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紅妝(民俗)

十里紅妝(民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十里紅妝是古老的傳統民俗,這種女的場面。人們常用“良田千畝,十里紅妝”形容嫁妝的豐厚。舊俗在婚期前一天,除了床上用品、衣褲鞋履、首飾、被褥以及女紅用品等細軟物件在親迎時隨花轎傳送外,其餘的紅奩大至床鋪,小至線板、紡錘,都由挑夫送往男家,由伴娘為之鋪陳,俗稱“鋪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十里紅妝
  • 地理標誌:中國
  • 性質:民俗
  • 習俗:女兒出嫁
釋義,傳說,

釋義

一種傳統婚俗,發嫁妝時,大件家具兩人抬,成套紅腳桶分兩頭一人挑,提桶、果桶等小木器及瓷瓶、埕罐等小件東西盛放在紅扛箱內兩人抬。一擔擔、一槓槓都朱漆髹金,流光溢彩。床桌器具箱籠被褥一應俱全,日常所需無所不包。蜿蜒數里的紅妝隊伍經常從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蕩蕩,仿佛是一條披著紅袍的金龍,洋溢著吉祥喜慶,炫耀家產的富足,故稱“十里紅妝”。
十里紅妝的熱鬧場面已成為歷史,承傳了千百年的婦女境況已徹底改變,但曾經讓古代婦女哭過、恨過、愛過和榮耀過的一切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間作系統的了解和研究是江南民間藝術館和大家的責任,因為她們是我們的祖輩。

傳說

關於“十里紅妝”,有一段傳說。據說南宋初年,登基不久的宋高宗在金兵追擊下,亡命逃到寧紹平原一湖前,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幸得遇見一位浣紗村姑將他藏於水中,上覆白紗,方逃脫追殺。後來宋高宗傳旨遍尋“救駕”村姑未果,無奈之下,下旨特許寧紹平原女子出嫁時可享有半副鸞駕,半副鳳儀的特殊待遇,即乘坐四抬花轎,轎上可雕鸞畫鳳。傳說是真是假,難以求證,但是新娘享有乘坐花轎和出嫁巡遊儀式的權利保留了下來,慢慢演變成“十里紅妝”。
而2013年9月出現的網路熱詞“待我長髮及腰”就是出自何曉道創作的《十里紅妝女兒夢》。全文為:“待我長髮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絲綰正,鋪十里紅妝可願。卻怕長髮及腰,少年傾心他人。待你青絲綰正,笑看君懷她笑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