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鳥谷追蹤:大戰野人嶺》是2013年外國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先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鳥谷追蹤:大戰野人嶺
- 作者:劉先平
- 出版社:外國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月1日
- 頁數:168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01606948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紅嘴玉、八音鳥、相思鳥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鳥?“小百科”劉早早和李龍龍決定一起到神秘的千鳥谷去探險,去尋找答案!一探琴溪,他們無功而返;再探琴溪,他們遭遇了黑毛怪物的奇襲……一個神秘女孩的及時出現,讓他們脫離了險境,也讓他們的探險變得更加刺激……小勇士們來到詭秘的橘林中,追逐著各種鳥兒。老師悄悄地跟來了……護林犬阿利叼來了一封信,邀請他們到千鳥谷鳥類基地……一個更加神奇的世界在等待著他們……
編輯推薦
《千鳥谷追蹤:大戰野人嶺》是《千鳥谷追蹤》的上篇。《千鳥谷追蹤》是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林格倫紀念文學獎提名獎獲得者劉先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描寫在鳥類王國探險的長篇小說,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冰心圖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圖書目錄
彎彎娥眉,一隻金光燦燦的鳥
龍龍自己的故事:一窩鳥為啥三黃一黑
相思鳥和八音鳥……鳥類王國在召喚
一上眉毛峰,小探險家沿琴溪尋找
再探琴溪,尋找通向鳥類王國的道路
在野人嶺上,突然遭到奇襲
粉眼紅肋,不知它帶來的是福是禍
三勇士野餐,發現一片新世界
新發現:響尾鳥飛到了橘林
作者簡介
劉先平,中國大自然文學的開拓者,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得主,林格倫紀念文學獎提名獎得主,國家圖書獎得主,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得主,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得主。
序言
劉先平
喜愛探險,或許是我的天性。
父母的早逝、連年的水災、童年的苦難,使我不知不覺地投身到大自然,去尋求失卻的一個孩子應得到的愛。於是,故鄉巢湖的風疾浪高、魔毯般的沙灘、神秘的蘆葦盪、柳林里的蛇洞蜂窩,就成了我的探險目標。
記得大約是九歲的時候,有天和小朋友們去萬家河口那邊跳浪。它離我們村子只有四五百公尺,比我們村子前的湖邊浪高水險,是條河的出口,河口港灣處停了三四條大船。當如山的波浪卷著白花飛來時,縱身一跳,探身一瞥連天波峰浪谷,再穩穩落下,等待下一個浪濤時,那是多么舒心愜意的一刻!得意忘形之際,我卻在一次落下時,因沙被回涌抽走,將我捲入河道。心慌了,但也只有奮力游水。然而,湧來的大浪總是把我往水裡壓、往湖裡拽,也不知嗆了多少水。瞅一眼小朋友們,都各自玩得挺歡的,誰也沒發現我……心裡反而定下了,乾脆把頭悶到水裡,拚命往岸上游……迷迷糊糊中,終於爬上了岸……
凡是所能得到的冒險機會,我都狂熱地參加,這使我吃盡了苦頭,常常狼狽不堪。但其中的歡樂,戰勝危險後對生命的自豪,對天、對地、對人的無限思索……是難得的崇高享受。這也更激發了我對冒險的熱情。
這片充滿生機、千變萬化的湖邊世界,給我幼小的心靈傾注了無限的愛。愛是種子。以後我常常去崇山峻岭、大漠戈壁、雪峰冰川、江河湖海,尋找出生的綠葉、開出的紫色小花、飛出的鳥群、啟航的白帆,以及五光十色的幻想。
正是在這漫長的探險中,有幸在山野里結識了一批從事動物科學研究的考察隊員,是他們領我到達一個新的天地,回頭再來俯視人和自然,從嶄新的角度觀察生活……山野中生態環境的破壞更是觸目驚心。我們談論著自然對人類的報復,人類應該如何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也是保護人類的生存。這些話題,在當時是無比新鮮的,甚至是“奇談怪論”。那是上世紀70年代初期,尚在“文革”中。
後來我才知道,林業部為了自然保護事業,為了保護珍貴稀有的動物,衝破了種種的難關,組織了大批的動物學家,在全國開展了考察工作。我國的自然保護事業就是從這裡走向一個新的重要的發展階段。
其實,我們都是中年知識分子,有著相似的生活歷程,心靈也就極易溝通。當時的物質條件,非常貧乏,我們常常是肩挑著行李和標本在山野間跋涉,餐風宿露。考察動物,在密林中追蹤,聽起來很誘人,但實際的艱辛是一般人難以體會的。即說走路吧,總是在荒無人跡的險要處披荊斬棘,時時還要提防著猛獸、毒蛇、山螞蝗、牛蜂……的襲擊,每天總要忍飢挨餓走上八九十里的路(那時還實行糧食定量)。采標本就更不是易事了,長腿的會跑,有翅膀的會飛,而我們只有射程有限的雙筒獵槍。標本採到後,再累也要連夜製作。這支奇異的隊伍在山村出現,常常被誤作玩把戲的,引來了孩子和好奇的山民。考察隊員們卻忘記了飢餓疲勞,展開了調查和保護珍貴、稀有動物的宣傳……
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呢?是一種什麼力量鼓舞著他們如此獻身呢?更何況那還是科學和文化被當成罪惡的時代,每一個人心靈上幾乎都還有著創傷和重負——只能是為了科學,為了自然保護事業!這片燦爛的陽光一直照耀著我的心靈。
一九七八年五月初,發生了一次極不正常、極不愉快的事情——在當時對我說來。好心的朋友正想方設法來安慰時,大自然已將我召喚到正在深山的考察隊。那些天在猴子街、鹿街……的考察,令人萬分喜悅。有天,我們落腳在山頭上的孤零零的一幢房子、地搭三縣的汪河水家。晚上,幾個人擠在牛棚的閣樓上,跳蚤、黑蟲成把抓,牛糞牛尿的臊臭熏人;但我們睡得香極了;因為連續幾天沒命似地野外工作,太累。 陣陣鳥鳴將我們喚醒。迎著黎明,我坐在山頂上。清風拂面,山崖抽出一縷縷雲絲,在綠海中聚成雲花,朵朵白雲從山谷里升起,漫成洶湧的海洋……瞬間,一股巨大的力量襲來,多年來的探險生活如雷如電,激得我熱血沸涌……我的心靈卻無比明淨……是的,創作的欲望如潮……七月,帶著一包稿紙,默默地到達了佛子嶺,開始了另一種探險……這就是以後的《雲海探奇》、《呦呦鹿鳴》和《千鳥谷追蹤》。
我從一九五七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先是詩歌,後因從事教學,轉而研究美學;1963年又因一篇評論文章,再次受到公開批判,我就擱筆,不再從事文學創作了。
時隔十五年之後,重新準備文學創作,首先碰到的是對構思中的作品,進行著敘事方式、審美角度、藝術的構架、底蘊的韻律、審美效應、接受對象……的種種設計和思考。
生活的積累,人生的感受,失去生態平衡的大自然的呼喚,使我在那個山頭上毫不猶豫地決定寫小說,而且是長篇。可在這之前我從未寫過小說,但長篇小說無論是在展示人生畫面的豐富、世界的多彩、構築的艱難等方面,都有著具大的誘惑力。
新的時代,需要嶄新的文學。
偉大的作家高爾基說:“文學是人學。”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三維關係中。但幾千年來,文學作品絕大多數都是寫人與人、人與社會的故事,卻很少有作品專寫人與自然的故事。我想寫人與自然的故事,以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這是時代的呼喚。然而在當時,這只是一種朦朧的意識。是著名的評論家、北京師範大學的浦漫汀教授第一個對我說:“你以嶄新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審美,寫出的是最新的大自然文學,有鮮明的特點,是中國的大自然文學……世界上的大自然文學流派有著輝煌的篇童……”
很感動於她的睿智與鼓勵,她曾給了我很多的幫助。一九九六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將《雲海探奇》等四部描寫在野生動物世界探險的長篇小說結集為“劉先平大自然探險長篇系列”,題名就是由她定的。她還說:“這四部長篇小說應是我國現代意義大自然文學的標誌性作品。”
經過二〇〇〇年、二〇〇三年兩次大自然文學研討會,評論家們對大自然文學的美學特徵做了多方面的探討,推動了大自然文學的繁榮。
說得簡單一點,大自然文學即是描寫人與自然的故事、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學。
我國的大自然文學,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發展,湧現了一大批作家和作品,已成為一面美學旗幟。著名評論家柬沛德先生在二〇〇一年寫道:“時代呼喚著大自然文學,新時代賦予大自然文學以新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當代大自然文學蘊涵的保護地球的意識,在審美中占據著主導位置,而吸取最新的科學成果,從新的角度觀望自然的本質、生命的本質,審視自然的美、生命的美,又使它在審美視角、審美意識上進入一個新的層次,從而使大自然文學這面綠色文字的旗幟在新世紀閃耀著絢麗的關學光輝。”
在進行著種種設計的日日夜夜中,無數充滿天真、稚氣、渴望的烏黑眼睛,時時闖入我的思緒,攪得我不得安寧。當我意識到那是十年教師生涯的影響,也就毫不猶豫地決定為他們去寫作。我的教師經歷是一般模式的倒置,從大學教到高中、國中,當過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擔任過班主任……
在教學中常常碰到學生要求為他們挑選文學讀物,這是個令人愉快而常常被苦惱折磨的工作——滿足不了他們的渴求。尤其是國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正處於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階段,可稱之為準青年時期,他們已不讀一般意義上的“兒童文學”,而成人文學又並非真正適合。這似乎是被作家遺忘的一群。權威的心理學家已指出,這是人生成長中異常重要的階段。無論是從心理學,或生理學……的角度說來,各種營養——當然包括著文學營養,對他們這一階段的健康成長,又是多么的重要。
《雲海探奇》、《呦呦鹿鳴》、《大熊貓傳奇》出版之後,在電台都做過長時間的連播。
以後,在教委召集的國小、中學、師範學校同學參加的《雲海探奇》、《呦呦鹿嗚》等作品討論會上,同學們熱烈的發言、激烈的爭論,還有一些中年、老年讀者的熱情來信,引起了我的很多思索。
人類對於未知世界的不斷探索,才使得人類不斷發展、壯大,才創造了文明,發展了科學。少年兒童在這方面有著更強烈的渴望,更高的熱情。因為生活的關係,孩子們對大自然,對動物世界尤其懷有複雜的親近、喜愛之情。科學探險題材的作品,無疑具有強大的魅力。科學道路上探險者的那種勇敢、機智、頑強、吃苦耐勞的品質,強烈的責任感,對科學的忘我獻身精神,無疑會爆發出燦爛的火花,煥發出強烈的感染力。
從文學史不難看出,探險文學在兒童文學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佳作迭出,但其中絕大部分是童話或科幻。反映現實生活、尤其是描寫科學探險的長篇,確有其較為複雜和艱難的方面。它對於生活的真實性、時代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是探險生活的科學性等等都有著特殊的藝術要求。如果僅僅停留在險、奇或知識性上,那往往只能是科普或其他讀物。作為小說,需要將娓娓動聽的人生故事,載入探險生活驚心動魄的情節中,用文學將知識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才能對心靈產生巨大的撞擊力。
我們太需要生動有趣、幽默動人、能啟迪智慧的靈悟、開拓豐富想像力的作品了。
優秀的教師,並不滿足課本的本身,而是誘導學生拓展廣闊的思索和想像、培養智慧的成長。一部優秀的作品,也應如此。
一個艱難的命題,常常能夠調動起生命的無限活力,激起創造和奮鬥的喜悅。
《雲海探奇》、《呦呦鹿鳴》、《千鳥谷追蹤》是三部姐妹篇。有的人物在這三部中都曾出現,內容上有一定的關聯;但都各有其主要的人物,展示其特異的生活畫面,獨立成篇。在時間的跨度上,《雲海探奇》所描寫的是1976年的春夏至1978年的春天。《呦呦鹿鳴》和《千鳥谷追蹤》所描寫的時代,都是1980年前後。
嚴格地說,《大熊貓傳奇》只是構思中的第一部,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寫完下面的作品。和上面的三部一樣,並不影響其獨立成篇。
在從事長篇小說創作的同時,對探險生活的見聞,作過一些散文的嘗試,這就是陸續發表在《當代》、《上海文學》等報刊上的一些作品。結集在《山野尋趣》中。
比之於這些作品寫作年月,我國的自然保護事業已有了巨大的發展,建立了一千多個自然保護區,頒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法規,對於保護野生動物的名錄,也有了新的增加。尤為可喜的是在青少年中,已湧現出了一股“大自然熱”,建立起了各種自然保護小組。讀者當然能夠理解這種時間差,可能給作品細節描寫帶來的影響。
《呦呦鹿鳴》、《大熊貓傳奇》的初版,都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非常感謝人民文學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將這些作品結集為系列,形成整體規模予以出版。這是需要魄力和敏銳的洞察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