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鐘馗圖》是清代畫家華嵒創作的紙本設色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午日鐘馗圖
- 作者:華嵒
- 創作年代:清代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規格:縱131.5厘米,橫63.7厘米
- 幅式:立軸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畫偏左下畫有鐘馗坐在靠背椅上,頭戴風帽,身穿長袍,濃髯垂胸,翹著二郎腿,左手擱在椅上,雙目炯炯有神,正在觀賞前面竹籬下競放的鮮花,背後二位侍從者,最前面手撐陽傘,一位身著紅上衣侍從手捧酒器,正在緩步走來,鐘馗後面置有什物的茶几。畫幅左上有一奇特湖石拔地而起,湖石旁長有一棵垂柳,柳枝伸向畫面上端和中段。右下角另置有一湖石,形狀奇特,玲瓏剔透,周邊長滿花草;鐘馗的正前方為一道竹籬笆,花木成列。畫幅的右上有作者自題識,款署“新羅山人華嵒寫於綠筠小閣。”款署“新羅山人華嵒。”
創作背景
在明清畫壇,畫家們於節日前後畫鐘馗圖,作為驅邪逐惡、納福迎祥的象徵,幾乎成了慣例。鐘馗本是唐代一位文武蓋世的英俊書生,與同鄉秀才杜平進京趕考,途中不幸誤入鬼窟。在鬼魅作弄下,一夜之間變得醜陋不堪。華嵒所畫的《午日鐘馗圖》也作驅邪逐惡、納福迎祥的旨意來創作的。
藝術鑑賞
此畫雖構圖簡潔,卻深得疏體畫法的妙境。鐘馗和四位侍從的表情、形態、裝束,雖各不相同,但都刻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賦色艷而不媚,清而不薄,使人有絢麗秀雅之感。山石用較簡潔的皴勾,畫中的斧劈皴使用得很自然。垂柳奇倔中顯出一派生機,在畫中顯得十分醒目。
作者簡介
華嵒(音yán)(1682—1756年),字秋岳,號新羅山人,又號布衣生等。福建臨汀人。早年家貧,出身於民間畫工,後流寓揚州,以賣畫為生。平生“不慕榮利”,以技為隱,擅畫花鳥、人物、山水。花鳥畫脫胎於清惲壽平。山水主要取法元人,旁參唐寅。人物師法陳洪綬、馬和之,別具風格。由於他來自民間,又具有“詩書畫三絕”的文人素質,作品形成“文質相兼”的藝術趣味,明朗、清新、俊逸的筆調錶現了他“離垢”的審美理想。華嵒的畫風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