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亭石刻

在閘山村(舊名黃銅山)山腰處,坐東朝西,為明代成化十八年(1482)丁繼仁修建,建亭基尚存。亭邊石崖有三處石刻,一處為“半山亭”(橫書)3個大字,魏碑體,另兩處自右而左(豎書),刻兩篇短文,書體為行草略帶魏碑意趣,其中一篇刻石字跡清楚,製作精緻,文曰:“大明成化十八年創始,次年工畢。為屋三間,以讀書之所,後之與我同志者,幸念之勿毀此施恕記”。

2001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半山亭石刻
  • 出土地點廬江縣萬山鎮長崗閘口村
  • 所屬年代明朝
  • 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半山亭坐落於廬江萬山鎮長崗村,據光緒甲午年間續修《潛川丁氏宗譜》和光緒十一年《廬江縣誌》均記載,此為潛川丁氏四世祖遺蹟,2001年8月被縣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亭也是我縣知名的人文古蹟。
此地縣誌記載舊名黃銅山,俗稱黃土山,近來縣內文人附會又稱睡佛山。舊傳,桐城派文脈迤邐而來,為黃土山攔腰斬斷,形似一道鐵閘。因此,就把該地稱為閘山。千百年來,廬江難出狀元。最大的當是南唐出過進士第一名伍喬。後來,潛川丁氏二門四世祖丁恕(名繼仁)隱居此山,鄉人又稱丁家閘山。閘山高198米,山巔有一溶洞,泉水四季長流。著名的景點是“丁香十八踏”,舊建有十八級台階。旁有一古寺,名為龍華寺(舊名半山寺)。現有僧人釋開明居住,寺內有一口泉井,泉甘味醇。與之呼應的是山下有龍華庵,竹木蔥蘢,風景優美。晨霧起時,沿軍二公路近看閘山,如一尊大佛,或臥或躺,形神活現,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而最美的景致,還是看閘山日出,旭日冉冉升起,光芒四射,給人以“口吐佛珠、祥光普照”之感,再伴以寺庵悠遠的鐘聲,那真是“旭日佛光幽鳴鳥,鐘盪霞綺貫長虹。” 清人周覺吾有詩詠此景:佛峰雲翠口流光,野色頻分半山香。聞名吳楚人傑地,麗日和風勝漢唐。
半山亭座東朝西,為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丁繼仁所築,現亭基尚存。丁繼仁,號半山居士。與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同號半山。亭邊石崖上有3處石刻:一為“半山亭”(橫刻)3個大字,魏碑體,為丁繼仁長子珙,號小山所書。七修丁氏宗譜記載:珙工楷書法,考授序班,即《半山集》請銘者,時為弘治朝大鴻臚居正(相當於國家外交部官員)。
另兩處石刻為兩篇短文(自右而左豎刻),書體為行草略帶魏碑意趣。一篇字跡清晰,七修丁氏宗譜《半山丁公墓志銘》記載:文略雲“為屋三間,以為讀書之所,後之與我同志者,幸勿毀也。成化二年施恕記。”今看石刻題明“大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創始,次年工畢。” 當知半山亭建成於1483年,距今有500餘年。還有一篇石刻字跡略為模糊,但還可以辨識。鄉人笑稱如有人讀通此文,山門自動打開,閘山石洞內珍寶將會呈現面前。我粗辯,識云:亭之創,亦識者不忘之□□□,雖太平樂事之一端。然人生天地間,逢時而遂意者焉,亦鮮矣。今勒諸雲石,無他焉。俾後之今我同志者,樂他日之太平,庶斯亭得不泯焉。弘治元年(1488年)丁恕記。
據光緒年間《潛川丁氏家譜》記載,潛川丁氏於元末至正年間(乙酉年)自安徽鳳陽遷入。鳳陽丁氏發脈于山東濟陽,其一世祖為復公,為漢高祖劉邦十八功臣之一,封陽都侯,“祖籍山東泰安,後居濟陽”;五十世祖端公遷居鳳陽,五十五世祖施九公自至正乙酉年(1345年)再遷入潛川,至今已六百餘年,稱潛川一世祖。曾任“大都中衛親軍指揮、守安慶同僉淮南行省”。潛川丁氏由施九公自鳳陽遷潛川以來,二世秀與正公,正公單傳。三世縉、經二公始發族,列為九門(忠、恕、憲、悊、慜、慇、聰、懸、勤),七修丁氏宗譜以此為序。忠門傳十代而止,實際上,至今傳下來的僅為恕、憲、悊、慜和慇五支。二門丁恕丁繼仁當為施九公的曾孫。而其子丁珙丁小山,當為施九公的玄孫。
令後輩稱幸的是,多年未見祖傳《半山集》,得以重現天日。據原南京大學教授丁廷洧(號濟人)公在《半山集》跋記載:“元末吾族由鳳陽遷廬江,四代祖恕公無意功名,隱居邑北鄉之黃銅山,作半山亭,自號半山翁。其長子珙善書,為弘治朝大鴻臚居正。1488年乞在朝人士67人為亭題詩。”史稱《半山集》。抗戰期間,詩集由廷洧公先君委託徐皋浦,並囑咐浙江圖書館編目主任霍竹如先生抄存於世。幸蒙縣詩詞楹聯協會張本應先生厚愛,祖宗遺物得以手抄本饋贈,他日將刊刻於八修丁氏宗譜中,使我丁氏後人永遠可見。
時隔四百多年,晚清四公子、武壯公吳長慶之子、《北山樓集》作者、詩人吳保初慕名訪問半山亭讀書處,感慨萬千,題詩一首:野徑殘花寂歷開,偶將屐齒印蒼苔。爭墩往事誰能說,為訪幽蹤我獨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