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賦由辭賦家冷為峰先生創作的文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京賦
- 作者:冷為峰
- 創作年代:2024年
- 文學體裁:辭賦
作品鑑賞,作者簡歷,
作品鑑賞
天下文樞,江蘇首府。占地利而龍蟠,固金湯以虎踞。南臨皖鄂而聯滬杭,東瞰碧海而襟荊楚。近擷紫氣于衡廬,臨采儒風於鄒魯。地祚其脈,以三種天工而毓精①;天蘊其魂,以十朝都會而飲譽。凌雲漢而軒騰,踏征程而翱翥。赫赫山河乎揚播八隅,煜煜文光乎照耀千古。
蓋夫人因地而富,城因都而榮。沐日為霞,接棟成巍峨之狀;浴月為錦,連甍呈錯落之形。賴長江而涌潮,千帆競發;築高梧以迎客,九衢縱橫。陸港與海港相接,絲路與雲路同贏。機翼無域不達,高鐵無處不亨。物富於四宇,貨達於九瀛。鐵龍貫地下之便,船舶犁水上之能。雲集乃四海客商,風生勃勃;森羅乃百年賈肆,水起騰騰。學府秉鐸而拔萃,蘇菜珍饈而馳名。工業攜通信共舉,金融賦文化並行。山川具殊眷之懷,千稔擅美;物華得獨鐘之絕,六合蜚聲。至如嘉言播於閭巷,宴樂聞於宇庭。行善皆博愛之民眾,調鼎遍開明之雋英。
若其一城山光,半都水瑞。江河相彰於湖泉,林石互融于山水。至於明牆龍挺,可探千載興衰;秦淮帶飄,猶浮六朝韻事。妝樓依稀金迷,畫舫恍惚紙醉。玄武湖灩灩,五洲疑吐明珠②;紫金山巍巍,萬松不掩王氣。中山穆穆,世人猶念功勳;孝陵峨峨,松柏不曉明帝。於長江之曠方知人類些微,於大橋之遙方知雲天無際。仰夫子廟,六朝金粉潛於夢間;登閱江樓,百年煙雨收於眸底。登棲霞山星漢可攀,游朝天宮青雲可冀。烏衣巷古,燕嘆於華堂古今;靈岩寺鐘,聲盪於金陵內外。吳國花草,曾睹一時之榮;晉代衣冠,難存百年之逝。吳晉之月溶溶,宋明之風歷歷。遊覽遍桃源所逢,登高盡蓬閬所至。丹青頁頁煥彩,遺蹟斑斕;都市每每出新,景致綺麗。
溯乎水孕千載,地蘊八埏。人類活動見於百萬年久,湖熟文化燦於三千載前。建康實乃華夏正朔,文明堪與羅馬比肩。范蠡以越國而築,金陵以楚王為源。孫吳三國,雄霸江東萬里;南朝四代,對峙外夷百年。南唐開文化之興,而統亂世;大明啟洪武之治,以覆蒙元。至其文遠精於祖率③,焦竑博於文壇。芙蓉樓幽,時吟龍標別韻④;金陵台古,猶誦李白遺篇。牛首遺岳飛之舊壘,北山存介莆之故園⑤。江南貢院悠悠,名仕亦殞;黃埔軍校肅肅,烽火已湮。嗚呼,莫愁湖寒,清廷條約何以辱國?石頭山慟,太平天國何以喪權?倭寇窮凶,血跡斑斑而泣地;江淮遺恨,罪惡累累而滔天。總統府證其勝敗,雨花台祭而長潸。至於鐘山再起風雨,雄師盡壯波瀾。鋼鐵金甌,恐守一時之固;長城民願,方保萬世之安。洵乃治政以史為鑑,惠民以仁為先。功非一人所就,史非一日所鐫。天祚千年帝王之宅,地慰卅萬同胞之冤。
可謂踏古牆則史海鉤沉,看堯天則心潮湧激。以古都之名,踵前賢之跡。九死不負軒轅,千險不改龍脊。高山在於積塵,偉業出於聚力。俯其百川浮鑒,馮夷應欽;仰其千峰疊屏,崑崙應嫉。嗟夫,位不在高低而憂民,人不分貴賤而憂國。利莫過於社稷恆昌,福莫過於黎民寧吉。飲水而思源,握今而銘昔。江山依然,年華易失。爰慨爰歌,亦行亦惜。
註:①三種天工:孫中山曾評價南京:“南京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鐘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②五洲疑吐明珠:南京玄武湖中分布有五塊綠洲,形成五處景區,被譽為“金陵明珠”。③文遠:祖沖之,字文遠,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④龍標:王昌齡的別稱;江寧縣丞時作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⑤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曾任江寧知府,並定居、終老在此。
作者簡歷
工程技術套用研究員;創作辭賦100餘篇,古體格律詩詞3400餘首,兼有歌曲、新詩、楹聯、序、銘等文學創作,作品3600篇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