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茯苓飲子,中醫方劑名。出自《雞峰普濟方》卷十八。具有化痰降逆,溫中補虛之功效。主治痰飲嘔吐。
基本介紹
- 名稱:半夏茯苓飲子
- 出處:《雞峰普濟方》卷十八
- 組成:半夏、附子、赤茯苓、白朮、人參、黃橘皮、丁香
- 功用:化痰降逆,溫中補虛
- 主治:痰飲嘔吐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加減化裁,
組成
半夏二兩,附子、赤茯苓、白朮、人參、黃橘皮、丁香各一分。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加生薑,水煎,空心服。
功用
化痰降逆,溫中補虛。
主治
痰飲嘔吐。
方義
本方主治證為胃中虛寒,痰飲停阻所致。法宜溫中散寒,化痰降逆,和胃止嘔。方中乾薑為君,溫中回陽,化飲降逆。半夏為臣,燥濕化痰,散結消痞,降逆止嘔。天南星燥濕化痰;橘皮理氣調中,燥濕化痰;雄黃燥濕祛痰,生薑溫中降逆,和胃止嘔,均為佐藥。全方藥味雖少,但效專力強,有較好的溫化痰飲之功。
加減化裁
心躁者,去丁香,飲甚者,加細辛,葶藶一分、枳實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