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該系劃歸南京師範學院,仍由陳洪任主任。此後,陸續從華東師範大學撤消的音樂系及其他一些單位吸收教師,中間雖曾調走少數教師支援新建的南京藝專,但師資力量仍逐步增強,辦學規模逐漸擴大,成為江蘇省培養中等學校音樂師資的基地。1969年音樂系曾同美術系一道與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省戲曲學校合併,稱"江蘇省革命文藝學校"。1972年又與南藝、省戲校分開,重新歸屬南京師範學院。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8人。專業教師中已獲得博士學位及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的共8人,已獲得碩士學位和在職攻讀碩士研究生的20人。作為國家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的音樂學學科,其碩士點招收聲樂、鋼琴、器樂、音樂理論等11個方向的研究生。學院現有全日制在讀本科生421人,碩士研究生93人,成人教育學員703人。
學院目前擁有隨園、仙林兩個校區12000餘平方米的兩幢獨立的音樂教學樓,兩個大型的音樂廳。教師教學、學生練習用立式鋼琴250餘架,斯坦威、山葉平台式鋼6架,手風琴30架,中外樂器350 多件,演出用服裝近1000件(套),圖書資料4.5萬冊,音影資料6500盤(張),配有全套演出用音響設備。學院還擁有現代化的電鋼琴教室、MIDI製作室、多媒體視聽教學系統、計算機音樂教學系統、舞蹈練功房、音響視聽室等。
概況
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音樂學科建設,拓展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科發展的新領域,在反覆論證的基礎上,2000年1月5日,經校黨委常委擴大會議討論,決定在音樂系的基礎上成立"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3月18日,學院正式掛牌成立。學院現包含"六系一所一部二中心",即音樂學系、聲樂系、鍵盤系、器樂系、舞蹈系、藝術實踐系,音樂教育研究所,大學音樂教研部,繼續教育中心和音響實驗中心。
建系以來,音樂系曾先後辦過四年制本科、二年制專科、三年制專科和招收國中畢業生的5年制專科。1955~1961年曾招收過7屆國中直升大專音樂專修科學員,1985~1991年曾實行"二·二分段制",即新生全部以專科錄取,兩年後經考試約60%的學生升入本科,其餘作專科畢業。
迄今為止,音樂學院已培養畢業生2790人。其中,"文革"前本科畢業生145人、專科畢業生311人、"工農兵學員"316人;恢復高考招生制度後本科畢業生1595人、專科畢業生247人、碩士研究生76人。此外,還有各類成人教育畢(結)業生2905人,外國留學生30餘人。
自改革開放以來,音樂學院(系)已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0餘項;主編及參編教材60餘部,出版專著15部,譯著10部,在音樂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餘篇。有100餘人次獲國家、省部級獎項。此外,還承辦過全國師範院校和聲學與視唱練耳教學研討會、中國傳統音樂前沿課題研討會、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國際研討會等多次重要的國際、國內及全省音樂教育學術會議。
音樂系(學院)自1952年建立以來,歷屆系主任(院長)為:陳洪、魯兆璋、樊德林、郭鍈、俞子正、陳小兵。
在音樂系(學院)先後任黨總支(黨委)書記的有:韓玲、趙良、周莊、潘伯勛、張鈺英、王長恩、徐海寧、王長恩。
音樂學院現任黨政領導分別是:黨委書記王長恩,黨委副書記江勝堯;院長俞子正、副院長鬍行崗、
有德鄉(兼);院長助理韓中健。
學院將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拓寬辦學思路,強化教學、科研兩個中心的地位,以學科和學位點建設為龍頭,以音樂教育為品牌,以培養人才為中心,以發展科學研究和擴大社會服務為兩翼,根據音樂學科發展規律和社會需求,重新整合、全面規劃學院的專業及專業方向,充分提高辦學效能,提升辦學檔次,積極催生新的學科增長點,為創建教學研究型的一流師範大學作出新的貢獻。
作品附錄
由
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製作完成的《南京捷運三號線之歌》信息。
歌名:南京捷運三號線之歌
作詞:謝子徒 謝德陽
作曲:
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演唱:
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歌詞:
南京捷運三號線通車了
南北客流骨幹線多一條
六條捷運組成了網
出行經濟又環保
笑臉車頭小朋友們愛
先進列車南京造
舒適節能造型美
象長江大橋一樣讓我自豪
捷運三號線
你是南京人民的驕傲
我為你祝福我為你歌唱
你讓南京更美好
歌名:哪裡沒有咱農民兄弟
演唱:范寧寧
作詞:謝意偉
作曲:甜業
編曲:甜業
混縮:甜業
歌詞:
刀耕火種,盤古開天地。
黃土地,黑土地,紅土地,
哪裡沒有咱農民兄弟?
哪裡沒有咱農民兄弟!
我們是開山的鋤,
我們是耕耘的犁,
我們是大寫人生的巨筆,
揮寫上下五千年的春秋與史記。
揮寫喲,
上下五千年的春秋與史記。
衣食住行,離不開土地。
雲之南,山之東,江之西,
哪裡沒有咱農民兄弟?
哪裡沒有咱農民兄弟!
我們是天下的糧倉,
我們是冬棉夏衣,
我們是禾下土的汗滴,
創造廣廈萬千間的小康和美麗。
創造喲,
廣廈萬千間的小康和美麗。
開山劈嶺,改革換天地。
建高架,築天路,通油氣,
哪裡沒有咱農民兄弟?
哪裡沒有咱農民兄弟!
我們是無畏的鋼筋,
我們是堅強的水泥,
我們是五億雙的鐵臂,
開創人民共和國的蓬勃和生機。
開創喲,
人民共和國的蓬勃和生機。
地圖信息
地址:文苑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