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農

半工農(work-study programme)是指部分時間勞動、部分時間學習的辦學形式,也是學生參加一定勞動、掙錢讀書的求學方式。世界許多國家曾實行,其目的要求與具體方式雖不盡相同,但在發展教育事業,滿足人們求學要求,培養學生自立精神,減輕國家和學生家庭負擔,以及貫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等方面,具有普遍意義。中國“五四”運動前,吳稚暉等人宣傳過類似工讀主義(即半工半讀)的思想,以後發展成為工讀思潮。北京、上海等地曾開展工讀互助運動。

1919 年 12 月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 17 人聯名為北京工讀互助團募捐,在募捐啟事上提出該團的宗旨是:“實行半工半讀主義,庶幾可以達教育與職業合一。”此後陶行知等人亦積極倡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解放區學校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邊讀書邊勞動。1958 年,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毛澤東、劉少奇等積極提倡。同年毛澤東在《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中提出:“一切中等技術學校和技工學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試辦工廠或者農場,進行生產,作到自給或者半自給。學生實行半工半讀。”各地城鄉相繼試辦,有些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和中國小也實行。1958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全國將有三類學校:全日制學校,半工半讀學校,各種形式的業餘學校。1964 年劉少奇再次倡導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同年,一些省、市和中央部門成立了專管半工(農)半讀教育的機構。據教育部統計,1958年全國半工半讀在校學生 200 萬人,到 1965 年達 443.3 萬人。“文革”中這類學校大都停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