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經125°0′-126°10′、北緯44°44′-44°30′扶餘縣位於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東部。東臨榆樹市,南靠德惠市,北接黑龍江省雙城市,西與寧江區毗鄰且和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農安縣隔江相望。總面積4464平方千米。總人口735727人(2006年)。
郵編:131203 代碼:220724 區號:0438 地理坐標:東經125°0′-126°10′、北緯44°44′-44°3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半號村
- 行政區類別:吉林省
- 電話區號:0438
- 郵政區碼:131203
- 地理位置:東經125°0′-126°10′、北緯44°44′-44°30′
- 面積:4464平方千米
- 人口:735727人
- 氣候條件:中溫帶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長白山
- 代碼:220724
概況,地理位置,所轄區域,行政區劃(鄉鎮簡介),郵編:131200,建置沿革,地圖信息,
概況
郵編:131203 代碼:220724 區號:0438 地理坐標:東經125°0′-126°10′、北緯44°44′-44°30′
地理位置
東經125°0′-126°10′、北緯44°44′-44°30′扶餘縣位於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東部。東臨榆樹市,南靠德惠市,北接黑龍江省雙城市,西與寧江區毗鄰且和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農安縣隔江相望。總面積4464平方千米。總人口735727人(2006年)。
所轄區域
縣人民政府駐三岔河鎮。全縣轄11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三岔河鎮、長春嶺鎮、五家站鎮、陶賴昭鎮、蔡家溝鎮、弓棚子鎮、三井子鎮、增盛鎮、新萬發鎮、大林子鎮、新源鎮、永平鄉、社裡鄉(根據“扶餘縣政府信息網”該鄉已於2006年劃歸寧江區)、新站鄉、更新鄉、伊家店鄉、肖家鄉、三駿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鄉。1個國營農場、2個灌區:下岱吉灌區管理局、伊家店農場、拉林灌區管理局。
行政區劃(鄉鎮簡介)
郵編:131200
面積262平方千米,其中鎮區面積6.5平方千米。總人口111713人(2005年),其中城區人口49676人。鎮政府駐繁華路1-1號。轄十四號村、東九號村、西九號村、長嶺子村、李家店村、新富村、二十號村、半號村、高家村、東十三號等5個街道、38個行政村,41個居民委、62個自然屯。
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民國時為六區,日偽統治時為六區,1938年為三岔河街,1946年4月為第十區,1947年為三岔河區,2001年三岔河鎮被吉林省批准為中心鎮。2006年鄉鎮合併後,新城局農業示範園區劃歸三岔河鎮管轄
建置沿革
扶餘縣名來源於古扶餘國。秦、漢直至東晉扶餘國之故地,後多次更名,1914年稱扶餘縣。
明初,本地屬兀良哈三衛蒙古族居地。永樂六年(1408年),屬奴爾乾都司撒義河衛(三岔河衛),在今(松原市寧江區伯都鄉伯都西北30千米處上)。清康熙年間,曾在扶餘縣區設5處驛站,三十一年(1692年)移吉林副都統於此,稱伯都訥副都統;嘉慶十五年(1810年)置伯都訥廳;轄境大致為今松原市寧江區江北地區、扶餘縣、榆樹市三縣(市、區)。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撤伯都訥廳,設新城府,與榆樹分治,以匯塘溝、珠爾山為界,其東屬榆樹地,其西屬新城府,轄境包括現在的扶餘縣和松原市寧江區江北地區。1913年,改稱新城縣。次年為避免重名,改稱扶餘縣。
1945年,東北光復;11月,東北人民自治軍嫩江縱隊白山支隊進駐扶餘,劃歸吉合區行政委員會長春地區管轄;12月,劃歸吉林省直轄。1946年1月,劃歸吉江行政區管轄;3月,成立扶餘縣民主政府,屬西滿局吉江行政區;6月改屬嫩江省第四專署。1947年2月,劃歸黑嫩省第四專區管轄;10月,劃歸嫩江省管轄。
1949年4月21日,經東北政委會決定,扶餘縣由嫩江省劃歸吉林省;同年成立扶餘縣人民政府。1956年,扶餘縣人民政府改稱扶餘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7月3日,國務院[國內字117號]檔案批准,設立懷德專區,將扶餘縣由省直轄縣劃歸懷德專區管轄(10月6日,更名為公主嶺專區)。1958年10月23日,撤銷公主嶺專區,將扶餘縣劃歸白城專區管轄(1971年白城專區改稱白城地區)。1968年,撤銷扶餘縣人民委員會,成立扶餘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撤銷扶餘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扶餘縣人民政府。
1987年10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扶餘縣建立扶餘市(縣級);11月1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7]162號)檔案通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扶餘縣,設立扶餘市(縣級),以原扶餘縣的行政區域為扶餘市的行政區域;扶餘市劃歸白城地區管轄。1991年4月,成立前扶經濟開發管理區,扶餘縣改屬前扶經濟開發管理區。
1992年6月6日,國務院(國函[1992]60號)檔案批覆,同意撤銷扶餘市,設立松原市(地級)。松原市人民政府駐扶餘區松花江南岸沿江路。設立松原市扶餘區。松原市扶餘區的行政區域是:原扶餘市的行政區域;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前郭鎮的團結、繁榮、建設、原江、松江、鐵西:民主街道辦事處;勝利街道辦事處的勝安、勝民、勝合、勝慶、勝豐5個居委會員會,育才街道辦事處的民景、民建兩個居委會員會,毛都站鎮;鎮郊鄉的賀爾其勒村、西郊村、單家圍子村、於家圍子村、孫喜窩堡村、葛新窩堡村、倪家窯村、後瓦房村、卡拉房子村,前瓦房村的郭爾羅斯大路以南至孫喜窩堡村界,凱旋街以東至吉拉吐鄉界部分;達里巴鄉的努很格勒和額莫勒村。區政府駐文化街。松原市實行市領導縣體制,轄扶餘區和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乾安縣。松原市設立的同時,撤銷前扶經濟開發管理區行政委員會。
1995年7月20日,國務院(國函[1995]68號)檔案批覆,同意恢復扶餘縣,並將扶餘區更名為寧江區。新設立的扶餘縣轄扶餘區的長春嶺、五家站、三岔河、三井子、增盛、弓棚子、蔡家溝、陶賴昭8個鎮和永平、社裡、四馬架等18個鄉,縣人民政府駐三岔河鎮。
區劃沿革
1946年4月,全縣劃為8個區:城關區(城鄉);二區(八家子、大窪、伯都村);三區(長春嶺、發德、伊家店、九間村);四區(蔣家、增盛、三井子村);五區(五家站、新站、萬發村);六區(弓棚子、榆樹溝、大溝村);七區(三岔河街、新城和珠山村);八區(陶賴昭、三家村)。
1947年,全縣轄城區、朝陽、四馬架、萬發、三岔河、八家子、蔡家溝、陶賴昭、三井子、大林子、弓棚子、長春嶺、五家站、力峰14個區。1948年,增設增盛、榆樹溝2個區。1949年,增設伊家店、石頭城子區。1950年,建伊家店國營農場;扶餘縣轄18個區,217個村。
1956年3月,合併為扶餘、三岔河、大窪、長春嶺、三井子、五家站、弓棚子、石頭城子、陶賴昭9個區,計81個鄉9鎮。1957年12月,又劃為扶餘、三岔河、長春嶺、五家站4個鎮,八家子、伯都、大窪、聯盟、團結、革命、永平、平川、四馬架、五大、三井子、長久等30個鄉,含223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個國營農場。
1958年9月20日,調整為扶餘、三岔河、長春嶺等15個公社。1960年12月,扶餘縣轄6個鎮、15個公社,228個生產大隊。1962年,增加伯都、善友、徐家店、新立、新站、新安鎮、大三家子、七家子、大窪、三義、石橋、伊家店、肖家、新城局、社裡15個公社。1964年,增加新興、新民兩個公社。
1964年3月,扶餘縣調整為5個鎮、15個公社,228個生產大隊。 1966年1月,扶餘縣調整為5個鎮、30個公社,367個生產大隊。1971年初,扶餘縣轄30個公社、5個鎮、16個街道,432個生產大隊,2643個生產小隊。 1981年,增加二龍山、拉林兩個公社。
1983年9月,將公社改為鄉;鄉下轄村、社。全縣轄5個鎮(扶餘、長春嶺、陶賴昭、五家站等)、32個鄉,468個村,1182個自然屯,3332個農業生產合作社;2處國營農場、5處國營林場、1處國營畜牧場、4處國營漁場、2處良種場。
1985年12月,扶餘縣轄9個鎮、28個鄉,467個村。1987年,全縣轄9鎮、26鄉和兩個國營農場,共有22個街道、474個村。
1988年1月11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扶餘市的扶餘鎮,設立新城鄉及臨江、文化、民主、團結、和平、前進、工農7個街道辦事處。
1995年扶餘區轄25個鄉、10個鎮,兩個國營農場。共有10個街道辦事處、483個行政村。全區總人口1145011人。
1995年12月,扶餘縣轄8個鎮、18個鄉:三岔河鎮、五家站鎮、三井子鎮、蔡家溝鎮、弓棚子鎮、增盛鎮、長春嶺鎮、陶賴昭鎮、三義鄉、永平鄉、萬發鄉、肖家鄉、二龍山鄉、石橋鄉、伊家店鄉、徐家店鄉、更新鄉、大林子鄉、新站鄉、四馬架鄉、社裡鄉、新城局鄉、大三家子鄉、榆樹溝鄉、七家子鄉、拉林鄉。共有53個居委會、393個村委會。另有國營伊家店農場和兩個灌區。
2000年,扶餘縣轄8個鎮、18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733746人,其中:長春嶺鎮 32586人、五家站鎮 43057人、陶賴昭鎮 32235人、三岔河鎮 84194人、蔡家溝鎮 36833人、弓棚子鎮 28341人、三井子鎮 26854人、增盛鎮 34639人、四馬架鄉 27018人、永平鄉 29294人、社裡鄉 24296人、新站鄉 25204人、萬發鄉 34304人、更新鄉 25199人、大林鄉 25715人、徐家店鄉 19155人、伊家店鄉 23620人、石橋鄉 20691人、三義鄉 18262人、肖家鄉 21162人、榆樹溝鄉 22836人、新成局鄉 23936人、七家子鄉 17725人、大三家子鄉 21812人、二龍山鄉 16738人、拉林鄉 14428人、伊家店農場虛擬鄉 3612人。www.xzqh.org
2001年7月9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1]2號)檔案,對扶餘縣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撤銷大林子鄉,設立大林子鎮;撤銷萬發鄉,設立新萬發鎮;撤鄉建鎮後,所轄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2001年9月25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1]9號)檔案,撤銷扶餘縣七家子鄉,設立新源鎮,轄原七家子鄉行政區域;撤鄉建鎮後,鎮政府駐地不變。
2002年12月,扶餘縣轄11個鎮、15個鄉。
2003年,扶餘縣面積4673平方千米(根據《吉林年鑑2003》),總人口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8萬人。全縣轄11個鎮、15個鄉:三岔河鎮、三井子鎮、蔡家溝鎮、五家站鎮、增盛鎮、弓棚子鎮、長春嶺鎮、陶賴昭鎮、新萬發鎮、大林子鎮、新源鎮、三義鄉、永平鄉、肖家鄉、二龍山鄉、石橋鄉、伊家店鄉、徐家店鄉、更新鄉、四馬架鄉、新站鄉、社裡鄉、新城局鄉、大三家子鄉、榆樹溝鄉、拉林鄉。1個國營農場、2個灌區。
2004年,扶餘縣轄11個鎮、15個鄉:三岔河鎮、長春嶺鎮、五家站鎮、陶賴昭鎮、蔡家溝鎮、弓棚子鎮、三井子鎮、增盛鎮、新萬發鎮、大林子鎮、新源鎮、四馬架鄉、永平鄉、社裡鄉、新站鄉、更新鄉、徐家店鄉、伊家店鄉、石橋鄉、三義鄉、肖家鄉、榆樹溝鄉、新城局鄉、大三家子鄉、二龍山鄉、拉林鄉。1個國營農場、2個灌區。
2005年9月9日,吉林省政府批准同意扶餘縣撤銷四馬架鄉、三義鄉,設立四馬架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鄉;10月25日,四馬架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鄉更名為三駿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鄉。歷史上,四馬架鄉就是少數民族特別是錫伯族聚居的地方,民族鄉成立前,四馬架鄉有滿族、蒙古族、錫伯族、回族等8個少數民族,4016人,占全鄉總人口的30%。三駿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鄉轄29個行政村,總面積290.54平方千米,總人口50202人。
2006年,社裡鄉劃歸松原市寧江區,扶餘縣現轄三駿鄉、永平鄉、新站鄉、更新鄉、伊家店鄉、肖家鄉等6個鄉,長春嶺鎮、五家站鎮、陶賴昭鎮、蔡家溝鎮、三岔河鎮、弓棚子鎮、三井子鎮、增盛鎮、大林子鎮、新萬發鎮、新源鎮等11個建制鎮。另有國營伊家店農場和兩個灌區。共有415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735727人,182696戶,其中農業人口663106人、城鎮人口72621人,少數民族有9740人。
地圖信息
地址:吉林省松原市扶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