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巷11號民居位於揚州市廣陵區十巷11號,清代建築,此宅原主人為王姓。房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10平方米,建築面積28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巷11號民居
- 所屬年代:清代
十巷11號民居位於揚州市廣陵區十巷11號,清代建築,此宅原主人為王姓。房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10平方米,建築面積280平方米。
十巷11號民居位於揚州市廣陵區十巷11號,清代建築,此宅原主人為王姓。房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10平方米,建築面積280平方米。文物特徵院門西向,水磨磚門樓,較高大,上有磚刻圖案,黑漆鐵釘大門,油漆斑駁。門房三間,坐東朝...
南京城南大百花巷11號,為清末舉人、民國期間著名文字學家程先甲故居。故居建築為清中晚期所建,前後共有七進,門廳、大廳、書房、樓房、廚房,占地千餘平方米,整組建築梁架完好,門窗扇雕有花紋,仍保持著南京明清建築的地方風格與特色。文物歷史 程先甲(1871~1932年),因居大百花巷而筆名為“百花仙子”,是...
石家村現存古民居50多幢,現以魁星閣、成德堂、石家村1號、5號、12號、25號、42號、2號、35號、8號、13號、11號為代表的古民居在石家村占重要地位,建築風格基本相同,房子上下對堂,中設天井,二樓通轉房後庭院。房內有槅扇、斜撐、門楣及窗欄板等木雕構件,雕刻都很精美。村西的魁星閣,建於清乾隆十六...
一、老巷肌理 二、老巷建築 1.傳統桂林民居 2.清末民初磚木結構房屋 3.民國時期小洋樓 4.新中國成立後單位建磚混樓房 5.二十世紀中後期居民自建磚混結構房屋 6.房屋建築與城牆 7.廉租公房 8.牆界碑 9.西巷的宗教建築 10.其他 三、老巷尋跡 1.“兄弟翰林”龍氏家宅舊址 2.謝家大院 3.魏繼昌...
甲第巷9號大夫第位於潮州市湘橋區太平街道甲第巷,始建於民國。坐西南向東北,三進布局,後樓二層,通面寬11米,進深16.07米,占地面積約227平方米。硬山頂灰瓦屋面夯土抹灰牆,穿斗與抬梁混合式構架,有木雕裝飾。該民居具有本土地域建築文化特點,有一定歷史研究價值。興寧巷大夫第 興寧巷大夫第位於興寧巷24號,...
明間用十扇屏門隔成前後廳。光祿坊劉氏民居 光祿坊劉氏民居位於鼓樓區光祿坊28、30、32號。建於清代。自東而西並列四座毗鄰,其範圍東至道南祠,西至早題巷,南臨光祿坊街,北至大光里,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為福州市區最大的單姓住宅。東側兩座原是清初著名畫家許友故居——米友堂;西側兩座是清康熙五十...
暖泉鎮大量的古民居始建於明清時代,有“三堡、六巷、十八莊”之說。暖泉地處壺流河畔,緊靠石門峪口,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商貿發達,吸引著大量商人、財主來暖建宅安居。據調查統計,該鎮現有建築質量較高且有觀賞研究價值的明清風格的古民居213所,古式房屋2469間。其中西古堡的古民居建築群最為典型,最具有代表...
青城古民居從布局上看,全鎮街巷為棋盤格局,整齊有序,主次分明。主街東西走向,寬闊通暢,小街巷相對窄小,順主街對稱分布。因青城雄居黃河天險,歷代都是軍事防守要衝,街道命名也帶有軍事屬性,如齊心牌、上下牌、教場路、箭道巷。青城古民居的磚木雕刻精美,從大門到照壁,從堂屋到廈房,從牆肘到屋檐,從門扇...
住宅之間每自巷頂架設過街樓相通,人行方便。民居大多為單進式二進院,每坊之中院與院連為一體,相互連線,四通八達。院中房屋多為雙層,大部分設有樓道。正房亦有三層者,但屋身偏低,不設門和樓道,呈閣樓式。砥洎城出於軍事防禦目的而建,同時兼顧居住使用功能,城堡內的街巷、民居與城牆一起被納入整個防禦體系...
建橋圍,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建橋鎮。建橋圍內的族群姓張,該族群不僅在明清時期形成的規模極大,其打造的建橋圍建築也十分宏偉和精緻。第二批“廣東省古村落”認定發布會認定建橋鎮建橋圍別具特色,是古客家民居群,至今仍完好存留著元、明、清三朝古建築典型風格和鮮明文化傳統特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全國最大型...
金帶街、金帶南街是惠城區的古街道,街道兩邊民居古建築鱗次櫛比。此處明朝以前是惠州城外的居民點,明代洪武二十二年(1389)才建成金帶街。現街道長250米,寬4米,東接水門路東城牆,西聯西湖的西城牆,猶如一條帶子,故名金帶街;也有傳說原街中埋有金帶,故名金帶街。金帶街為主街,兩邊巷道縱橫交錯。主街...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代表,在佛山丹灶西城村六條古老巷子裡,藏著連片清朝鑊耳屋古建築群。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築,是丹灶新農村規劃中重點突出的一部分。昨日,記者來到這片古建築最密集的地區——西城村六巷街,一睹其風采。徜徉六巷 細品“鑊耳”晨光初現,徜徉在西城這條小村里,映入眼帘的,是清一色的...
舊居旁約10米處一棟民房,是朱德、陳毅居住舊址,1929年1月底,房屋被敵人燒毀,1984年按原貌重新修復。除此,在大井背後的小山崗上,尚有紅軍烈士墓、王佐烈士墓,大井除了革命人文景觀,還有秀麗的高山田園風光。這裡四周群巒疊嶂,翠林環繞,梯田層層,溪流吟唱,古樸的農舍民居散布在翠林清溪之間,組成一幅清雅秀麗...
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築群位於潮州古城的南門十巷、許駙馬府和舊西門街歷史街區,覆蓋面積約1.8平方千米,包含14座古民居。這些建築主要分布在辜厝巷、鄭厝巷、甲第巷和興寧巷等街道,代表了明代、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建築遺存,是潮州民居建築的典範。該建築群於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潮州老城的民居...
喜洲白族建築是典型的代表。在建築上可以看出各個時代特色的風貌,也可以看出建築民居主人的政治地位,文化修養,經濟狀況以及愛好,性格,氣質,追求。1.明朝民居 喜洲明代遺留的民居中,以一坊三開間樓房為主房。民居格局主要以西邊為主房,建有“倒座”,也被稱為“土庫房”楊士雲“七尺書樓 位於喜洲大界巷8號,...
上海民居有“弄”的稱法 其他城市的人甚至讀不準這個詞的音,其實,“弄”只是有別於街面房子的“胡同”的通稱。早期的石庫門大多叫弄、里,就是我們常說的“里弄”,又叫“弄堂”。弄堂常用弄、里、坊、村、公寓、別墅等名號,級別逐次提高。後幾種又稱為新式里弄,居住條件已明顯優於早期的老式石庫門,配...
民居 筍崗村元勛舊址,是典型的廣府圍村建築,村內有大小140多間民居建築,具嶺南特色,是深圳地區原住民的建築形式之一。土地廟 位於元勛舊址圍屋中心巷後面有一個土地廟,逢初一和十五開放,香火仍然旺盛,村民經常在這裡焚香祈禱。文物價值 元勛舊址在廣府圍中具有代表性,它反映了廣府人當時社會發展的物質文化水平。
圍龍屋,又被稱為客家圍攏屋,是客家圍屋(客家圍村)中最典型的一種,屬於半圓形客家圍屋(客家圍村),是具有極強的中國傳統禮制、倫理觀念及風水意識的圍村民居建築,是一種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圍龍屋是客家民居建築的風格和形式之一,客家居民建築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變化,有...
20世紀30年代,中山街、中華街、輔庭路等是梅城熱鬧的街道,“中華街又叫米市巷,油米豆等糧食在這裡批發銷售,還有很多的進口商品店,逢年過節街道上都是人。”那裡有各具特色的古民居,民居里有說不完道不盡的傳說故事,在那裡還有曾經繁華喧囂的騎樓,騎樓里承載了許多老梅城的青春回憶。除了文化名人的故居外,...
翁文灝故居位於寧波市海曙區月湖西岸大書院巷11號,現存有三進木結構傳統民居和三合院小洋樓等建築,總占地面積約為2120平方米,其中的小洋樓為翁文灝的生活之地,為一座羅馬風格的西洋式磚混結構樓房。 翁文灝故居作為一座名人故居,其建築本身時代性和地域性顯著,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近代優秀建築。簡介 翁文灝故居...
贛派建築,又稱贛式建築、江右建築,是江右民系的傳統建築。贛派建築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一帶,在湖南省東部、湖北省東南部、安徽省西南部、福建省西北部也有大量分布。贛派建築是江西民居的代表,布局簡潔,樸實素雅,是贛派民居建築的主要特色。贛派建築包括江右民居、江右宗祠、贛派騎樓等。贛派建築是江右文化的載體...
為什麼叫“四合院”呢?因為這種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東廂房和西廂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圍合,形成一個口字形,裡面是一個中心庭院,所以這種院落式民居被稱為四合院。四合院在中國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根據現有的文物資料分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築出現。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人特別喜愛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