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神湯

十神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具有疏風散寒,理氣和中的功效。主治外感風寒,內有氣滯證。症見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胸脘痞悶,不思飲食,舌苔薄白,脈浮。臨床常用於治療感冒、胃腸型感冒等屬於外感風寒、內有氣滯證者。

基本介紹

  • 名稱:十神湯
  •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組成:葛根、升麻、陳皮、甘草、川芎、紫蘇葉、白芷、麻黃、赤芍藥、香附
  • 功用:疏風散寒,理氣和中
  • 主治:外感風寒,內有氣滯證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十神湯里葛升麻,陳草芎蘇白芷加;麻黃赤芍兼香附,時行感冒效堪夸。

組成

葛根、升麻、陳皮、甘草(炙)、川芎、紫蘇葉、白芷、麻黃、赤芍藥、香附各等份。

用法用量

加生薑、蔥白,水煎服。

功用

疏風散寒,理氣和中。

主治

外感風寒,內有氣滯證。

方義

本方所治乃外感風寒,肺胃氣滯之證,治宜疏風散寒,理氣和中。方中麻黃、蘇葉、白芷解表散寒,疏風散邪;香附、陳皮又可助蘇葉理氣解郁,行氣寬中之力;葛根、升麻解肌發表,配伍赤芍,既可清氣滯郁而化熱,又能防辛溫之品傷津助熱之弊;炙甘草調藥和中;煎加生薑、蔥白,加強通陽解表之力。

運用


1.本方以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胸脘痞悶,不思飲食,舌苔薄白,脈浮為診斷要點。

2.臨床常用於治療感冒、胃腸型感冒等屬於外感風寒、內有氣滯證者。

附方

名稱:十神湯
組成:芍藥、當歸、川芎、生地、熟地、陳皮、半夏、茯苓、甘學、防風、防己、白朮、蒼朮、草烏、南星、石膏、香油、香附、荊芥、羌活、枳實、全蠍、秦艽、白芷、細辛
主治:癇發證有宜外解者
出處:《證治寶鑑》
名稱:十神湯
組成:葛根10g,升麻9g,白芷6g,赤芍8g,川芎3g,香附10g,陳皮3g,蘇葉5g,麻黃3g,甘草3g
用法:煎湯混飲,以生藥計,按每羽1~2g給藥
主治:風寒感冒或時行感冒初期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功用:解表散寒,理氣解肌
名稱:十神湯
組成:香附子、紫蘇葉、升麻、赤芍藥、麻黃、陳皮、川芎、乾葛、白芷、甘草各一錢
用法:上銼,作一貼,人姜三片,蔥白二莖,水煎服
主治:兩感風寒,頭痛寒熱無汗
出處:《東醫寶鑑》
名稱:十神湯
組成:川芎120g,炙甘草120g,麻黃120g,升麻120g,葛根420g,赤芍120g,白芷120g,陳皮120g,紫蘇120g,香附120g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每服9g,加生薑5片,水煎服
主治:風寒感冒,發熱惡寒,頭痛無汗,咳嗽鼻塞,胸脘滿悶或嘔吐不食者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功用:發汗解表,理氣和中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湯頭歌決》:“十神湯里葛升麻,陳草芎蘇白芷加。麻黃赤芍兼香附,時行(瘟疫)感冒效堪夸。(葛根、升麻、陳皮、甘草、川芎、白芷、紫蘇、麻黃、赤芍、香附等分,加姜、蔥煎,治風寒兩感,頭痛發熱,無汗惡寒,咳嗽鼻塞。芎、麻、升、葛、蘇、芷、香附,辛香利氣,發表散寒。加芍藥者,斂陰氣於發汗之中;加甘草者,和陽氣於疏利之隊也。吳綬曰:此方用升麻、乾葛,能解陽明瘟疫時氣。若太陽傷寒發熱用之,則引邪入陽明,傳變發斑矣,慎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