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田黃凍石指埋藏於田間土壤的次生獨石,是千山黃凍石的精品品種之一,
它是一種顏色棕黃、結構緻密、質地溫潤的粘土礦物質玉。這種粘土礦物質玉主要產區位於遼寧省鞍山千山山脈,以次生獨石散布於約20km的山間沖溝及其兩側的沉積層中,屬洪沖積礦產,原生礦脈尚不明確。礦石大小不一,大者數千克,小者幾十克,甚至不足10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山田黃凍石
- 產地:遼寧鞍山千山山脈
形成過程,歷史文化,
形成過程
千山田黃凍石形狀多呈自然卵形和鵝卵形,其形成過程十分複雜而緩慢,它只有在地下鬆軟潤澈的環境中,即充滿水分的泥土中,才可以在分子作用下聚集形成一種飽含油脂的金色漿脂團。田黃凍不斷吸附泥土水分中的油脂,又不斷分析出油脂中微量的礦物質,再經溶解轉化,礦物分子不斷聚合形成微小顆粒的結晶過程。通過分子作用,白色的礦物顆粒較大而有稜角地呈不規則排列,隨著漿脂超過它的溶解度,礦物顆粒便不斷聚集擠壓形成有規則排列的結晶小顆粒,它們相互粘連地形成一個整體,就成了田黃凍石。
歷史文化
千山田黃凍石涵蓋著北方地區遠古文明的紅山文化、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和蒙元文化深厚底蘊,承載著中國北方文化的精髓。黃色,自古就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國色,“儒釋道”無不以黃色為尊。“黃”與“皇”諧音,更受到皇帝的推崇。早在明代曹昭《格古要論》說,“黃玉如粟者為貴,謂之甘黃”;明末學者高濂在《遵生八箋·燕閒清賞箋上·論古玉器》提到:“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以黃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為偏色,時以有之故耳。今人賤黃而貴白,以見少也。”可見,黃玉有過傲視羊脂玉之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