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坑古道(半嶺堂古道)

平陽坑古道

半嶺堂古道一般指本詞條

古道起始於瑞安市高樓鎮岙底村,終止於與平陽騰蛟鎮仁加垟村的交界處,全長5.5公里,路寬1.5米。古道在海拔640.8米的高天頂與海拔562.2米的采頭山之間,台階以塊石為主要構築材料,遇小溪流和溝壑,以築小石橋及矴步通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陽坑古道
  • 起點:高樓鎮岙底村
  • 終點:平陽騰蛟鎮仁加垟村
  • 長度:5.5公里
  • 別名:半嶺堂古道
紡織之路,紅楓傳說,人文古蹟,

紡織之路

平陽坑古道。歷史上很長時間以來,這條古道為南來北往的“紡織之路”。
在平陽坑沿江中路,有一處新建的頗為“古樸”的圍牆,圍牆的起始處距“古塘埠頭”與“過塘行”約5分鐘路程,這裡標有“古道”字樣。這條古道在瑞安境內寬約1.7米。古道造得這么寬很少見,主要是考慮到挑夫挑的紡織紗、紡織布寬度比較寬,即使兩人對面擦肩,也能從容地擔過來。早年的挑夫除了挑著長扁擔挑貨物之外,還要拄著一根短扁擔,這樣不用坐下來,站著就能歇力。
《民國瑞安縣誌·稿》記載:本縣紡織有悠久歷史,人家多設紡車,置機杼……而高樓區織紗(三港紗)每至夏季產銷極旺。
宋代以後,高樓農戶普遍種桑,多利用田坎等套種桑樹,養蠶抽絲。三港絲布輕薄軟固,價廉物美,北銷至黃岩路橋,南至平陽水頭。
在上世紀,曾一度因擔著紗紡布匹往返于山嶺之間的挑夫甚多,瑞安“洋紗”挑到平陽,再把平陽的布匹擔回鄉,被人們稱之為“紡織之路”。

紅楓傳說

上世紀,在山坡古道上,路兩邊種著高大的楓樹,它的樹齡據傳有400多年,大一些樹幹須由兩人合臂才能抱住,枝繁葉茂,樹冠很大。到了盛夏時節,樹蔭遮蓋了一路的驕陽,像一把撐開的巨傘,給人以無盡的清涼。
早年,挑著紗紡布匹往返于山嶺之間的挑夫們,全靠這些楓樹,如果沒有這些楓樹的遮蓋,挑擔也會被熱死的。楓樹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
相傳,在400多年以前,平陽水頭有一位後生兒,生得虎背熊腰,是這條古道上的挑夫。他挑著紗紡布匹、油鹽醬醋等貨物往返於瑞平兩地。
在一個夏天,烈日似火,熱浪滾滾,古道上分外炎熱,這個後生兒為了多賺一些錢,養活家中的老母親,挑著貨物一路快走,不顧別人的勸說,硬是把貨挑過了半嶺堂和嶺頭亭。當時,翻過“城門洞”就到了平陽界,後生兒心裡一急,頂著烈日,突然喘不過氣來,一頭栽倒在“城門洞”下的山路邊。
過往行人急忙相救。當時的醫療條件差,水平不好。後生兒就在那邊去世了。
遠在平陽水頭的老母親聽到兒子因為中暑去世的訊息後,傷心欲絕。為了讓後人不再發生類似的不幸,她遍賣家產,把所得的錢都買了楓樹,命人將楓樹種在古道兩旁。
就這樣,每到深秋時節,樹葉變成橙紅色,陣陣涼風吹來,整條古道上空便飄滿紅葉,給山明水秀的瑞平古道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人文古蹟

據《瑞安市志》卷二十三“古寨堠”篇記載:宋宣和二年(1120)瑞安知縣王公濟為拒方臘義軍,令境內築關隘10處,並在全縣征鄉兵4萬,分守。這10處關隘其中就有平陽坑嶺:平陽坑嶺,經半嶺堂、永明庵通平陽。可見,在距今900餘年前的北宋時期,古道已是瑞安與平陽交通的一條重要驛道,是十分重要的軍事要塞。
半嶺堂遺址半嶺堂遺址
沿途森林植被茂盛,主要有楓樹、桐籽樹、竹林等。其溪谷多怪石、深潭,溪水跌宕,在巨石中曲折穿行,蔚為壯觀。山巒下,梯田、竹林遍布山野。
這條古道歷史悠久,有人稱之為半嶺堂古道,也有叫平陽坑古道。早在12世紀就有記載,古道是瑞安西南與平陽交通的一條重要驛道,還是十分重要的軍事要塞。
歷史上,半嶺堂古道承載著三項功能:一是移民線路,二是關卡要道,三是民間商道。”
如今,我們在古道沿途中,還能見到保存著的人文歷史建築。有4處路亭、2處石板橋和1處山泉井,山頂與平陽交界處有古城門及平陽仁加垟村的副城門、寨王殿,元代永明庵、永明庵摩崖石刻,清代半嶺堂、半嶺堂樂助碑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