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屏山景區,位於浙江省洞頭本島北岙街道東南約4公里的半屏島,與洞頭本島隔港(洞頭漁港)相望,景區面積0.9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半屏山景區
- 地理位置:浙江省洞頭區
- 氣候類型: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0.95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景區評價,景區景點,
地理位置
半屏山景區,位於浙江省洞頭縣本島北岙街道東南約4公里的半屏島,與洞頭本島隔港(洞頭漁港)相望,景區面積0.95平方公里。半屏島的西部有漁港、村莊、田園,而島的東部像被利斧劈削了一樣,斷崖峭壁,直立千仞,猶如一扇巨大的屏風雄峙海上,擋住狂風巨浪,護衛著洞頭本島。這一大片峭壁長1200米,高120米,壁上景觀迭出,像巨幅浮雕畫屏,依次展開的有4屏18景,是目前為止國內最長的海上天然岩雕長廊,被譽為“神州海上第一屏”。
景區評價
2002年7月,上海著名學者、書畫家洪丕謨先生遊覽半屏山後,驚嘆不已,他在一篇文章寫道:“當半屏山跳進視野的那一刻,那絢麗,那雄健,那拔地而起、連綿起伏的人間仙山,簡直頃刻之間就把你看呆了。平生海上看山,駭目驚心,此為第一。出海觀山而不到半屏,實為人生的一大遺憾。”今天大家出海看半屏山美景,也就不遺憾了。
景區除了東部的斷崖美景,西部還有大沙龍沙灘,開闊平展,是涉水衝浪、撿螺拾貝的好地方。
遊覽半屏景區,可乘遊船從海上觀賞;也可上山後沿游步道下到懸崖底部的石灘遊玩。
景區景點
【半屏山】
先給大家講一個半屏山由來的故事。
很早以前,半屏山是一個完整的島嶼,住著百十戶人家,島上有一個天然的深洞。一條毒蛇占了這個洞,經過多年修煉成了精,經常出洞來糟蹋莊稼,殘害生靈。它吞了豬、羊不算,還要吃人。有一年春天,出洞的毒蛇撲向正在種地的東策、南策、北策三兄弟。三兄弟用鋤頭鬥不過毒蛇,又不願被吞吃,毅然跳海身亡;東策的妻子金娘見此,也氣絕而死。村裡的人見他們一家遭此厄難,湊點銀兩買了紙錢香燭祭奠。恰好八仙從這裡經過,從百姓痛哭訴說中知道有蛇精作怪,連忙回天庭向玉帝稟奏。玉帝令雷神下凡降怪,又派東海龍王相助。雷神和龍王與蛇精鬥了三天三夜,毒蛇終究邪不壓正,傷痕累累,支持不住,鑽入深洞內不敢再戰。龍王一怒之下把龍尾伸入洞內,龍身一騰躍,把洞掀開了,這一掀威力可大了,連小島也掃飛了一半。深洞一掀開,毒蛇露出海面,雷神用天雷把它擊死了。清除了毒蛇,村里人出來一看,島成了一半,島的附近卻多了幾個小島嶼,是金娘和東策他們三兄弟化成的。這一來,就有了娘娘山、東策島、南策島和北策島了。
被龍王掀飛了的另一半山,飛到哪裡去了呢?據說飛到台灣去了。台灣的台南縣左營鎮附近,也有座半屏山,與這裡的半屏山遙相呼應。所以有首民謠,是這么念的:“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洞頭,一半在台灣。”有詩人《題半屏山》詩曰:“世客休論判破因,就中事理最難陳。好屏半在洞頭縣,殘壁一遺台島濱。欲喚歸來猶隔海,倘為離去若亡唇。兩邊相望茫茫水,何日才逢璧合辰。”(《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 台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台灣和祖國大陸血肉相連,兩個半屏山也是佐證。半屏山頂建有盼歸亭,表達的就是盼望台灣早日回到祖國母親懷抱,實現國家統一的願望。
1997年,上海劇作家來半屏山體驗生活,並據此創作了大型神話舞劇《半屏山》,獲文化部創作二等獎。該劇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禮堂演出時,後台突然擁進幾名台胞,激動地說:“我們的家就在台灣半屏山下,希望兩岸早日實現三通。”兩岸同根同心,半屏山就像扯不斷的情絲。待到台灣回歸時,海峽飛彩虹,到那時,兩個半屏山共牽手,同祝祖國繁榮昌盛。
有一首閩南語歌曲《半屏山》,抒發的就是這樣的心愿。我給大家學唱,唱得不好,請包涵。“半屏山哎半屏山,一半在洞頭,還有一半在哪裡哎,一半在台灣。看盡了月缺盼月圓,親人盼相見,台灣和我洞頭喲,兩個半屏山哎,都在我心肝內哎。”
【溫州洞頭中心漁港】
洞頭中心漁港古稱“洞頭門”,清末形成漁港,上世紀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末,曾是對台對外經貿的中轉站;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成為浙南的主要漁港和水產品集散地,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國家一級漁港。漁港水域為東西向,長約4公里,寬近1公里,可避西北—東北大風7級以上,能容納百噸位船舶千餘艘。漁港建有客貨運碼頭、水產經營專用碼頭、冷凍廠和漁船修造廠、油庫等配套設施。前些年漁汛季節,這裡是江蘇、上海、福建、廣東、台灣、浙江六省市漁船的聚泊地。漁民們在這裡避風、加水、購油、裝冰,並進行水產品交易。高潮時千舸雲集,桅檣林立,夜燈璀璨,一派繁忙歡騰景象。現在以這個港為輻射的溫州(洞頭)中心漁港建設計畫已經制定,將投資約2億元,建設防波堤和漁用碼頭駁岸工程,防波堤長1200米,漁用碼頭駁岸長940米,泊位17個。工程完成後,建成港界面積24.33平方公里、可容納6000餘艘大小漁船停泊,成為集避風、交易、加工、供給、休閒漁業等為一體的現代化國家級中心漁港。
【半屏大橋】
請大家看中心漁港的東南側,這是正在建造的半屏大橋,連線洞頭本島和半屏島。線路全長1.1公里,其中橋長372米,計畫投資3700萬元。橋樑建成後,將更有利於半屏島旅遊的開發和經濟的發展。
【迎風屏】
這個景區有4屏18景,這4屏分別是:迎風屏、赤象屏、鼓浪屏、孔雀屏,各屏都有絕妙的景觀。
迎風屏,因位處整座斷崖的東端,要承受東、西、南三面來風而得名。【鼓浪屏】
現在觀賞第三屏——鼓浪屏。
這一屏,因屏前有礁岩相對,形成峽道,潮水漲落時,衝過峽縫之間,激起浪花四濺,發出如擂鼓般的響聲,所以得名“鼓浪屏”。廈門有個鼓浪嶼,洞頭有個鼓浪屏,同是海島景觀,異地同妙。
<海豬槽>
前面顏色明顯黝黑、有一條條裂跡的礁岩,礁岩上有一個方形小潭,形狀如盛豬飼料的石槽所以叫海豬槽。這石槽內含著一小潭水,漲潮時,海水湧上與潭水混在一起;退潮後,潭裡的水居然還是淡的,你說怪不怪?據說,這水還有潤肺平肝的功效呢。
<黃金印>
從海豬槽南側看過去,這塊呈赤紅色的大岩石,就是黃金印。傳說,東海龍王的小太子跟一個漁家孩子交上了朋友,為幫助漁家孩子的後娘治病,龍太子把自己的小金印送給了他。孩子的哥哥貪財,想丟棄後娘把金印占為已有。當哥哥把小金印搶到手時,金印脫手飛出,化成了大岩石。過了許多年,在一個月圓之夜,有漁民在這塊岩石上捉螺貝敲下了一小片岩石帶回家,第二天岩石竟變成了黃金。不過這黃金印並不是隨便什麼時候敲下岩石都能變金子的,要不這塊岩石早被人敲光了,哪能保持得這么完整呀!有朋友問,這當中有什麼絕招?告訴你,採金的惟一良機是:中秋月圓夜,南天門開時。
【孔雀屏】
孔雀屏,距海面百餘米的山頂,山尖尖的岩石好像孔雀的頭頸,往下的岩礁逐漸增寬,是它的身子。這是一隻昂著頭、翅膀緊貼在身上的孔雀,孔雀屏因之得名。
<醉臥漁翁>
在“孔雀岩”邊上,有一塊橫著的岩石,形似一個赤腳漁翁喝醉了酒,仰臥著歇息。漁民們戰風斗浪,勞動強度大,性情豪爽,大多喜歡喝酒,這天然造景,是打漁人的真實寫照。
<龍宮門>
從孔雀岩往下看,貼近海面的岩壁,有一處特別陷進去的地方,形狀像一扇門,這就是龍宮門。我們在第二屏回頭看的那個戴帽八戒,想進的就是這門。
<蝦將岩>
龍宮門前面,靠左側這塊赤紅色彎翹型岩礁,大家看像不像一隻大龍蝦?它就是蝦將岩,守護龍宮大門的蝦將。
<烏龍騰海>
順著蝦岩再往南,在一大片黃色的險崖峭壁中,夾著一條黑色的龍,長約百米,寬1米左右,從西南向東北騰躍,東北端的兩塊突出岩石,是它的雙角。看它的走勢,是向龍宮門方向撲來。這就是傳神逼真的烏龍騰海景觀。
<龍鳳呈祥>
從烏龍的方向看山頂,原先的孔雀岩由於轉換了角度,成了一隻鳳凰。它與下面岩礁的烏龍合在一起,又成了新的景觀——龍鳳呈祥了。游完了第四屏,從海上看半屏山的旅程也將結束,所以龍鳳呈祥是給您一個圓滿美好的祝願。
現在船往回開,請大家再往山頂看,孔雀岩從這個角度看,形狀又像一隻金雞。金雞、烏龍、龍宮門和龍蝦岩,這么多的景觀為什麼集中在一起呢?這裡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傳說過去,山上這隻金雞,每逢夜深人靜時會變成真的雞,到一個老漁翁家裡啄米喝水,這一喝就是六六36年,老漁翁從不驚動它。這事被一個外地采寶客打探到了,故意借住在老漁翁家裡。金雞為了報答老漁翁一家,在八月十五夜南天門開時,到老漁翁家下了一個金蛋。采寶客早有預媒,用酒灌醉了老漁翁,偷了金蛋打開,裡面有一把金鑰匙,用它能打開龍宮大門!采寶客划船到了岩壁邊,用金鑰匙打開了龍宮門,把裡面的金銀珠寶搬了出來。只是他貪心搬得太多,觸動了機關暴露了。守門的蝦將追趕過來,烏龍太子也趕來助陣。經過一番拼打,采寶客連同一船的金銀一起沉下海。這時時辰到了,金雞叫了,南天門關閉了,龍宮門也隨之“呯”的一聲關了,蝦將、烏龍剎時化為岩石,成了現在的景觀。
這邊金雞一叫,傳到仙疊岩那邊,我們看到的那隻老蛤蟆,它馱著小蛤蟆正要登天,也被化成岩石,成了“蛤蟆欲仙”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