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大學園林實驗教學中心

南京林業大學園林實驗教學中心

南京林業大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紫金山麓、碧波蕩漾的玄武湖畔,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並以地方管理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前身為中央大學(創建於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學(創建於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併組建南京林學院。1955年華中農學院林學系(武漢大學、南昌大學和湖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併組成)併入,1972年更名為南京林產工業學院,1983年恢復南京林學院名稱,1985年更名為南京林業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林業大學園林實驗教學中心
  • 地理位置:玄武湖畔
  • 類型:以地方管理為主的多科性大學
  • 前身: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森林系
學校簡介,組建發展歷程,實驗隊伍,教學科研成果,對外交流,實驗教學,地圖信息,

學校簡介

名稱:園林實驗教學中心
簡介:南京林業大學前身為中央大學(創建於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學森林系。學校現設有風景園林學院等20個院部。現有6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10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4個博士後流動站、30個博士點、49個碩士點;3個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其它二級學科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整體授予權;此外還有風景園林碩士、農業推廣碩士和工程碩士授予權。

組建發展歷程

園林實驗教學中心前身可追溯到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造園研究室,創始人陳植教授是我國現代造園學的奠基人,其所著《造園學概論》、《中國造園史》、《園冶注釋》、《觀賞樹木學》等是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的經典論著。1956年創建城市居民區綠化專業。1980年園林專業恢復招生,1995年,設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碩士點,2000年設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博士點。2006年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被國家林業局列為重點學科。2007年園林專業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08年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教學團隊被列為江蘇省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江蘇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稱號。
2002年5月,為加強園林實踐教學,學校整合相關資源,組建學院直屬的園林實驗教學中心,制定了建設目標與建設規劃。2003--2008年,以財政部教育部財政專項資金500萬元,學校配套600萬元,中心軟硬體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實驗隊伍

中心發揮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生態學國家重點學科的優勢。採用專兼職結合,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互通的用人機制,形成了一支核心骨幹穩定,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合理的35人實驗教師團隊。中心人員博士以上學位比例占77%,副高以上職稱比例占47%。實驗中心教師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波多黎各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畢業生及該校畢業生組成。實驗中心有建設部風景園林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各1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333工程學術帶頭人各2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學術骨幹教師3人,中心聘請齊康院士為兼職教授。
中心主任王浩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風景園林學院院長、建設部風景園林專家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風景園林專業碩士學位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風景園林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作為主持人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園林規劃設計省級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獲其它省部級獎勵10餘項。

教學科研成果

近年來,通過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規範實習、課程設計、技能訓練等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成立了園林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心教師主持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精品課程5門,其它省級(實驗)教學成果獎1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級科技獎勵9項。發表論文387篇,被SCI、EI、ISTP收錄10篇。編寫出版理論教材34部,自編實驗講義13本。其中,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3部,省級精品教材1部。主持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25項,其他科研項目180餘項。學生在各類競賽活動中獲國家級、省級以上獎勵50項。

對外交流

中心多次邀請了國內外如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知名高校專家來我中心指導建設工作,中心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30餘人次,參加國內學術會議和教學研討會33人次。中心共選派11人到國內高校攻讀學位,38人次赴國內外高校及科研機構進修或考察,在學習先進經驗的同時,也彼此交流中心建設情況,共同提高。這些措施提升了中心建設水平、實驗教學管理水平和實驗教學質量。中心與江蘇省城規院、南京園林設計院、杭州園林設計院、上房園藝等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並與南京園林實業公司合作共建了“園林工程實訓中心”。與上海上房園藝、浙江森合園藝、杭州園林設計院等多家企業建立了實習基地。

實驗教學

1.實驗教學理念與改革思路
按照“面向國際、立足傳統、拓展視野、強化實踐”的教學理念和實驗教學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啟發學生關注城市建設的發展。從園林實驗知識結構和實驗技能的整體性出發,建立了“入門感性化、景物直觀化、素材綜合化、分析科學化、空間動態化”的實驗教學體系。圍繞該課程體系,分層次、多模組,系統設定園林實驗課程的全部項目,全面重組和更新本科實驗教學的基本內容,加強開放式、綜合性、研究型實驗。
2.實驗教學總體情況
中心目前開設有必修課、選修課實驗課程共17門,必修和選修實驗項目85個,面向園林學院和全校5個院系、11個專業開放,年學生數約2311人,年均實驗教學10.7萬人時數,開放實驗46項。此外,中心還承擔園林學院平均每年110名碩士研究生的教學實習。教學受益面廣,課內外開放,人時數多。
中心總面積1600平方米,各類儀器設備288台件,設備總值1375萬元。近五年來儀器設備購置經費約932萬元,70%以上的儀器設備得到更新。所有儀器設備都得到有效利用,設備綜合利用率96%,設備完好率大於98%。
3.實驗教學體系與內容
1)入門感性化:
設定感性體驗內容,讓大一學生在接觸使用中有幾種狀態的感受。如通過圖片、幻燈、影像資料使沒有機會造訪園林史上的不朽之作的學生來認識這些作品。在園林繪畫實驗教學中,培養空間想像、空間構圖和空間分析能力。利用園林工程建造實驗室,熟悉常套用的材料特性。
2)景物直觀化:
設計中根據不同的要求,選用合適的比例模型進行設計和研究。如總體模型主要解決園林總體或群體與道路和周圍環境的關係。單體模型解決建築功能與形態、體與面的認識。構件模型主要用可視性極強的立體的結構和形態來展示。水系循環模型是對不同維護方案水量與變化情況、水循環的模擬。
3)素材綜合化:
圍繞園林實驗課程,把建築、植物、社會、經濟、環境、心理、歷史、藝術、林學、生態、觀賞園藝等學科素材綜合利用。將原來完全孤立的單項元素如地形、假山、道路鋪裝、水景、植物、景觀照明等綜合串聯起來,關注對園林設計基本問題的外延和深化。
4)分析科學化:
在親身體驗三維空間的同時通過實時編輯風景園林元素、實時調整三維場景、系統信息集成等技術,為方案的比較推敲和設計思想、設計特色以及相關信息的展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5)空間動態化:
以三維仿真技術為核心,致力於數字三維園林景觀的模擬,三維可視化系統。讓學生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的特點和優勢,靈活有效地表達園林設計和研究成果。讓學生充分運用計算機網路技術,進行網上設計討論,合作設計研究,媒體演示表現。
4.實驗教學特色
(1)理念特色: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本土行動、現代思維”,具有系統性整合規劃設計知識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為理念,構建與風景園林發展趨勢相適應“入門感性化、景物直觀化、素材綜合化、分析科學化、空間動態化”的實驗教學體系。
(2)結構特色:傳統實驗體系是按理論課程的教學次序構建,分為基礎、專業基礎、專業三模組的單課程實驗體系。“五化法”實驗教學體系按風景園林專業應具有的知識結構構建,打破單一課程實驗思維,追求實驗課程的整體性與和諧性,更加強調實驗課程的目的性。
(3)目標特色:通過“五化法”實驗體系,使園林專業的學生具有五種素質或特質:①對園林本土化內容的理解與基本掌握;②對園林國際化知識與前沿研究的了解;③對園林運用現代化思維的創新能力;④對園林實驗技術的理解與掌握;⑤對園林進行研究的科學態度和團隊協作精神。
5.實驗教學方法與手段
建立新型的適應學生能力培養、鼓勵探索的多元實驗考核方法和實驗教學模式,中心大力開展以現代計算機輔助手段的實驗教學方法改革:採取“網上預約”的開放式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中心教學以實際操作儀器設備為主,輔助以模擬演示、電子教案、多媒體網路課件和視頻錄像等手段,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6.體制與管理
中心實行校、院兩級管理、中心主任負責制。中心所有教學和管理用計算機都與校園網連線。中心在網站上建立了反饋平台。學生可以通過發布關於實驗內容的疑問。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心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密切結合中國建設的需要和世界學科發展的前沿,以培養一批理論和實踐功底寬厚,具有國際化視野、本土化行動、現代化思維,系統性整合園林學科知識的人才為已任,這是本中心的定位,也是本專業高等人才的培養目標。我們相信,經過國家和學校持之以恆的大力支持和重點建設,經過廣大教師和中心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本中心的實驗教學和人才培養水平必將會有更進一步的提升!

地圖信息

地址:龍蟠路159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