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汲古城

午汲古城

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845米,南北寬720米,西部保存較好,城牆殘高6米,寬約8米。城內文化堆積較厚,暴露的遺物有筒瓦、板瓦及豆、罐、盆等陶器殘片。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發展歷史,榮譽,

地理位置

午汲古城位於河北邯鄲武安市午汲鄉,屬戰國漢代城址。
午汲古城位於城區西南6.5公里午汲鎮午汲村北200米處,為戰漢時代古城遺址。古城遺址為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889米,南北寬768米,面積約68.8萬平方米。城外四周有護城河溝,寬約60米。城牆四角俱存,但牆體大部無存,總計僅保存有近二分之一:西城牆長740米,高3~5米,底寬8~13米;北城牆長600米,高3~6米,寬8~13米;東牆、南牆無存,已成為公路和鄉間大道。在東、西、南、北城牆中間,各有寬10~50米不等的豁口(南面豁口略偏西),為城門所在。
城牆為夯土築成,夯層清楚,厚約7~14厘米,夯窩直徑6厘米。

發展歷史

1956年,解放軍京字817部隊建設占地在古城內選址。同年5月11日,河北省文化局文物發掘組依據當時有關規定,對午汲古城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發掘探方54處,清理東周——西漢時期遺蹟灰坑和21座窯址,春秋——戰國古墓25座。在古城西半部探出古墓41座、窯址25處、枯井18眼、窖穴、灰層和大小灰坑145座。出土遺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鐵器、少量的銅器及蚌器和錢幣等。陶質以泥質灰陶居多 ,主要器形有:甑、豆、盤、罐、盆、板瓦、筒瓦、紡輪等。器表多飾繩紋弦紋方格紋、蓖紋、布紋和素麵等;石器有礪石和斧;鐵器有犁、鋤、鐮、刀、齒輪等;銅器主要有鏃;錢幣有五銖錢和剪邊五銖等。
午汲古城是戰漢時期古城址,最早可到春秋戰國早期,最晚到東漢前後,延續時間較長。

榮譽

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