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萬亭

卅萬亭

卅萬亭坐落在海鹽縣澉浦鎮長牆山南麓入海處海拔15米的懸崖上,是有關方面在1978年完成太湖流域綜合治理骨幹工程之一的長山河工程施工後修建的一座紀念亭。長山河是調集了嘉興嘉善桐鄉平湖海寧德清海鹽七個縣的近三十萬民工開挖而成的,故此亭取名為卅萬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卅萬亭
  • 外文名稱:30 Wan Ting
  • 地理位置海鹽縣澉浦鎮長牆山南麓
  • 氣候類型:溫帶
  • 占地面積:17平方米
  • 開放時間:拳台年
  • 景點級別:無
  • 門票價格:無
  • 著名景點:卅萬亭
  • 屬性:南北湖景區
建築特點,歷史沿革,

建築特點

卅萬亭以鋼筋混凝土構造,基礎建在山岩上,單檐六角,坐北朝南,四邊臨空,占地面積17平方米,檐高2.85米,南北出入,五級台階上下,六根圓柱連線兩檔檐梁構架,東西砌兩排坐凳,木柵白灰平頂。黃色琉璃瓦覆蓋,六條斜脊,六坡落水,六隻亭角朝天彎翹,葫蘆形攢尖頂。樑柱用紅漆。亭南搭有一個爬滿紫藤的觀景棚,並有台階通向海灘。登臨卅萬亭,遙望杭州灣,海闊天空,蒼茫一片,再望長山河,碧水青山,綿延曲折。因此,卅萬亭是南北湖景區的一處遊覽景點。

歷史沿革

《嘉興市志》記載,明清以來嘉興境內泄水阻滯,水澇頻繁為患。1954年5月至7月太湖流域霪雨不止,致使嘉興地區受淹農田141.5萬畝,澇水滯留境內河網田間達3月之久,造成歷史上罕見的大災。1958年嘉興專署曾提出在海鹽開闢出海口工程,以利排澇的動議,終因缺乏資金、物力和技術等條件而未果。1972年1月,在水電部召開的長江中下游規劃座談會上,重新提出開闢入海新河,以輔助杭嘉湖東部平原排澇的意見。1973年6月浙江省擬就《杭嘉湖平原向杭州灣排澇工程初步設計》報請水電部審批。1974年2月,水電部批准工程初步設計方案,同意興建長山河、南台頭、鹽官上河、下河四個排澇閘和一個電排站,並相應拓浚和開挖四條排水乾河。1975年11月,浙江省委決定南排工程由省水利廳與嘉興領導機關組織實施,並確定長山河工程為南排入海的首期工程。
1975年12月,嘉興地區組成出海排澇工程指揮部,開始征地拆遷、架橋鋪路、籌集物資等工程前期準備。1978年秋,30萬民工奉命開赴長山河工地,在極其艱苦的施工條件下,齊心協力,共同奮戰,經過43個日日夜夜,當年完成長山河一期工程41.3公里河道的開挖,1984年至1985年冬完成續建工程14.93公里河道的開挖。整個工程累計投資9194.74萬元,全長56.22公里。長山河東南起自長山閘出海口,向西北經澉浦、萬春橋、楊匯橋、硤石、穿越滬杭鐵路,經雙山、屠甸、起龍橋、靈安、羔羊等鄉鎮與京杭大運河接通。這一工程先後被省和水電部評為優質工程,並授予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