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千與費密游詩意》是傅抱石創作的一幅中國書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半千與費密游詩意
- 作者:傅抱石
- 分類:中國書畫>繪畫
- 尺寸:28×39cm
作品簡介,作品賞析,
作品簡介
題識:國慶十周年紀念前夕寫半千與費密游詩意,博教鄧拓同志惠賞,抱石北京並記。
鈐印:傅、往往醉後
作品賞析
1959年國慶十周年前夕,傅抱石繪贈鄧拓的這幅《半千與費密游詩意》,是20世紀中國兩位重要的歷史人物的一段友情的見證。一位是在特定的歷史時空內對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作出重要貢獻的大師一位是在“文革十年浩劫”中第一個以死來表示清白的悲劇性人物。
畫面充分體現了傅抱石畫作氣勢磅礴、小中見大的特點。闊筆雄放,墨色滋潤,覽之若濕,水、墨、色融合為一體,自然天成。中間留出大片空白,顯示江面的曠闊。近景則礁石松枝,龔半千與費密同游吟詩唱和。遠處帆影點點,咫尺之間卻似萬里之遙。整體構圖與筆墨均十分簡約,兩位歷史人物立於江邊,雖以點景人物之法畫出,卻非常鮮明,或者,畫家正是以歷史人物來作為自己與鄧拓之身份與友誼的象徵。
對傅抱石而言,1959年可謂意氣風發時,其創作精力處於顛峰狀態,精品佳作迭出。而鄧拓此時由於之前主筆《人民日報》社時在“反右傾”、“反冒進”及“百家爭鳴”等問題上挑戰了毛主席的權威,被調至北京市委。在此期間,他仍然捨不得像沈從文那樣棄筆保身。先在《北京晚報》副刊開設專欄《燕山夜話》,後又與吳晗、廖沫沙在《前線》雜誌合撰《三家村札記》,以雜文風格針砭時弊,雖然並沒有出格的政治議論,但“文化大革命”開始,被打成所謂“三家村集團”,身心受到極大摧殘。誰也沒法預見歷史,在完成這幅畫的六年之後,1965年9月29日,傅抱石因腦溢血在家中辭世,享年61歲。雖早逝,其亦避開了“文革十年浩劫”。其好友鄧拓的遭遇卻十分淒涼。一年後,1966年5月17日深夜或18日凌晨,鄧拓在自己的房間自盡,以死來向黨和毛主席證明他的清白和忠誠。他的死比老舍自沉太平湖還要早,成為文革的第一個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