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端石千金猴王硯
- 標準: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 年代:清光緒十八年
- 展出情況:公眾開放
基本信息,簡述,歷史由來,
基本信息
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年代:晚清
展出情況:公眾開放
簡述
端硯歷來被視為“文房四寶”之一,廣東的“一石三硯”更是名聞天下,世所罕見。三硯之中,又以千金猴王硯為首。
一石三硯,每一方都酷似一隻動物之形,為大自然的天然造化,世上奇觀。這三方硯中,一方似猴,為千金猴王硯;一方如鶴,為鶴硯;一方像臥牛,為青牛硯。現在廣東省博物館收藏了其中的千金猴王硯和嵒華四象硯,另外一尊青牛硯始終不見蹤影。
千金猴王硯為三大名硯之首,長25·5厘米,寬17·6厘米,長方形,質地細膩溫潤,嬌嫩如小兒肌膚,硯堂內有大片魚腦凍(石品花紋的一種),四周以火捺等色彩環繞,形成一隻蹲著的獼猴圖案,甚至眼、鼻、嘴和前足都清晰可見,非常逼真,所以由此得名。
歷史由來
一石三硯頗有由來。清朝張之洞做兩廣總督時,他有名何姓顧問在肇慶主持開發大西洞,得到一塊上等石料,遂請名匠依形製作了這三方硯台。這種天然的名石與能工巧匠的雕刻,使得這三方硯台成為獨一無二的稀世珍品。
千金猴王硯邊刻有“光緒壬辰禺山何氏閒叟珍藏”,原為何氏及後代珍藏。由於名聲實在太大,許多人都想得到,抗日戰爭中,何氏後代將玉賣給一位古董商,後又輾轉到了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之手,日本投降後再為接收大員所掠奪,後再度流落民間。上世紀50年代,收藏該硯的主人將其賣給一位姓鄧的先生,中山大學商承祚教授得知後立即買下此硯,後再轉讓給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最終落戶廣東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