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霧九晴

“十霧九晴”指的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時候,大霧多發生於晴天。初冬時節,我們經常會發現早上有霧當天多半是晴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霧九晴
  • 多發:晴天
  • 結果:微小水滴或冰晶
  • 條件:三個
成因,霧的成因,形成霧的條件,霧的形成,相關知識,

成因

霧的成因

霧是指在氣溫下降時,在接近地面的空氣中,水蒸氣凝結成的懸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據資料表明,根據成因,霧一般分為四種:①輻射霧。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夜晚,地面輻射冷卻使貼近地面空氣層中水汽凝結而成的霧,日出前霧最濃,日出後隨地面氣溫升高而逐漸消散或上升為層雲,其厚度一般為100—200米,最薄者只有2—3米。②平流霧。暖空氣移行到較冷下墊面上,其下部分水汽冷凝結成霧。平流霧的生、消和發展主要取決於暖濕平流的特性,一般說它比輻射霧範圍廣,厚度大,時間長,日變化也不很明顯。平流霧形成於冬季熱帶暖濕氣團移行在高緯寒冷地區時;春夏大陸暖氣團移行到較冷海面上時;冬秋季海洋暖濕氣團移行到較冷陸地時;海洋上暖濕空氣移行到冷海面和冷暖洋流交匯時。③蒸發霧。冷空氣移到較暖水面上,水面蒸發加快,使水汽達到飽和狀態而形成霧。④鋒面霧。是暖鋒鋒前降雨蒸發後使低層空氣達到飽和形成的霧
很顯然,這裡所指的“霧”應該是“輻射霧”。它的形成是因為晴朗的夜晚,無雲或者是少雲,大氣逆輻射弱,對地面的保溫作用較差,地面強烈輻射冷卻使得近地面大氣層中的水汽遇冷凝結形成霧。同時因為無雲、少雲,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減小,特別是雲層的反射作用減弱,直接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多,因而當天多半氣溫較高、天氣晴朗。

形成霧的條件

有三個:一是近地層的水汽比較充足;二是空氣中要有較多的凝結核;三是空氣中的水汽要能夠達到過飽和。一般情況下,近地層的水汽是較充足的。凝結核,如塵埃、煙粒等,空氣中是具備的。關鍵在第三個條件,即空氣中的水汽能否達到過飽和。在一定溫度下,空氣能容納的水汽是有限度的,超過了這個限度,空氣中的水汽就達到了過飽和或者水汽不增加,溫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空氣也可以達到過飽和。在一些近地層水汽較充足的日子裡,夜空晴朗,風速較小,有利於地面輻射降溫,使近地層原來不飽和的空氣達到過飽和,霧就形成了。翌日,日出後,氣溫上升,過飽和狀態逐漸結束,霧也就逐漸消散,天氣晴好。所以有“十霧九晴”之說。這種霧主要是由地面輻射降溫形成的,故稱為輻射霧。“十霧九晴”中的霧絕大多數就是輻射霧。

霧的形成

常伴有相應的逆溫層存在,也就是說,在近地面這一段,越靠近地面氣溫越低,越往上氣溫越高。這與正常天氣情況剛好相反。霧在夜間逐漸形成,至早晨濃度最高;太陽出來後,地面溫度升高,濃霧就會逐漸變薄,直至消散。因此有“十霧九晴”的說法。如果久不消散,則會下雨,這大多與秋冬時季鋒面過境有關。

相關知識

1、霧分很多種
按形成原因有輻射霧、平流霧、上坡霧等等,十霧九晴通常指的就是輻射霧。
2、霧形成的條件主要有三個:
一是水汽條件,相對濕度要比較高(凝結核條件不能算一個主要的方面,他主要是在形成水汽條件中發揮作用的)
二是層結條件,要有逆溫層(因為通常情況下近地層都是上冷下暖的不穩定層結,要形成大霧必須是上暖下冷的穩定層結,這種層結狀態就像一個鍋蓋蓋住地面,這樣說應該就懂了);
三是風力條件,風速適中(風太大不利於霧的積聚,太小不利於霧的發展)
3、輻射霧的形成
顧名思義,輻射霧是因為地面輻射冷卻作用而形成的霧。通常在晴朗少雲的夜空(氣象背景上通常為高空脊前,地面高壓控制),地面輻射冷卻作用很強,地表降溫劇烈,近地層降溫相對較大,形成了下冷上暖的穩定層結,破壞了原來的逆溫層;同時地表降溫使飽和濕度下降,相對濕度提高;配合著比較小的風速,大多在清晨的4-6點形成大霧。日出後,太陽輻射使地表溫度升高,穩定層結被破壞,大霧無法再聚積在近地層,水汽散發到高層,大霧消散。
4、十霧九晴
前面也講了,出現輻射霧本身的天氣學背景就是地面高壓控制,這是晴好天氣的氣象條件,也就是說輻射霧的出現和晴天的出現是在同一天氣背景下,正是由於晴空才有輻射降溫導致輻射霧出現,因此通常有輻射霧就會是晴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