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唐菖蒲。多年生草本。球莖扁圓球形,直徑2.5-4.5cm,外包有棕色或黃棕色的膜質包被,葉基生或在花莖基部互生,劍形,長40-60cm,寬2-4cm,基部鞘狀,頂端漸尖,嵌迭狀排成2列,灰綠色,有數條縱脈及1條明顯而突出的中脈。
花莖直立,高50-80cm,不分枝,花莖下部生有數枚互生的葉;蠍尾狀單歧聚傘花序長25-35cm,每朵花下有苞片2,膜質,黃綠色,卵形或寬披針形,長4-5cm,寬1.8-3cm,中脈明顯;無花梗;花在苞內單生,兩側對稱,有紅、黃、白或粉紅等色,直徑6-8cm;花被管長約2.5cm,基部彎曲,花被裂片6,2輪排列,內、外輪的花被裂片皆為卵圓形或橢圓形,上面3片略大(外花被裂片2,內花被裂片1),最上面的1片內花被裂片特別寬大,彎曲成盔狀;雄蕊3,直立,貼生於盔狀的內花被裂片內,長約5.5cm,花葯條形,紅紫色或深紫色,花絲白色,著生在花被管上;花柱長約6cm,頂端3裂,柱頭略扁寬而膨大,具短絨毛,子房橢圓形,綠色,3室,中軸胎座,胚珠多數。
蒴果橢圓形或倒卵形,成熟時室背開裂;種子扁而有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長習性
唐菖蒲是喜溫暖的植物,但氣溫過高對生長不利,不耐寒,生長適溫為20℃~25℃,球莖在5℃以上的土溫中即能萌芽。它是典型的長日照植物,長日照有利於花芽分化,光照不足會減少開花數,但在花芽分化以後,短日照有利於花蕾的形成和提早開花。夏花種的球根都必須在室內貯藏越冬,室溫不得低於0℃。
栽培土壤以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宜,pH值不超過7;特別喜肥,磷肥能提高花的質量,鉀肥對提高球莖的品質和子球的數目有促進作用。[3]
地理分布
唐菖蒲原產於非洲好望角,南歐、西亞等地中海地區亦有分布。主要生產於美國、荷蘭、以色列及日本等。唐菖蒲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廣東、四川、福建、吉林、遼寧、雲南、上海、甘肅、江蘇、深圳和河北。[4][5]
本植物為一雜交種,可能是由非洲南部產的 G. psittacinus Hook. 與 G. cardinalisCurt. 雜交而成,或者後來再混入 G. oppositiflorus Herb. 全國各地廣為栽培,貴州及雲南一些地方常逸為半野生。
shí yáng jǐn ㄕㄧˊ ㄧㄤˊ ㄐㄧㄣˇ
十洋錦(十洋錦)
花名。即十樣錦。 冰心 《山中雜記》十:“在我跪伏在櫻花底下,拔那十洋錦的葉子的時候,他便側轉那狹長而良善的臉來看我,表示他的歡迎與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