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相留聲”指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唐、宋兩朝,先後曾有十位宰相到過潮州(今潮汕在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時期稱潮州)。他們是唐宰相常袞、李宗閔、李德裕、楊嗣復;宋宰相陳堯佐、趙鼎、吳潛、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
十相都是被朝廷貶謫降職或因抵禦外侮轉戰來潮的。這些人都有很好的政績和文化素養,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潮州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促進了潮州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故在他們離潮之後,潮人建坊來紀念他們。
基本介紹
- 時間:唐宋兩朝
- 地點:潮州府
- 人物·唐:常袞、李宗閔、李德裕、楊嗣復;
- 人物·宋:陳堯佐、趙鼎、吳潛、文天祥、
- 人物·宋:陸秀夫、張世傑
潮州府,地理位置,歷史背景,十相留聲坊,十相,
潮州府
今潮汕地區在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時期稱潮州。晉、南北朝稱義安郡,隋唐、五代十國、兩宋稱潮州,元稱潮州路,明、清稱潮州府。是全國著名的僑鄉,歷史上是十相留聲之地,是著名的宋代詩人陳堯佐詩中稱譽的“海濱鄒魯”,有“嶺海名邦、百載商埠、美食之鄉” 等美稱。
地理位置
潮汕位於我國東南沿海,毗鄰港澳台。三面環山,南依南海,常有颱風,地震等自然災害。有著“海濱鄒魯”,“領海名邦”的美譽。在古代卻被被中央朝誤認成“南蠻之地”,成了時運不濟的官員被貶之地。
歷史背景
“十相留聲”,從最早的常袞於公元779年被貶潮州、到最後的文天祥於公元1278年轉戰潮州。十相都是被貶謫降職或因抵禦外侮轉戰來潮的。這些人都有很好的政績和文化素養,在不用程度上推動了潮州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促進了潮州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故在他們離潮之後,潮人建坊來紀念他們。“十相留聲”,從最早的常袞於公元779年被貶潮州、到最後的文天祥於公元1278年轉戰潮州。
十相留聲坊
十相留聲坊原在義安路,建於明代。潮州城歷史上是粵東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達官明吏多集於此。入宋以後,人材輩出,人文薈萃,因此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眾多牌坊。
歷經戰亂、文革。原牌坊街只存下位於北馬路二柱一門的“忠節坊”。
2004年4月,潮州市委、市政府開始動工修復潮州牌坊街,共修復古牌坊22座,其中太平路20座、東門街2座,新增“三陽門”和“十相留聲坊”2座牌坊。工程於2009年10月1日竣工正式對外開放,成為與廣濟橋齊名、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景點,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的古牌坊街。潮州透過牌坊街這條“中軸線”,逐步修復建成一個風格多樣、內容豐富,充分反映潮州歷史文化的人文環境、歷史風貌和經濟生活的文化旅遊中心區,並分傳統文化街區、特色產業及旅遊精品街區、 民居客棧街區、小吃一條街、 娛樂休閒街區五大個功能區對外開放,是潮州旅遊觀光的重點景區。
十相
常袞 常袞(729-785),字夷甫,唐代著名狀元宰相。京兆(今陝西西安)人。生於唐玄宗開元十七年(729),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乙未科狀元及第。累官至宰相後貶為福建觀察使。其父常無為是三原縣丞。常袞登第後由太子正字授補闕起居郎,永泰元年(765)授中書舍人。廣德元年(763)以右補闕充翰林學士,不久任考功員外郎。期間宦官魚朝恩恃寵專權,群臣競獻珠寶邀寵,常袞上書曰:所貢寶物,源出於民,是斂怨以媚上也,請皆還之。代宗讚許,加封常袞為集賢院學士。大曆九年(774)升禮部侍郎。連續三年主科考。處事謹慎、墨守成規。大曆十二年(777)拜相,楊綰病故後,獨攬朝政。以文辭出眾而又登科第為用人標準,堵塞買官之路。對朝中眾官俸祿亦視其好惡而酌定。封河內郡公。德宗即位後,被貶為河南少尹,又貶為潮州刺史。不久為福建觀察史。常袞注重教育,增設鄉校,親自講授,閩地文風為之一振,在其獎掖下,唐德宗貞元年間潘湖榜眼歐陽詹、徐村狀元徐晦等一代又一代士子“騰於江淮,達於京師”。卒於唐德宗貞元元年(785)享年五十五歲,追贈為尚書左僕射。常袞性清高孤傲,不妄交遊。為政苛細崇尚節儉,反對腐敗。有文集十卷、詔集六十卷行世。《全唐詩》存其詩九首。
李宗閔
李宗閔(?-843)唐宗室。唐高祖第十三子鄭王李元懿之後。字損之,行七。貞元二十一年登進士第,元和三年又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洛陽尉。七年入為監察御史,累遷禮部員外郎。十二年宰相裴度討淮西,署為彰義軍觀察判官。淮西平,遷駕部郎中知制誥。十五年拜中書舍人。長慶元年貶劍州刺史,尋復入為中書舍人。三年權知禮部侍郎,四年知貢舉。十月權知兵部侍郎,寶曆元年正拜。大和二年為吏部侍郎,三年八月拜相,累轉中書侍郎,集賢大學士。七年罷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八年復入相,九年貶潮州司戶。開成元年移杭州司馬,三年為杭州刺史,四年冬改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會昌三年為杭州刺史,四年復貶漳州長史,尋長流封州。六年八月徙郴州司馬,未行卒。宗閔與牛僧孺善,引之入相,與李德裕交惡,凡其黨皆逐之,史稱牛李黨爭。工詩文,長於碑銘。《全唐詩》卷473存其詩1首,《全唐文》卷714編其文為1卷。生平見《舊唐書》卷176、《新唐書》卷174本傳。
李德裕
李德裕(787—850年1月26日),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詩人;字文饒,真定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幼有壯志,苦心力學,尤精《漢書》、《左氏春秋》。穆宗即位之初,禁中書詔典冊,多出其手。歷任翰林學士、浙西觀察使、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左僕射、並在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和武宗開成五年(840年)兩度為相。主政期間,重視邊防,力主削弱藩鎮,鞏固中央集權,使晚唐內憂外患的局面得到暫時的安定。公元844年,輔佐武宗討伐擅襲澤潞節度使位的劉縝,平定澤、漣等五州。功成,加太尉賜封衛國公;李德裕長期與李宗閔及牛僧儒為首的朋黨鬥爭,後人稱為“牛李黨爭”,延續40年,牛李黨爭最早可上溯唐憲宗時文饒父吉甫與牛等的矛盾,縱觀史實,文饒執政功勳卓著,威震天下;牛黨執政,無所作為,國勢日弱,武宗即位,信用文饒,一掃朋黨,內平河北藩鎮,強藩觫手;外擊破回紇,威震土蕃、南詔;唐室幾竟中興,宣宗即位,嫉文饒威名,初貶荊南,次貶潮州;被貶到潮州的李德裕,為潮州人民做了三件事;一是李德裕治潮期間“庠序大興,教養日盛”。二是主張加固沿海水寨,增派兵員,防禦海盜侵擾。三是留下不少文獻。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貶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瓊山區大林鄉附近)司戶,次年正月抵達。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十二月十日(850年1月26日)卒於貶所,終年63歲;李德裕逝後10年被追封為太子少保、衛國公,贈尚書左僕射。李德裕在瓊期間,著書立說,獎善嫉惡,備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次柳氏舊聞》等。中國象棋發明者。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總計7年3個月。
楊嗣復
楊嗣復(783~848),字繼之,也字慶門,唐虢州弘農(今河南省靈寶縣)人。是楊於陵的二兒子。以宰相貶潮州刺史,居潮為政六年。入祀潮州府名宦祠。嗣復20歲時便考中貞元十九年(803)癸未科進士,初署幕府。貞元二十年登“博學宏辭科”,宰相武元衡很欣賞他,進右拾遺,累遷中書舍人。主持過兩期“朝考”,先後選拔了68人,多成長為國家有用的棟樑之才。大和七年(833)李宗閔第一次被罷相,開成五年(840)八月庚申,在葬唐文宗於章陵時,發生了劉弘逸、薛季稜謀殺仇士良失敗而被誅殺這一事實,楊嗣復被罷相,貶為吏部尚書、潭州刺史充湖南都團練觀察使。會昌元年(841)改貶楊嗣復為潮州刺史。大中二年(848),他被唐宣宗從潮州召回,升為吏部尚書,可是走到岳州,就去世了。楊嗣復在潮州為政六年,清順治《潮州府志》載:“會昌初以宰相貶潮州刺史,不以遷謫介意,勤於吏治,民稱神明雲。”楊嗣復是入選府志記載的10位刺潮宰相之一,入祀潮州府名宦祠。
陳堯佐 陳堯佐(963~1044)北宋大臣、書法家、畫家。字希元,號知餘子,閬州閬中人(今四川南充閬中),陳省華次子,兄陳堯叟、弟陳堯咨皆狀元。太宗端拱元年(988)進士,歷官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工書法,喜歡寫特大的隸書字,鹹平初,任潮州通判。潮州發生鱷魚食人,他下令捕獲,具文數罪後當眾烹殺。陳堯佐一生為官清正,敢作敢為,不同常人。他在陝西為官,告發地方官方保吉的罪陳堯佐半身像惡,他因此被降為朝邑縣主簿。在開封府作官,又“言事忤旨”降為潮州通判。他在壽州作官遇到大饑荒,他帶頭捐奉米煮稀飯,救活成千上萬的人。他知永興軍發現前任官姜遵,為了討好劉後,在京兆(今西安)修佛塔,大量毀壞“古碑碣充磚瓦用”。他馬上向朝廷奏請停毀和修復,為了保護文物,他公然上忤劉後。他在水利上的成就也是父兄中最大的。為防錢塘潮,他提出了“下薪實土法”。為堵黃河在滑州缺口,他發明了“木尤殺水法”。他在汾水兩岸築堤植柳防洪,成為長期造福人民的柳溪。鹹平二年(999)建韓吏部祠於金山麓夫子廟正室東廂。宋仁宗時官至宰相,景祐四年(1037),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仁宗慶曆四年(1044)卒。贈司空兼侍中,諡文惠。著有《潮陽編》、《野廬編》、《遣興集》、《愚邱集》等。現存詞一首。
趙鼎
趙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詞人。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南宋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宋高宗時的宰相。宋徽宗元豐八年(1085年)出生,早孤,由母樊氏教之。崇寧五年(1106)進士。累官河南洛陽令。高宗即位,除權戶部員外郎。建炎三年(1129),拜御史中丞。四年,簽書樞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紹興年間幾度所相,他薦任岳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有效地組織了軍事力量以抵禦金兵。他極力反對和議,遭到秦檜等人的打擊、陷害。後因與秦檜論和議不合,罷相,出知泉州。尋謫居興化軍,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吉陽軍。吉陽三年,知秦檜必欲殺己,自書銘旌曰: “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逐絕食而死,葬於昌化縣舊縣村。時為紹興十七年(1147年)八月,享年僅63歲。忠義凜然,為人所欽仰。孝宗朝,謚忠簡。《宋史》有傳:“鼎為南渡名相,與李綱齊名。其詞‘清剛沈至,卓然名家。’有《忠正得文集》十卷,《得全詞》一卷”。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佑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由於南宋王朝的腐敗,吳潛的雄圖大略成空。景定三年(1262年),他因反對立趙禥(即宋度宗)為太子。惹怒了宋理宗,被革去丞相之職,貶黜廣東潮州,任循州(今廣東龍川)安置。不久,吳潛即憂憤去世。後來趙宋王朝為吳潛恢復榮譽,追贈少師。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於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鬱,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餘》。宋朝時期,來自倭、高麗的海盜就已對我邊防構成了嚴重威脅,沿江制置吳潛成為中華民族最早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另外,吳潛還是傑出的水利專家。它山堰位於寧波市鄞江,是中國古代聞名於世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1989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今仍發揮其阻鹹、蓄淡、泄洪、引灌的水利功能。吳潛擔任浙東制置使時修洪水灣塘三壩,外泄江潮,內增官池蓄水,為阻隔江河之巨防,成為它山堰的重要配套工程。另修“吳公塘”、大西壩、北郭碶、澄浪堰等水利工程。這些13世紀的水利工程,歷經800年風雨,有的至今還在發揮作用,惠澤萬民,造福後人。吳潛為人正直不阿,無論是在地方任職,還是權掌六部,他都以正直無私、憂國憂民、忠義愛國聞名。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青原區)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景炎二年八月,元軍發起大規模的進攻。督府軍由於沒有作戰經驗和嚴格訓練,戰鬥力不強,在元軍騎兵猛烈的衝擊下,慘澹收場,文臣武將或犧牲,或被捕,文天祥一家只剩下老少三人。雖然文天祥受著國破家亡和妻離子散的巨大打擊,但沒有動搖其抗元意志。他帶兵入粵,在潮州、惠州一帶繼續抗元。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不幸在五坡嶺被一支偷襲的元軍俘獲。他吞下二兩腦子(即龍腦)自殺,但藥力失效,未能殉國。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文天祥的一生,與這場殘酷的民族征服戰爭相始終。他是一個永遠載入中國歷史的愛國將領著名詩人。他在強敵入侵,國土淪陷,生靈塗炭的危急時刻,他自賣家產,組織義軍,舉兵抗敵。被俘後,他義正辭嚴,慷慨殉國。他寫下了留芳千古的《過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品格,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楷模。另外,文天祥十分愛好下象棋,而且棋藝極高。他曾撰寫一本棋譜,記錄了危險制勝奇絕之局共40篇。
陸秀夫 陸秀夫(1236—1279)字君實,漢族,楚州鹽城長建里(今江蘇省建湖縣建陽鎮)人。陸秀夫在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年間與文天祥、謝枋德、胡三省同年進士。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沿江東下,揚州形勢緊張,僚屬大多逃散,陸秀夫等數人堅守本職,毫不動搖。李庭芝把他推薦給朝廷,乃調往臨安。德祐二年,任禮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後,他和將領蘇劉義等退至溫州。不久,與陳宜中、張世傑等在福州立益王趙昰為帝,定年號“景炎”重建宋廷,陸秀夫任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廣東。次年,廣州降元,宋廷遷至井澳(今廣東中山縣南大橫琴島下),陳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海上朝廷”轉移到淺灣(今廣東饒平南海中島嶼)。景炎三年(1278)初,趙昰死,廟號端宗,得年僅10歲。群臣多欲散去,陸秀夫勉勵群臣與張世傑共同擁立宋端宗的親弟弟7歲廣王趙昺為皇帝,定年號“祥興”,遷居崖山(今廣東新會南海中)。楊太后垂簾聽政,陸秀夫任左丞相,與張世傑同執朝政。祥興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張弘范攻崖山,宋軍大敗。陸秀夫對趙昺說:“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背趙昺跳海犧牲。陸秀夫是宋末政治家,南宋抗元名臣。和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陸秀夫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者,他受命於危難之際,殫精竭慮,顛沛流離,試圖力挽狂瀾,維護大宋江山,可是,腐敗的南宋王朝又豈是個人的力量能挽救得了的呢?他最終以自己的忠節之舉報效了國家。他的努力雖未能重扶正傾之宋室,但其忠心報國的愛國精神可歌可泣。
張世傑
張世傑(?——1279年)南宋名將,張柔之侄,民族英雄,涿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蒙古滅金後,張世傑投奔南宋,成為南宋末年最重要的統帥。《宋史》稱:“張世傑,范陽人。少從張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隸淮兵中,無所知名。”德祐二年(1276年),臨安淪陷時,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他與陸秀夫帶著宋朝二王(益王趙昰、衛王趙昺)出逃。後來剛滿7歲趙昰即位為皇帝,是為宋端宗,定年號“景炎”。端宗即位後對張世傑甚是重用。張世傑並沒有辜負端宗皇帝的希望,多次指揮宋軍抵禦元朝軍隊的猛攻。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海上朝廷”轉移到淺灣(今廣東饒平南海中島嶼)。景炎三年(1278年)10歲的端宗溺水而死,他的弟弟衛王趙昺登基做皇帝,改元“祥興”。趙昺下詔讓張世傑做太傅(皇帝的老師)。張世傑奉命死守帝都厓山,另外還下令百姓大興土木,為太后、皇帝修建行宮,還利用打仗空餘的機會教趙昺識字。趙昺也很聽話,張世傑說什麼他就做什麼。宋楊太妃聞少帝死訊投海而死。張世傑將其葬於海濱。宋軍殘部隨張世傑順海南下,在南恩之海陵山,遭遇颶風,將士勸張世傑登岸,張世傑道:“無以為也。”他登上柁樓,焚香禱告:“我為趙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復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幾敵兵退,別立趙氏以存祀耳。今若此,豈天意耶!”言罷,風濤越來越大,張世傑墮水溺死。宋遂亡。南宋雖然覆沒,但輸得是這樣的悲壯,這樣有節烈之氣,勇士們面對外族入侵和壓迫,拚死抵抗,為爭取民族生存、自尊、自衛而英勇獻身,義無反顧,閃耀著愛國主義的“崖山精神”,即中華民族精神。崖山精神,春秋大義,鼓舞后人。
李宗閔
李宗閔(?-843)唐宗室。唐高祖第十三子鄭王李元懿之後。字損之,行七。貞元二十一年登進士第,元和三年又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洛陽尉。七年入為監察御史,累遷禮部員外郎。十二年宰相裴度討淮西,署為彰義軍觀察判官。淮西平,遷駕部郎中知制誥。十五年拜中書舍人。長慶元年貶劍州刺史,尋復入為中書舍人。三年權知禮部侍郎,四年知貢舉。十月權知兵部侍郎,寶曆元年正拜。大和二年為吏部侍郎,三年八月拜相,累轉中書侍郎,集賢大學士。七年罷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八年復入相,九年貶潮州司戶。開成元年移杭州司馬,三年為杭州刺史,四年冬改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會昌三年為杭州刺史,四年復貶漳州長史,尋長流封州。六年八月徙郴州司馬,未行卒。宗閔與牛僧孺善,引之入相,與李德裕交惡,凡其黨皆逐之,史稱牛李黨爭。工詩文,長於碑銘。《全唐詩》卷473存其詩1首,《全唐文》卷714編其文為1卷。生平見《舊唐書》卷176、《新唐書》卷174本傳。
李德裕
李德裕(787—850年1月26日),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詩人;字文饒,真定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幼有壯志,苦心力學,尤精《漢書》、《左氏春秋》。穆宗即位之初,禁中書詔典冊,多出其手。歷任翰林學士、浙西觀察使、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左僕射、並在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和武宗開成五年(840年)兩度為相。主政期間,重視邊防,力主削弱藩鎮,鞏固中央集權,使晚唐內憂外患的局面得到暫時的安定。公元844年,輔佐武宗討伐擅襲澤潞節度使位的劉縝,平定澤、漣等五州。功成,加太尉賜封衛國公;李德裕長期與李宗閔及牛僧儒為首的朋黨鬥爭,後人稱為“牛李黨爭”,延續40年,牛李黨爭最早可上溯唐憲宗時文饒父吉甫與牛等的矛盾,縱觀史實,文饒執政功勳卓著,威震天下;牛黨執政,無所作為,國勢日弱,武宗即位,信用文饒,一掃朋黨,內平河北藩鎮,強藩觫手;外擊破回紇,威震土蕃、南詔;唐室幾竟中興,宣宗即位,嫉文饒威名,初貶荊南,次貶潮州;被貶到潮州的李德裕,為潮州人民做了三件事;一是李德裕治潮期間“庠序大興,教養日盛”。二是主張加固沿海水寨,增派兵員,防禦海盜侵擾。三是留下不少文獻。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貶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瓊山區大林鄉附近)司戶,次年正月抵達。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十二月十日(850年1月26日)卒於貶所,終年63歲;李德裕逝後10年被追封為太子少保、衛國公,贈尚書左僕射。李德裕在瓊期間,著書立說,獎善嫉惡,備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次柳氏舊聞》等。中國象棋發明者。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總計7年3個月。
楊嗣復
楊嗣復(783~848),字繼之,也字慶門,唐虢州弘農(今河南省靈寶縣)人。是楊於陵的二兒子。以宰相貶潮州刺史,居潮為政六年。入祀潮州府名宦祠。嗣復20歲時便考中貞元十九年(803)癸未科進士,初署幕府。貞元二十年登“博學宏辭科”,宰相武元衡很欣賞他,進右拾遺,累遷中書舍人。主持過兩期“朝考”,先後選拔了68人,多成長為國家有用的棟樑之才。大和七年(833)李宗閔第一次被罷相,開成五年(840)八月庚申,在葬唐文宗於章陵時,發生了劉弘逸、薛季稜謀殺仇士良失敗而被誅殺這一事實,楊嗣復被罷相,貶為吏部尚書、潭州刺史充湖南都團練觀察使。會昌元年(841)改貶楊嗣復為潮州刺史。大中二年(848),他被唐宣宗從潮州召回,升為吏部尚書,可是走到岳州,就去世了。楊嗣復在潮州為政六年,清順治《潮州府志》載:“會昌初以宰相貶潮州刺史,不以遷謫介意,勤於吏治,民稱神明雲。”楊嗣復是入選府志記載的10位刺潮宰相之一,入祀潮州府名宦祠。
陳堯佐 陳堯佐(963~1044)北宋大臣、書法家、畫家。字希元,號知餘子,閬州閬中人(今四川南充閬中),陳省華次子,兄陳堯叟、弟陳堯咨皆狀元。太宗端拱元年(988)進士,歷官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工書法,喜歡寫特大的隸書字,鹹平初,任潮州通判。潮州發生鱷魚食人,他下令捕獲,具文數罪後當眾烹殺。陳堯佐一生為官清正,敢作敢為,不同常人。他在陝西為官,告發地方官方保吉的罪陳堯佐半身像惡,他因此被降為朝邑縣主簿。在開封府作官,又“言事忤旨”降為潮州通判。他在壽州作官遇到大饑荒,他帶頭捐奉米煮稀飯,救活成千上萬的人。他知永興軍發現前任官姜遵,為了討好劉後,在京兆(今西安)修佛塔,大量毀壞“古碑碣充磚瓦用”。他馬上向朝廷奏請停毀和修復,為了保護文物,他公然上忤劉後。他在水利上的成就也是父兄中最大的。為防錢塘潮,他提出了“下薪實土法”。為堵黃河在滑州缺口,他發明了“木尤殺水法”。他在汾水兩岸築堤植柳防洪,成為長期造福人民的柳溪。鹹平二年(999)建韓吏部祠於金山麓夫子廟正室東廂。宋仁宗時官至宰相,景祐四年(1037),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仁宗慶曆四年(1044)卒。贈司空兼侍中,諡文惠。著有《潮陽編》、《野廬編》、《遣興集》、《愚邱集》等。現存詞一首。
趙鼎
趙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詞人。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南宋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宋高宗時的宰相。宋徽宗元豐八年(1085年)出生,早孤,由母樊氏教之。崇寧五年(1106)進士。累官河南洛陽令。高宗即位,除權戶部員外郎。建炎三年(1129),拜御史中丞。四年,簽書樞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紹興年間幾度所相,他薦任岳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有效地組織了軍事力量以抵禦金兵。他極力反對和議,遭到秦檜等人的打擊、陷害。後因與秦檜論和議不合,罷相,出知泉州。尋謫居興化軍,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吉陽軍。吉陽三年,知秦檜必欲殺己,自書銘旌曰: “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逐絕食而死,葬於昌化縣舊縣村。時為紹興十七年(1147年)八月,享年僅63歲。忠義凜然,為人所欽仰。孝宗朝,謚忠簡。《宋史》有傳:“鼎為南渡名相,與李綱齊名。其詞‘清剛沈至,卓然名家。’有《忠正得文集》十卷,《得全詞》一卷”。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佑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由於南宋王朝的腐敗,吳潛的雄圖大略成空。景定三年(1262年),他因反對立趙禥(即宋度宗)為太子。惹怒了宋理宗,被革去丞相之職,貶黜廣東潮州,任循州(今廣東龍川)安置。不久,吳潛即憂憤去世。後來趙宋王朝為吳潛恢復榮譽,追贈少師。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於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鬱,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餘》。宋朝時期,來自倭、高麗的海盜就已對我邊防構成了嚴重威脅,沿江制置吳潛成為中華民族最早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另外,吳潛還是傑出的水利專家。它山堰位於寧波市鄞江,是中國古代聞名於世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1989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今仍發揮其阻鹹、蓄淡、泄洪、引灌的水利功能。吳潛擔任浙東制置使時修洪水灣塘三壩,外泄江潮,內增官池蓄水,為阻隔江河之巨防,成為它山堰的重要配套工程。另修“吳公塘”、大西壩、北郭碶、澄浪堰等水利工程。這些13世紀的水利工程,歷經800年風雨,有的至今還在發揮作用,惠澤萬民,造福後人。吳潛為人正直不阿,無論是在地方任職,還是權掌六部,他都以正直無私、憂國憂民、忠義愛國聞名。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青原區)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景炎二年八月,元軍發起大規模的進攻。督府軍由於沒有作戰經驗和嚴格訓練,戰鬥力不強,在元軍騎兵猛烈的衝擊下,慘澹收場,文臣武將或犧牲,或被捕,文天祥一家只剩下老少三人。雖然文天祥受著國破家亡和妻離子散的巨大打擊,但沒有動搖其抗元意志。他帶兵入粵,在潮州、惠州一帶繼續抗元。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不幸在五坡嶺被一支偷襲的元軍俘獲。他吞下二兩腦子(即龍腦)自殺,但藥力失效,未能殉國。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文天祥的一生,與這場殘酷的民族征服戰爭相始終。他是一個永遠載入中國歷史的愛國將領著名詩人。他在強敵入侵,國土淪陷,生靈塗炭的危急時刻,他自賣家產,組織義軍,舉兵抗敵。被俘後,他義正辭嚴,慷慨殉國。他寫下了留芳千古的《過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品格,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楷模。另外,文天祥十分愛好下象棋,而且棋藝極高。他曾撰寫一本棋譜,記錄了危險制勝奇絕之局共40篇。
陸秀夫 陸秀夫(1236—1279)字君實,漢族,楚州鹽城長建里(今江蘇省建湖縣建陽鎮)人。陸秀夫在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年間與文天祥、謝枋德、胡三省同年進士。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沿江東下,揚州形勢緊張,僚屬大多逃散,陸秀夫等數人堅守本職,毫不動搖。李庭芝把他推薦給朝廷,乃調往臨安。德祐二年,任禮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後,他和將領蘇劉義等退至溫州。不久,與陳宜中、張世傑等在福州立益王趙昰為帝,定年號“景炎”重建宋廷,陸秀夫任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廣東。次年,廣州降元,宋廷遷至井澳(今廣東中山縣南大橫琴島下),陳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海上朝廷”轉移到淺灣(今廣東饒平南海中島嶼)。景炎三年(1278)初,趙昰死,廟號端宗,得年僅10歲。群臣多欲散去,陸秀夫勉勵群臣與張世傑共同擁立宋端宗的親弟弟7歲廣王趙昺為皇帝,定年號“祥興”,遷居崖山(今廣東新會南海中)。楊太后垂簾聽政,陸秀夫任左丞相,與張世傑同執朝政。祥興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張弘范攻崖山,宋軍大敗。陸秀夫對趙昺說:“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背趙昺跳海犧牲。陸秀夫是宋末政治家,南宋抗元名臣。和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陸秀夫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者,他受命於危難之際,殫精竭慮,顛沛流離,試圖力挽狂瀾,維護大宋江山,可是,腐敗的南宋王朝又豈是個人的力量能挽救得了的呢?他最終以自己的忠節之舉報效了國家。他的努力雖未能重扶正傾之宋室,但其忠心報國的愛國精神可歌可泣。
張世傑
張世傑(?——1279年)南宋名將,張柔之侄,民族英雄,涿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蒙古滅金後,張世傑投奔南宋,成為南宋末年最重要的統帥。《宋史》稱:“張世傑,范陽人。少從張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隸淮兵中,無所知名。”德祐二年(1276年),臨安淪陷時,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他與陸秀夫帶著宋朝二王(益王趙昰、衛王趙昺)出逃。後來剛滿7歲趙昰即位為皇帝,是為宋端宗,定年號“景炎”。端宗即位後對張世傑甚是重用。張世傑並沒有辜負端宗皇帝的希望,多次指揮宋軍抵禦元朝軍隊的猛攻。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海上朝廷”轉移到淺灣(今廣東饒平南海中島嶼)。景炎三年(1278年)10歲的端宗溺水而死,他的弟弟衛王趙昺登基做皇帝,改元“祥興”。趙昺下詔讓張世傑做太傅(皇帝的老師)。張世傑奉命死守帝都厓山,另外還下令百姓大興土木,為太后、皇帝修建行宮,還利用打仗空餘的機會教趙昺識字。趙昺也很聽話,張世傑說什麼他就做什麼。宋楊太妃聞少帝死訊投海而死。張世傑將其葬於海濱。宋軍殘部隨張世傑順海南下,在南恩之海陵山,遭遇颶風,將士勸張世傑登岸,張世傑道:“無以為也。”他登上柁樓,焚香禱告:“我為趙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復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幾敵兵退,別立趙氏以存祀耳。今若此,豈天意耶!”言罷,風濤越來越大,張世傑墮水溺死。宋遂亡。南宋雖然覆沒,但輸得是這樣的悲壯,這樣有節烈之氣,勇士們面對外族入侵和壓迫,拚死抵抗,為爭取民族生存、自尊、自衛而英勇獻身,義無反顧,閃耀著愛國主義的“崖山精神”,即中華民族精神。崖山精神,春秋大義,鼓舞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