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臨安夢:名家品建水散文選》是2013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秋臨安夢:名家品建水散文選
- 作者:麥家 謝有順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3年3月1日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227 頁
- ISBN:7535463770
- 定價:36.00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極邊江南夢(序一)
序二
追“陶”記
聖城由茲
建水的活法
建水小記
百萬燕呼處
建水是個什麼地方
消失的背影,永遠的建築
去建水
建水四章
建水追憶
穿越的建水文化與魂靈
臨安六記
天邊的文廟
團山記碎
在建水做陶
謁臨安
臨安府遊記八則
偷歡建水
在建水
不在雲端就在大地
建水十八吃
名園管窺原一夢
關於燕子洞,關於燕子
坐火車去建水
花園彈指老
建水,建水
大與小,建水的雙重景觀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後記
後記
建水,這座蘊藏了1200多年歷史文化的名城,從來沒有被人這樣深刻地解讀過。散文集《千秋臨安夢·名家品建水散文選》的出版,無疑將讓建水以另一種超越它自身的姿態,向世人昭示它獨有的魅力和情懷。來自全國的文學名家們品過建水大地後,在這裡留下了深深的足印,更留下了他們灑下的思想和文化。
在建水的日子裡,作家們夜宿朱家花園,與古老的家園對話;穿越滄桑的石板小巷,撫摸古城的血脈;手捧古井蒼涼的甘泉,品讀古城水的詞語;對望時光穿越的石拱橋,把背影融進歷史的長河;進團山,在清代遺留的大雅家園裡倘佯;觀攀岩,游燕洞,在時間的隧道里驚嘆;品小吃,聽小調,在歷史與現實的市井裡迷醉;讀紫陶,抒情懷,悟出古城文化紫色的靈魂……在風景秀麗的景觀中,在文化燦爛的長河裡,在陽光溫煦的窗台前,在泥土芬芳的田野上,在古城市井的人流中,在時光遺忘的角落裡,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他們時而漫步,時而駐足,時而在雅致寂靜中思索,時而在激情中感嘆與抒懷。一次又一次與建水,這座“古建築博物館”、 “文獻名邦”碰撞與相握,在流水的思想深處,仿佛看到惠歷之水長長地流淌在這片詩意的土地上。
《千秋臨安夢:名家品建水散文選》就是這樣一本詩意品讀建水的結晶。它以全新視覺,更高的視點,讓讀者看到了更加精緻的古城和別樣的建水,是值得每一位熱愛建水的人細細品味和認真探究的聖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名家品建水,不僅重在品,還重在思想的“立”上,藝術的“味”上,每位名家在感同身受中,用心靈與古城對話,寫出了這樣一篇又一篇美麗的華章。他們以不同的筆觸和迥異的風格,對古城進行了嶄新而藝術的闡釋,讓讀者迫不及待地想要早日登上建水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
旭日東升,伴隨著微風拂起,在作家們即將離開建水的那個充滿夢想的金秋八月的早晨,他們揮鋤灑汗,親手在廣慈湖畔種下了文學之林。如今文學林已在陽光下披著綠裝,在人們的注目中散發出生機。而《千秋臨安夢:名家品建水散文選》一書的出版,無疑又是另一片朝氣蓬勃的文學叢林,這必定是建水文學藝術的又一座地標,也是世人了解建水歷史、文化的又一座文化高地。
再次感謝各位文學名家為品讀建水付出的心血,《千秋臨安夢:名家品建水散文選》一書也是建水文化人嘹望更高、更遠藝術的視窗,更深、更精解讀建水的典範。讓我們繼續追隨先賢的背影,循著名家足跡,在這片厚重而詩意的土地上繼續耕耘,繼續收穫,讓這座滇南千年歷史文化名城在祖國的大地上更加璀璨奪目。
張學理(中共建水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2012年12月
序言
極邊江南夢
全國著名作家寫建水,我本來也在應邀之列。然因病住院,我與這次美好的機緣失之交臂。後應詩友、詩人雷平陽之邀,為即將付梓的《千秋臨安夢·名家品建水散文選》一書作序,品讀全書,神遊建水,也算稍稍補上了之前留下的遺憾。
以前也曾聽說過雲南有個奇特的地方叫建水,但品讀此書之後,才真正知道建水的殊勝。沒想到,在雲南這么一個邊遠的省份,竟然有建水這么一個縣份,既有濃郁的邊疆少數民族風情,又有號稱“滇南鄒魯”的深厚漢文化傳承,這個地方,既那么雲南,又那么江南。在我看來,《千秋臨安夢》一書,是對建水和雲南一次現代性的詩意書寫,既深入地發現解讀了建水和雲南的殊勝,又具有獨特寫作文本的意義。
漢文獻中對雲南的傳統書寫,最早見於《史記》和《漢書》中的“西南夷列傳”。對於雲南,這種“原初”的書寫意義重大,因為它們最早為雲南“命名”。不過,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這樣的書寫卻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書寫者沒有到過雲南,所用資料大多是道聽途說,充滿不少荒誕不經之言,他們書寫的只是想像中的雲南。而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書寫者心中,隱藏著強烈的歷史文化中心意識,對邊地和異質文化缺乏尊重。這樣的“妄念”作用之下,他們在為雲南書寫和命名的同時,也嚴重遮蔽和歪曲了雲南存在的真相。《史記》、《漢書》之後,雖然也有對雲南斷斷續續的傳統書寫,但書寫者們心中的這個妄念卻依舊沒能徹底消除,這就造成了內地人心中長久以來對雲南的習慣性誤讀:這是一個文化落後的蠻荒之地。
隨著歷史的演進,對雲南的書寫也在發生變化。比如明代的楊升庵和徐霞客,他們分別以天才詩人的超常悟性和傑出地理學家的科學理性精神發現了詩意盎然、價值特異的雲南。從上個世紀前半葉開始,對雲南的現代性書寫開始發端,無論是雲南本土還是因為各種因緣來到雲南的內地作家學者們,他們都為雲南的現代性書寫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又一波新文學浪潮的湧起,雲南的現代性文學書寫逐漸進入高潮,出現了一大批書寫雲南的優秀作家和作品,使雲南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版圖中引人矚目的高地之一。
在我看來,《千秋:臨安夢》正是在這一高地之上對雲南的一種現代性詩意書寫,雖然它書寫的只是一個建水縣,但一是因為這個縣的稀有特異,二是因為書寫的現代性,它書寫的意義早已超越了一個建水,而延伸到了整個雲南,整箇中國大地。
來自全國各地的許多著名作家,麥家、柳建偉、謝有順、田瑛、葉舟、吳克敬等等,他們的書寫角度各異,但卻無一例外感覺敏銳,同時以飽含深情的目光聚焦這方水土,以多元包容的寬闊視野書寫了自己心中的建水。在他們筆下,建水既是雲南的,也是中國的、大地的。並且,因為來自外地的陌生感和距離美,他們的眼光是嶄新的,發現了雲南人平時不易察覺的許多建水的奇異、詩意和美好。而雲南本土的作家們,黃堯、鄒長銘、于堅、夏天敏、雷平陽等等,同樣頗足稱道,他們以對故鄉歷史掌故的諳熟和非同尋常的鄉梓熱腸,如數家珍地梳理了建水過去時光里走過的足跡,仔細撫摸了建水今日陽光下細膩鮮活的紋理和肌膚。他們的文字深情、內向、憂鬱、帶著記憶的味道,但絕不狹隘。從他們的書寫中,不難感受到他們居住在雲南和建水,但並非足不出戶。他們的書寫,同樣深受現代性的洗禮。
正是雲南省內和省外兩批作家對建水的共同書寫,形成建水的一個有趣文本。他們的書寫雖然角度各異,風格不同,但讀過之後,卻生長出一個讓人玩味的共同話題。這就是為什麼建水如此一個富於濃郁邊疆少數民族文化氣息的極邊之地,同時又具有最為華麗純正的中原文化氣味和江南的萬千旖旎風情?是什麼樣的歷史、現實和自然、文化的機緣讓極邊之地的活潑、生猛和凌厲與江南的沉著、熟稔和輕柔既水乳交融又並行不悖?“極邊”和“江南”,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辭彙,為什麼,又是如何,以水洗水,以心洗心,那么詩意,那么夢幻般地結合在了一起?以及,我們今日目睹的詩性結合,是否已經被時光過濾掉了缺乏詩性的東西?以及,今日正在進行的全球最大規模的詩性結合一全球化,是否在建水身上繼續製造著詩性,也同時過濾著另外一些詩性?
這些話題,已經遠遠不是依舊在全國第二大文廟——建水文廟裡繼續享受著祭禮的孔子的那句“禮失,求諸於野”的老話所能解答的了。或許,這是今日書寫雲南,也是書寫中國的每一個地方最重要的現代性。只是,這樣的現代性牽涉的學科太多,已經遠非文學一個學科所能囊括得了的。
閱讀《千秋臨安夢》能讓我們富於質感,富於詩性地思考這個問題,已經說明這是一個頗有價值的文本。在時下並不少見的地方文學性文本中,這樣有價值的文本是不多的。至少,它能讓我們做一個好夢,在古時的臨安,今日的建水,一夢千秋,一夢極邊,一夢江南!
雷抒雁(著名詩人、中國詩歌學會會長)
2012年12月12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