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科技學校(原十堰農校)成立於1966年,是經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多學科、綜合型國家級重點普通中專。國家科技部確定的“星火計畫培訓基地”,湖北省政府設立的“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站”、 “湖北省雨露培訓集團理事學校”和“陽光工程品牌基地”,十堰市政府授予的“職業教育先進單位”、“人民滿意學校”、“就業先進集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最佳安全文明校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堰市科技學校
- 創辦時間:1966年
- 所屬地區:湖北省十堰市
- 學校類型:中專,技校
- 學校屬性:國家級重點普通中專
- 主要獎項:星火計畫培訓基地
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站 - 現任校長:鄧東升
設施建設,辦學特色,發展沿革,地圖信息,
設施建設
學校座落在道教聖地武當山下,南水北調取水源頭丹江口市右岸新城區,現有教職員工240人,其中中高級職稱130人,“雙師型”教師80人。校園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實訓設施先進,服務功能齊全,是求知學藝的理想之地。建校40多年來,已向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中專畢業生2.5萬餘人,開展各類培訓3萬多人次,目前在校生近4000人,年培訓農村勞動力3000餘人。一大批學員成為黨政領導幹部、業務骨幹和企業家,由此學校被譽為鄂西北地區的“黃埔軍校”和“人才搖籃”。
辦學特色
學校秉承以“以服務經濟為宗旨,改革創新為動力,就業安置為導向,素質教育為重點,能力培養為核心,和諧發展為目標”的辦學理念和“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企業歡迎,讓社會滿意”的服務理念,開設有信息(其中計算機為省級重點專業)、機電、生物(其中園林工程、畜牧獸醫為省級重點專業)、空港、人文共五大類二十多個專業,學校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海南和武漢等地設有就業安置辦事處,並與格力、華為、美的、富士康、精誠、創維、海爾、洲信等大型企業集團簽有“訂單培養”協定,確保畢業生100%零風險、高薪資就業。
發展沿革
十堰市科技學校(原十堰農校)創建於1966年,期間經歷了五個不同的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農業部、省教育廳先後進行了七次辦學條件和水平的評估,隨著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學校名稱共發生了十餘次變化,在跌宕起伏中走出了一條自我積累和發展壯大的道路。
1、五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66----1973年,屬於早期動盪階段。從房縣紅塔公社建校到落戶于丹江大壩右岸,八年間四次搬遷,兩次合併。
第二階段:1974----1991年,屬於奠基創業階段。依靠“八大金剛”白手起家,歷經17年愚公移山,艱苦奮鬥,使學校得以生存和延續。到1991年,各種固定資產總值260萬元,當年兩次評估分別獲B等二級和辦學條件基本合格等次。
第三階段:1992----1997年,屬於快速發展階段。通過搶抓歷史機遇,按照“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求生存,以規模促效益,以質量促發展”的辦學思想,制定並實施了“1235”綜合改革工程,使學校步入超常規、大跨度的發展軌道,到1997年底,專業設定、在籍生規模、固定資產總值、房屋建築面積、職工年薪收入等五個方面翻了幾番,1994年被省教委評估為辦學條件合格學校,1997年又跨入辦學水平A級學校行列。
第四階段:1998年至2004年,屬於結構調整與功能創新階段。從98年開始,實施“名牌戰略”、“外向型辦學戰略”,大膽調整教育結構,積極進行辦學體制創新,擴大辦學功能,使學校在困境中穩步發展。2001年5月在省教育廳組織的重點評估中,躋身於省部級重點中專的行列。
第五階段:2005年至今,屬於辦學規模恢復和教學質量提高階段。搶抓職業教育發展的機遇,創新招生方式,廣辟就業渠道,保證了“進口”與“出口”暢通,實現招生規模的大幅回升和恢復。同時苦練內功,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於2005年12月,經教育部專家評估,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11年7月,被確定為湖北省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
目前,全體教職員工正齊心協力,團結拼搏,朝著創辦國家特色中職學校的方向和目標而努力奮鬥。
2、90年代以來的七次評估
①1991年3月,農業部水平評估,得分73.7分,定為全國B等二級學校。
②1991年11月,省教委辦學條件評估,得分73分,定為辦學條件基本合格學校。
③1994年12月,省教委辦學條件複評,得分83.5分,定為全省辦學條件合格學校。
④1997年10月,省教委辦學水平評估,得分95分,定為辦學水平A級學校。
⑤2001年5月,省教育廳重點評估,得分97分,定為省級重點普通中專。
⑥2005年12月,國家教育部評估,得分98分,定為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
⑦2011年7月,湖北省教育廳評估,確定為湖北省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
3、建校以來學校名稱的變更與擴充
(1)五次名稱變更:
①1966年10月,鄖專字(66)137號文“鄖陽專區半農半讀農業學校”。
②1973年4月,鄖地革(1973)51號文“湖北省鄖陽地區農業學校”。
③1994年11月,十機編(1994)11號文“湖北省十堰市農業學校”。
④2004年2月,十編辦發(2004)4號文“十堰市套用科技學校”。
⑤2013年3月,十堰市編制辦批准更名為“十堰市科技學校”。
(2)八次名稱擴充:
①1992年7月,鄖地行署批准“鄂西北農業科技培訓中心”。
②2000年4月,省科技廳批准“湖北省星火培訓基地”。
③2002年3月,市教育局批准增掛“十堰市信息技術學校”牌子,同年6月又批准“綜合高中班”,2004年12月27日批准增掛“十堰市綜合高級中學”校牌。
④2003年10月,鄂勞社函(2003)49號文批准設立“十堰市農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站”。
⑤2007年4月,十編辦發(2007)20號文批准加掛“十堰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心”牌子。⑥2010年4月,成立“十堰市農業職業教育集團”。
⑦2014年4月,十堰市市委組織部授予“漢江生態經濟帶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⑧2014年6月,增掛“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丹江口教學區”牌子。
4、主要成就與基本情況
【教育資源得天獨厚】學校占地286畝,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教職工215人(其中:在職在崗職工146人,研究生10人,離退人員44人,外聘25人)。多年來,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緊跟人才市場需求,建立現代農業、機械加工、現代服務三大專業群,聯合高校、行業、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建校近50年來,向國家培養大中專畢業生近5萬人,農村實用人才5萬人次,現已發展成集中等職業教育、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成人學歷教育於一體、具有鮮明特色的國家級重點、省級示範中等職業學校, 2014年被教育部等六部委授予“全國職教先進單位”。
【品牌專業特色凸顯】大力推進產教結合,創新培養模式,培植品牌專業。2009年以來,學校投資1000多萬元,建立實訓基地,完善實訓設施,按照理論精簡、實踐多練、德育強化的思路,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致力打造區域一流的機加工專業和不可替代的農業專業。現數控技術套用與畜牧獸醫專業為省級品牌專業,現代農藝與計算機套用專業為省級重點專業,機械加工實訓中心和畜牧獸醫實訓中心為省級實訓基地。近五年,先後有200餘人次獲得教育部門、全國文明風采大賽、職業技能大賽獎勵。2013年學生代表十堰市參加省技能大賽,獲數控車工和數控銑工一等獎。超過95%的畢業生實現對口穩定就業。
【服務經濟成果顯著】 充分發揮傳統優勢,積極服務“三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2010年,由市教育局、農業局批准,以學校為基地,組建了公益性農科教聯合體----十堰市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建設了“兩庫一基地”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網路”,搭建起全市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平台。即組建了200多名由大學教授、涉農教師、科研人員、農技推廣專家和行業能手構成的“專家師資庫”;建立了種植、養殖、鄉村生態旅遊、農產品保鮮與加工等多個專業的“教學模組資料庫”,編寫了7種新型農民培養系列教材和實用技術資料3萬多冊;在30多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建立實訓基地;在各縣市設立工作站,在47個鄉鎮、專業村、農業龍頭企業、農業行業協會等開設100多個教學點(班),在讀學員5000多人。學校堅持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並舉,集中教學與個人自學並行,採用“送教下鄉,送技上門”方式,對學員實施免費學歷教育和技術培訓。2009年以來,累計培訓農村實用人才20883人次,定向培養600多名農村“雙帶頭人”和2410名新型職業農民,現已搭起校縣、校鄉、校企、校社、校校聯合的多層次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平台,形成立體化農村實用人才培養體系。
2014年被十堰市委確立為“漢江生態經濟帶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基地成立後,學校圍繞市委“一主四大”產業發展格局和農業“四個百萬”工程,先後開展了農村基層實用人才骨幹培訓、鄉鎮分管農業工作領導培訓、茶葉、蔬菜、核桃、柑桔等產業骨幹培訓、農機、農技、畜牧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為十堰市農業產業化、農業現代化和生態農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宏偉目標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地圖信息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三官殿辦事處馬灣村四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