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勤修,教義名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種勤修
- 分類:教義名數
十種勤修,教義名數。
十種勤修,教義名數。菩薩的十種修行。晉譯《華嚴經·離世間品》稱“十種方便”。據唐譯《華嚴經·離世間品》,“十種勤修”為:(1)布施勤修,施捨一切而不求果報;(2)持戒勤修,行頭陀苦行,少欲知足;(3)忍辱勤修,容忍一切惡...
於一切善法精進勤修。漸漸增長。乃至坐於道場。一切勝相。皆悉圓滿。即智德成就也。如白分月。其光明增至十五日。盛滿圓具矣。(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名白分月。)四惡法損減菩薩具出世智時。一切惡法。日減日損。乃至坐於道場。淨盡一切。無復遺余。即斷德成就也。如黑分月。其光明日減日損。至於晦日。...
精進勤修。為諸佛緣覺聲聞及諸弟子信順許可。如海導師。乃得國王宰輔及一切人民悉皆信許。二為他所敬菩薩以道行具足。乃得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天人龍鬼夜叉乾闥婆等恭敬供養。如海導師。得國王宰輔一切人民恭敬供養。(梵語夜叉。華言勇猛。梵語乾闥婆。華言香陰。)三善作指引菩薩能於生死險難之中。為諸有情方便...
十行與十住、十回向,合稱為三賢位。指菩薩於地前所修的十種行,居菩薩五十二修行位次的第二十一位到第三十位。即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痴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語出新譯《華嚴經》卷十九、《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大佛頂首楞嚴經》等。修行...
梵語毗梨耶,華言精進。練心於法曰精,精心務達名進。謂勤修善法,心無懈怠也。經云:菩薩普發眾業,常修靡懈,諸有所作,恆不退轉,是名毗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 梵語禪那,華言靜慮。謂念慮皆忘,安心理境。又名智生,謂依定生智也。經云:菩薩於五欲境,無所貪著,諸次第定,悉能成就,是名禪...
又勤修定學──四禪、四無色定、四無量定。由於聞法及修定,慧力增勝,火一樣的光芒煥發,能除諸冥暗。如受持佛法,於佛法的不明,就去除了。入了深定,那邪貪、邪嗔、邪痴等闇蔽,也不會再起,心光更明淨了。第四地菩薩 約修十波羅蜜多說,精進鳳梨蜜多圓滿了。約四、五、六地修共三乘法來說,是...
(7)請佛住世:釋迦滅後,彌勒未生,曷能請佛住世?當知是心作佛,即心即佛。眾生心淨,見佛常住,眾生心垢,見佛涅盤,若人念念在佛,即時時請佛住世。勤修六字洪名,淨念相繼,則佛常映現心中。如經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8)常隨佛學:我們時時以佛為學習的榜樣,對佛的教法要依...
謂以禪定薰修淫心,想要令此淫心而證成佛道,即猶如蒸沙,想要把這沙蒸成飯,不論你用多少火、蒸多久,那沙都不可能變成飯;同理,若以淫心修禪,不管你多用功,多有毅力、恆心,精進勤修百千劫,也不會成佛道。又,我佛如來於經中之比喻,在在處處皆是精當奧妙無比。筆者在家時本習文學,予觀古今中外...
”左邊羯磨師法座後置“羯磨堂”屏,屏上的橫額為“罪花凋謝”,對聯為:“多生愆尤,至今珍滅;未行善業,從此勤修。”右邊教授師法座後置“教誡堂”屏,屏上的橫額為“苦海慈航”,對聯為:“法海指南,持梵網於此地;戒山標幟,授律范在當年。”諸事如法莊嚴。大殿發鼓三通。戒和尚、羯磨師、教授師在引禮...
於法華三昧懺儀中立有明三七日行法華懺法勸修、明三七日行法前方便、明正入道場三七日修行一心精進方法、明初入道場正修行方法、略明修證相五科,並於第四修行方法之下,說嚴淨道場乃至思惟一實境界等十種方法。其後,湛然撰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一卷,解釋此十種行儀。智顗大師嘗於光州大蘇山入此三昧,而被...
謂人勤修道行,斷生死惑業,如救療眾病,但知生死之病而可救療,不知樂著涅槃之心相續不捨,故名可救療煩惱現行。(梵語涅槃,華言滅度。)瑜伽五十九卷九頁云:複次煩惱現行,有二十種。謂二十種補特伽羅,依二十緣起,二十種現行煩惱。云何二十補特伽羅?一、在家,二、出家,三、住惡說法,四、住善說...
據晉譯《華嚴經》卷四一:(1)聞讚嘆聲,斷除貪愛;(2)聞毀訾聲,斷除瞋恚;(3)聞聲聞、緣覺聲,不起求心;(4)聞菩薩聲,發起歡喜奇特之心;(5)聞地獄、畜生、餓鬼、閻王、阿修羅、一切難處貧苦聲音,發起大悲莊嚴,且自莊嚴;(6)聞天人趣妙音聲,觀一切法皆悉無常;(7)聞佛功德音聲,勤修精進;(8)...
它是功修者克己、自製、勤修、苦煉的過程及精神修煉所達到的心理狀態。如艾布·納斯爾·沙拉智(?~988)在《蘇菲派的聖光之書》中提出了修持的“七階段”(懺悔、禁慾、斷念、守貧、堅忍、信心和滿足)和“十種狀態”(冥想、近主、愛慕、畏懼、希望、渴望、親密、穩靜、凝視、確信)。中國王岱輿在《正教真詮》中...
梵語kles/a-maha^-bhu^mika^ dharma^h!。又作大煩惱地法。指恆與染污心相應之煩惱。簡介 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二(大二七·二二○中):‘若法一切染污心中可得,名大煩惱地法。’計有六種,即:(一)痴(梵moha ),為暗昧,於一切所知境障如理之解。(二)放逸(梵prama^da ),為縱盪,不勤修各種善法...
說明惡業是由煩惱生起的,所以應當勤求斷除煩惱。對於煩惱,如對死敵作戰一樣,不怕艱苦,勤修善法,勤學菩薩行來對治它。第五,《守護正知品》,共有一百零九個頌,分三大科。一、守護心的方便。說明要守護心住於善所緣時,必須守護正念和正知。若離正知,則妄念生,不僅將已生的善財奪去,並且障礙未生的...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回向?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精進,有內外精進二種,勤修戒定慧是內,立誓息滅貪瞋痴的行動是外。禪定是去惡、靜慮。菩薩有禪定功夫,方能引發智慧,繁興大用。最後般若譯為妙智慧,能解惑開慧的根本智,篤行修持應物設施是差別智。凡能積極內外實踐這六度稱為大菩薩。如大智文殊師利、大悲觀世音、大行普賢、大願地藏王、大勢至等代表佛教...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嗔痴 圓融通達時 方顯玲瓏體 一 參妙峰德雲長老 問法得憶念諸佛 智慧光明普見法 證入發心住境界 二 參海門國海雲比丘 觀海現佛摩頂說經 憶念受持聚筆難寫 普眼法門入治地住 三 楞伽道邊海岸聚 善住比丘現神變 來往空中持日月 遍游佛國散天花 身出煙焰無障礙 十方供養而成就 得...
精進,有內外精進二種,勤修戒定慧是內,立誓息滅貪瞋痴的行動是外。禪定是去惡、靜慮。菩薩有禪定功夫,方能引發智慧,繁興大用。最後般若譯為妙智慧,能解惑開慧的根本智,篤行修持應物設施是差別智。凡能積極內外實踐這六度稱為大菩薩。如大智文殊師利、大悲觀世音、大行普賢、大願地藏王、大勢至等代表佛教...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回向?’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
(以上十種,順生死心。)致使苦海,永無出期。幸遇佛法,開我迷雲。故於今日,翻破惡業:明信因果一;自愧克責二;怖畏惡道三;不覆瑕疵四;斷相續心五;發菩提心六;修功補過七;隨喜他善八;念十方佛,如說修行九;觀罪性空,永滅罪根十。(以上十種,逆生死心。)唯願三寶,慈悲攝受。普為法界眾生...
於中間禪勤修不止,得入未到地定,特點是心無動散。亦稱四禪方便定。在方便定中繼續修習,定心豁然開發,安穩寂然,出入息隨之停息,但此系修行所致,並非人為斷息。這一點十分重要,切記切記。定發之時,與舍俱生,無苦無樂,空明淨寂,十種善法眷屬,亦隨之生髮,但喜樂動轉等均不發生,這種狀態下,心如...
善財童子歷參五十三善知識,最後見普賢菩薩為說‘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接著在本經開始,普賢菩薩就告諸菩薩及善財童子,要成就佛的功德應修十種廣大行願。普賢十願的誦持,現在仍然是中國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課。大藏經《普賢行願品》經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六阿蘭若念處,阿蘭若譯曰閒靜處,又作無諍處,為比丘之住處,菩薩住阿蘭若念欲修如理之寂靜行諍行也。七都邑聚落念處,若入都邑聚落,念欲遠離博奕酒肆歌舞等一切之非行也。八名聞利養念處,於名聞利養之處觀其假相,一念不起執著之心也。九如來學門念處,念如來所學之法門常勤修之也。十斷諸煩惱念...
了知自苦極輕微 為斷他苦勤精進 施者受者施物空 施名出世波羅蜜 由於三輪生執著 波羅蜜多世間名 極喜猶如水晶月 安住佛子意空中 所依光明獲端嚴 破諸重暗得尊勝 第二菩提心離垢地 彼戒圓滿德淨故 夢中亦離犯戒垢 身語意行鹹清淨 十善業道皆能集 如是十種善業道 此地...
解脫依賴於自己,他人不能作助伴,具足廣聞戒定者,應當精勤修四諦。理當恆常勤修學,殊勝戒律及慧定,二百五十餘分戒,真實攝此三學中。自在憶念所屬身,如來所示一捷徑,彼當策勵勤守護,喪失正念諸法亡。壽命多害即無常,猶如水泡為風吹,呼氣吸氣沉睡間,能得覺醒極稀奇!身際成灰乾腐爛,終究不淨無實質...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嗔痴 圓融通達時 方顯玲瓏體 一 參妙峰德雲長老 問法得憶念諸佛 智慧光明普見法 證入發心住境界 二 參海門國海雲比丘 觀海現佛摩頂說經 憶念受持聚筆難寫 普眼法門入治地住 三 楞伽道邊海岸聚 善住比丘現神變 來往空中持日月 遍游佛國散天花 身出煙焰無障礙 十方供養而成就 得...
眾等各各一心勤修精進。慎勿懈怠懶惰睡眠縱意。夜即攝心存念三寶。莫以空過徒設疲勞後代深悔。眾等各各一心謹依此戒。如法修行應當學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卷下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爾時盧舍那佛。為此大眾。略開百千恆河沙不可說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是過去一切佛已說。未來佛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