隆單9號選育及套用”2008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中早熟高產玉米新品種南玉三號選育及套用研究”2001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耐旱玉米南玉三號選育研究”1998年獲南充市科技進步特等獎。
玉米矮化育種在全國居領先水平,七十年代選育的矮稈品種南矮1號、南矮2號在西南及西北地區有較大套用面積。近年來,通過二環系選育、群體改良等方法,創製了南5983、南942和南8148等23個玉米新自交系,育成了南玉3號、隆單9號、科茂918、仲玉3號等18個玉米新品種,獲得植物新品種權5項,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7項,研究成果在省內外累計推廣套用6000多萬畝,共增收糧食20.8億公斤,創社會經濟效益約37.5億元。近年在國際、國家及省級核心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收錄13篇,參編專著2部。
油菜育種
油菜研究所現有團隊人員7名,其中正高1人、副高1人、中級4人,博士1人、碩士4人。
主要從事油菜遺傳育種與栽培技術研究、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與推廣。先後主持或承擔了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畫“強優勢甘藍型油菜雜交種的創製與套用”(2011AA10A104)、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長江上游油菜豐產關鍵技術集成示範”(2010BAD01B08)、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南充綜合試驗站”(CARS-013)、四川省油菜創新團隊“新耕作制度研究崗位”、四川省農作物育種攻關“突破性油料作物新品種選育課題油菜特早熟新品種選育與突破性油菜新品種選育子專題”(2011YZGG005)、四川省套用基礎研究“甘藍型油菜抗根腫病基因的分子標記和定位研究”(2008JY0139)、四川省油菜聯合育種“優質高產抗(耐)病油菜新品種選育及套用”以及南充市科研項目。
“十五”以來,育成油菜新品種18個,其中國家審定7個,部(省)主導品種3個,南油12被推薦為部(省)主導品種、全國冬油菜區域試驗長江上游組和重慶市油菜區域試驗對照種,德恆油900、長江早油3號是我省繼首個 審定12年後再次育成的早熟雙低油菜品種;獲植物新品種權3項;育成品種累計推廣8539萬畝,新增效益35.23億元;榮獲省、市級科技成果獎勵5項,其中“高配合力優質甘藍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南A7選育與套用”獲2013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發表論文30餘篇。
近年來,研究所為適應農業生產機械化、輕簡化、集成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趨勢,致力於高油、早熟、矮桿、抗倒、抗裂角、抗病、低芥、低硫新材料創製與適宜機收、特早熟新品種選育,以及油菜-水稻、油菜-玉米周年綠色高產高效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集成與示範。
水稻研究
水稻研究所現有團隊人員11人,其中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3人,博士2人,碩士1人。
主要開展雜交水稻新品種選育,新品種展示、示範及配套高產栽培技術、輕簡栽培技術研究。承擔國家水稻產業體系項目、四川省水稻育種攻關等國家、省、市科研項目5項;榮獲農業部、省、市科技成果獎勵9項;育成品種22個,其中省級審定12個;獲得植物新品種權5項。先後培育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配合力恢復系南恢511、南恢445、南恢533和優質不育系南香1A等水稻親本材料11個,育成的高產雜交水稻新品種陽鑫優一號、D優6511、蓉優357、川農優445和優質雜交水稻新品種中優445在省內外及東南亞廣泛套用,新品種年推廣面積上百萬畝。
近年來我院水稻科研以適宜四川生態條件的突破性雜交水稻新品種選育和川東北丘陵區水稻生產輕簡栽培技術研究為重點。在雜交水稻新品種選育上已選育出嘉優968、Ⅱ優558等表現突出的新品種,在雜交水稻新材料上已選育出南恢558、南恢559、南恢968等優質、抗病、高配合力新恢復系和優質高配合力新不育系嘉陵1A。在川東北丘陵區水稻生產輕簡栽培技術研究方面探索了冬水(閒)人工直播集成技術、冬水(閒)免耕拋秧集成技術及丘陵區機插秧集成技術等。研究實施的冬水(閒)水稻人工直播高產高效集成技術百畝示範片連續兩年平均畝產超過700公斤,該技術不但得到了相關領導、專家及農技推广部門的肯定,也深受農民歡迎。目前已在川東北丘陵區進行示範推廣。
大豆育種
創新團隊優秀 大豆研究所現有團隊人員7人,其中研究員1人、副研究員1人,助理研究員2人;博士1人,碩士2人;國家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站長1人,省創新團隊崗位科學家1人,省農作物審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省學術及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
科研創新平台優越 承擔了2008-2015年農業部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2012年以來農業部國家南方套作大豆科研育種創新項目、“十一五”“十二五”四川省農作物大豆育種攻關課題及四川省農業廳、南充市科技局下達的大豆新品種選育等國家、省、市重大科研課題。建有農業部國家南方套作大豆科研育種創新基地、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南充綜合試驗站、農業部重點實驗室川渝薯類與大豆科學觀測實驗站科研創新平台。
科技創新成效卓著 培育大豆新品種27個,其中國家審定品種2個(南豆5號、南豆11),農業部主導品種1個(南豆12),省主導品種5個;南豆系列品種在四川、重慶及我國南方地區累計推廣面積5200萬畝,新增糧食5.8億公斤,新增社會效益29.14億元。獲成果獎勵11項,其中部、省成果獎5項:“耐蔭高產高蛋白套作大豆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與套用”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和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突破性高產優質大豆新品種南豆5號的選育與套用研究”“綠豆新品種南綠1號選育與套用”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亞蔬綠豆鑒評、創新與套用”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國內外重要核心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
重點研究方向突出 大豆研究所圍繞當前及未來生產市場發展的需要重點開展耐蔭高產優質間套作大豆新品種選育,淨作高產優質多抗大豆新品種選育,間套作及淨作輕簡高效機械化生產技術集成研究。
小麥研究
小麥研究所現有團隊人員6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2人,碩士3人。
主要從事小麥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目前主持承擔四川省麥類聯合育種攻關、南充市科技支撐計畫等省市項目。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選育出了友誼麥、大白殼、大紅芒等品種,其中友誼麥在省內外小麥生產上發揮了較大作用,推廣面積達1000餘萬畝,作為優良出國交換品種,編入全國農業科技發展《農作物優良品種志》。榮獲部、省、市級成果獎7項,其中“小麥良種友誼麥的選育”獲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協作完成的“全國小麥品種資源目錄”“四川省小麥小窩疏株密植技術”分別獲農業部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技術改進一等獎,主持完成的“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川麥107的示範推廣”獲南充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九五”“十五”期間由於經費支撐出現困難,育種研究時斷時續。近年通過科研人員的努力,育成了南麥618、南麥302、特研麥南88、榮春南麥1號、南麥991等新品種通過四川省審定,其中南麥618白皮、大粒,高產、抗病,在我省大面示範推廣,後續品種已進入全國區試、省區試及生產試驗。集成小麥高產栽培技術1項。發表研究論文20餘篇。
棉花雜優
本院棉花雜種優勢利用研究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成效突出。長期承擔四川省棉花育種攻關課題。審定品種6個,育成的雜交棉花品種“川雜6、7號”在全國推廣套用。榮獲成果獎勵16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部級4項,“棉花‘洞A’核雄性不育種質研究與利用”屬世界首創,榮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耕作改制
本院是我國開展旱地耕作改制研究最早單位之一。研發的以“麥/玉/苕”分帶輪作為代表的多熟耕作技術成果被南方各省廣泛套用,對丘陵區農作物充分利用光、熱、水等自然資源,提高複種指數和單位效益作出了顯著貢獻,先後獲得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2項。“九五”以來,新研發的多功能寬頻間套種植(雙六尺)模式和“麥/玉/豆”“麥/芋/花/豆(苕)”用養結合種植模式在丘陵區旱地廣泛推廣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