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專家

千面專家

千面專家是指在電視購物中,同一人擁有多重身份,出現在多則電視購物商品宣傳廣告中,在紀念鈔廣告中是錢幣專家,在另一則廣告中成為了北京協和醫院泌尿科主任。同一個人卻有著不同的專家身份和職位,不同的姓名,宣傳不同的產品,利用專家身份對各類商品進行不當宣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面專家
  • 出現於:電視購物
  • 含義:同一人擁有多重身份
  • 目的:各類商品進行不當宣傳
網友曝光,醫院回應,廣告,幕後機構,監管,虛假違法廣告春節前已查處,取締,

網友曝光

某網友在帖子中羅列了多位在電視廣告中出現的涉嫌虛假廣告“變臉”高手,並將他們的不同身份一一抓圖進行比較。這些人的身份不是專家就是教授,甚至冠以四五個頭銜,“聯合國”、“北京協和醫院”、“北醫大”等字眼頻繁出現。他們在購物節目中推銷的有藥品、紀念品、保健用品,還有對性病專科醫院的宣傳。
千面專家千面專家
帖子中還曝光了部分“專家”的真實身份為演員,其中一人被指疑似為電視劇《任長霞》中一刑偵專家的扮演者。這一形象分別出現在多個電視廣告中,扮演了骨病專家“王志倫”、性病專家“郭明魚”、醫學博士“張中和”等。
這些“專家”不僅容貌一樣,就連衣著也被發現有雷同。記者看到,在某能量杯廣告中被介紹為“中國醫促健康飲水協會理事、著名醫學專家”的“陳偉明”,與某藥酒廣告中被稱為“北京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的“關新良教授”,不僅容貌一樣,就連所打領帶也是同一條,都是藍色底色上有斜線條紋。

醫院回應

每日有病人詢問“李鬼”專家
為了驗證“關新良教授”的身份,記者撥通了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電話。該院人事處辦公人員查詢了所有醫院人員名單,也沒有找到這位“關教授”的名字,在醫院退休人員管理處,也同樣查無此人。而這位“教授”的另外一個身份 ——陳偉明“專家”,所在的機構是”中國醫促健康飲水協會“,記者在網上搜尋,發現這一機構只存在於這一條電視購物廣告中。
在網友帖子中被曝光出任了最多“專家”的,是一位白髮長者,面容和藹慈祥,他的“專家”身份達到了6個,其中名頭最響的是“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呂青”和“北京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張國行”。
北京大學醫學部了解到,根本沒有“北京大學醫學院”這一機構,至於這位名為“張國行”的客座教授,醫學部一位姜姓的負責人表示,“對此人沒有印象,不記得有這個人”,而且醫學部客座教授大多為外國專家。記者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官方網頁上查詢到一份客座教授名錄,13位客座教授中,只有一位是國內專家,為鐘南山
北京協和醫院宣傳處負責人也向記者證實,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沒有叫“呂青”的醫生,而且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不會參加這類電視購物節目。她告訴記者,對這種冒充北京協和醫院專家做廣告、搞推銷的現象,北京協和醫院曾於2008年底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澄清。她說:“發布會之後諮詢的人少了一些,在那之前,每天都有很多患者詢問‘這些專家是不是北京協和醫院的?’我們都耐心解釋,以免患者上當。”她表示,這類電視廣告節目一般都選擇在二三線城市的電視台播出。

廣告

網上播醫藥廣告不需任何手續
根據帖子上截圖顯示的標誌,有記者找到了兩家專門刊登醫藥品廣告的網站,打開網頁後,密密麻麻布滿了幾十種醫藥品廣告,其中在顯著位置還有視頻廣告,正在播出一個專治“風濕病”“月子病”的藥品廣告。該網站一位姓邵的經理介紹,網站目前每天瀏覽量有一萬,正在節節上升。她說,視頻廣告的效果要明顯好於其他廣告形式,該廣告位很火爆,都已經預定出去,每天播出價格為360元。

幕後機構

演員租金僅四五百元
網友披露,此類電視購物節目或網上視頻廣告中的“專家”,往往由一些不知名的演員扮演,他還在帖子中披露了一些“專家”扮演者的姓名,其中那位頭銜為“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關新良教授”的扮演者,是一名姓吳的演員。記者在北京一家演出文化傳播機構的網站上看到,吳某某的照片被收錄在演員目錄中,目錄中還有好幾位年長演員的照片。
該網站上公布了一個聯繫人的手機號,以聯繫拍攝電視廣告為名,撥通了這位方姓工作人員的手機。他介紹,拍攝20分鐘長的廣告最多需要一天時間,他們可以全包劇本、演員等,網站上公布的幾名年長演員有豐富的表演經驗,與一般民眾演員的表演效果大不相同。這些年長者可以演消費者,也能演專家,專家的身份、職務等內容則由廣告主自己定。如果只雇演員,每天只需向該機構交納幾百元費用,像那位“關新良教授”的扮演者,每天的演出費用為四五百元。他還表示,他這是私下接活,所以接拍這條廣告的具體費用,還要回去和朋友商量,但基本可以確定的是,拍攝最多需要一天時間,費用四五千元。對於演員的演技,他很有信心地告訴記者:“沒問題,他們以前都演過專家,有經驗。”

監管

虛假違法廣告春節前已查處

這些廣告有的來自一些省市電視台,也有的來自於網站銷售平台。網友曝光的帖子中稱,有些電視廣告是他在山東和濟南電視台看到的。
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宣傳部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員核實後稱,帖子中涉及的山東和濟南地區電視台所播出的廣告,在春節前被查處,已經停播,該局正在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調查,將依法處理。

取締

取締“專家”證明療效的藥品廣告是藥監部門目標
國家藥監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表示,國家藥監局早在2007年就頒布了《藥品廣告審查發布標準》 、《藥品廣告審查辦法》、《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並下發了《關於進一步禁止和取締利用公眾人物、專家名義作療效證明的藥品廣告的通知》,加大對以公眾人物、專家名義證明療效的藥品廣告的監測檢查和查辦力度。
國家藥監局已明確規定,除了審批的非處方藥可以做廣告外,處方藥不允許做廣告。藥監部門也會定期對違法廣告對外公布,並將相關單位移交工商部門進行處罰。對於行為惡劣的違法廣告,要求藥品要立即“下架”,不允許銷售。
顏江瑛介紹,藥品違法廣告包括:未經批准進行宣傳;處方藥違法在大眾媒介進行宣傳;擅自篡改審批內容進行違法發布,以及以公眾人物或者假冒“專家”、“患者 ”名義證明藥品療效的宣傳等。因此,“禁止和取締以公眾人物、專家名義證明療效的藥品廣告,將是藥監部門的長期治理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