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千島湖配水工程即千島湖引水工程,配水即
錢塘江水、千島湖水是
杭州互為調劑的供水水源,主水源將是千島湖。
千島湖即
新安江水庫,是長三角最大的淡水人工湖,也是長三角最後一片大型清潔水源。從杭州有向千島湖引水的構想開始,上海、嘉興多次表示過參與引水工程的意向。2011年6月,千島湖引水工程曾作為浙江省重大建設工程項目發出招標公告。當時,千島湖引水工程前期工作辦公室介紹,工程項目投資估算200億元左右,爭取“十二五”動工。浙江省有關部門立項的工程投資為97億元,設計引水流量39立方米/秒,輸水線路111公里;供水範圍僅限杭州主城區。
面臨問題
杭州千島湖配水工程雖已獲批,但相關專家仍對此持有不同意見。對於長距離引水工程,國外水利專家早有定論,超過100公里的引水工程從經濟上講不合算。不僅工程本身耗資巨大,利用率也往往無法達到預期要求。而當中涉及的諸多問題錯綜複雜,不僅可能涉及沿途征地,還將遇到拆遷等一系列問題。
現在可以把五類水處理到人能飲用,資金技術沒問題,為什麼不用高科技解決?而千島湖作為一個圈養水源地,大量的取水,必定會影響到其水質的自愈能力。如果一定要引,就必須控制好取水的量,如此寶貴、高質量的水不應該過多浪費。不然今天的千島湖很可能變成明天的千孔湖。
而除了工程可能產生的環境保護問題,也有專家從社會治理機制角度上就千島湖配水工程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研究員黃少卿向早報記者表示,“千島湖引水風波”與目前我國社會治理機制缺乏存在一定關聯。
千島湖配水工程作為一項涉及利益主體眾多、生態和經濟影響長遠的工程,其工程的得失與否,不能僅僅限於對一城一地用水安全的角度考慮,而是要從更高的全局觀入手。譬如引水導致千島湖水位下降,可能因此引發一系列氣候、生態景觀變化,可能造成的周邊縣市的旅遊度假產業影響,當地生態變化,均應納入考量。注重其中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協商,才能取得更大的社會收益。
面對一個具有如此數量利益相關者和千萬百姓利益的政府公共項目,我們不應拘泥於過往由政府主導式、集權決策和實施的傳統機制中,而可以讓該工程各方面的利益攸關方加入進來,一起參與整個工程的討論、協調和決策。若能如此,所產生的方案必然能達到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工程歷程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島湖配水工程的任務,是控制水位、水量,輸配送原水。這是關係近千萬居民飲水安全、健康及錢塘江水資源科學配置的重大民生工程,對改善杭州市區的飲用水源水質、確保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長三角地區戰略備用水源的千島湖,具有一級地表飲用水的獨特優勢。早在上世紀70年代,浙江省便針對向新安江、富春江引水等問題進行過相關研究,並提出浙北引水構想。
1997年4月10日,杭州一位老領導在《浙江日報》發文提出“把千島湖推向市場”。2000年,原浙江省長柴松岳視察新安江水力發電廠時提出,新安江水庫用來發電非常可惜,如果可能,由浙江向華東提供等同的容量、電量,而交由浙江來開發水庫。
同年底,由浙江省水利廳牽頭,一份名為《浙江省新安江水庫引水工程調研報告》出台,並在此後完成相關規劃和項目建議書。但因對水資源的利用存在不同的觀點,方案暫緩。
2003年,作為江南水鄉的杭州、嘉興一度面臨“水鄉缺水”(主要是污染引起的水質性缺水)的窘境,引水計畫被再次提出。同年6月,浙江省政府成立由常務副省長直接掛帥的新安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時任浙江省水利廳廳長張金如向新安江水力發電廠通報的擬從千島湖引水的方案,整個引水工程初步規劃的年取水能力為13億立方米。
至2004年,浙江省水利廳還專門對千島湖引水方案作出過討論。根據當時構想,千島湖水將通過隧洞,直接跨越桐廬、富陽,引水至杭州閒林地區,再一分為二:一路通向東北方向的杭州、嘉興;另一路轉向東南,跨越錢塘江至杭州蕭山、濱江區。預估全線輸水線路長度為872公里,供水總規模約每天462萬噸(換算為年取水量約合16.86億立方米),總投資128億元。
全國政協委員、原浙江省水利廳副廳長黃建中向媒體記者回憶當年設計的具體方案內容時曾表示,按照當時計畫的取水量,不會對發電、環境產生巨大影響。同時,按照當時的方案,取水工程並不僅僅針對杭州,還涉及同樣缺水的嘉興,甚至考慮為上海供水。
該方案最終未進入項目編制階段就被擱置。一個重要因素是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正英對引水工程表示反對。這位前水利部部長認為,引水要先治污,解決飲用水問題首先考慮的是整治好錢塘江。像千島湖這么好的水,要留給子孫用。
當時該方案還遭到新安江沿線下游相關縣市及當時新安江水電廠上級單位——華東電網的反對。相關縣市擔心,如鋪管引水,會對當地的環境產生影響。
由於方案一直擱置,此前對該方案表示極高關注度的上海、嘉興等地陸續放棄或暫緩相關計畫。嘉興後來啟動從太湖(太浦河)取水工程,並將太湖作為當地未來10年內的主要飲用水。上海則選用從長江取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