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戰爭背景
一戰結束後,
威爾遜開始參與談判。他的目標是明確的,即幫助受壓迫國家獲得主權和確保一個公正的和平。
1918年1月8日,威爾遜發表了十四點和平原則,首次論述了關於成立
國際聯盟的想法。這個聯盟的指定目標應該是保證各大小國家的領土完整以及他們的政治獨立。
威爾遜打算憑十四點原則結束這場戰爭和實現一個所有國家共享的、公正的和平。
為了開
巴黎和會,他在巴黎待了6個月,這也使得他成為首位在任內出訪歐洲的美國總統。和會期間,他不倦地推銷他的計畫,最終實現了在凡爾賽條約中加入了關於創建國際聯盟的章節。
政治背景
儘管他為創建
國聯所作的努力使威爾遜獲得了1919年
諾貝爾和平獎,但他沒能在入盟一事上贏得參議院的支持。美國此後從未加入國聯。
1918年中期選舉後,以亨利·加博·洛吉(Henry Cabot Lodge)為首的共和黨控制了參議院。但威爾遜拒絕共和黨的代表出席
巴黎和會,對洛吉提議的修改也一併否決。雙方最為主要的分歧點在於國聯是否將削弱國會的宣戰權。在這段期間,威爾遜越來越不相信媒體。他停止召開新聞發布會,而更傾向於自己的宣傳機構,即公共情報委員會。
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威爾遜未能使美國加入
國聯是他任內所犯的最大錯誤,甚至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所有總統任期內的最大失敗之一。《
凡爾賽條約》中的種種苛刻條款招致了德國民眾對條約的極大怨恨,最終導致了
希特勒的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歐洲期間,威爾遜還前往羅馬拜會了教皇本篤十五世。這次訪問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任內會見教皇的總統。
主要內容
提出時間
1918年1月8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國會發表演說時提出並分致各國。
內容
(1)公開訂立和平條約,無秘密外交。
(2)無論戰時與和平時期,公海航行絕對自由;
(3)取消國家間的經濟障礙並建立貿易平等條約;
(4)充分互相保證,各國軍備必須減少至保證本國內部安全的最低水平;
(5)調整對殖民地的要求,平等對待殖民地人民;
(6)德國撤出俄國,調整俄國問題;
(7)德軍撤出比利時,恢複比利時之獨立性;
(8)德軍撤出法國,阿爾薩斯一洛林也還法國;
(9)根據民族性原則,重新調整義大利邊界;
(10)奧匈各族自治,允許獨立;
(11)同盟國撤出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黑山。
(13)恢復波蘭之獨立性。
威爾遜簡介
基本資料
美國第28任總統(1913年3月4日—1921年3月3日)
姓名: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
綽號:政界校長
生於:1856年12月28日,斯湯頓,維吉尼亞
卒於:1924年2月3日,華盛頓特區
身高:180cm
所屬政黨:民主黨
成長經歷
伍德羅·威爾遜(1856.12.28—1924.2.3)是美國第28任總統。出生於維吉尼亞州。父親約瑟夫·威爾遜是大學教授。威爾遜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任教多年。
1910年當選為新澤西州州長。
1912年獲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擊敗
西奧多·羅斯福獲勝。執政期間推行改革,取代羅斯福為進步主義改革旗手。
1916年連任。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威爾遜政府避戰,後參戰,於1918年1月提出《公正與和平》為14點方案。
政治思想
威爾遜的理想主義政治理念可以基本上概括為四點:
第一、人性可以改造。威爾遜認為組成社會體系的人的根源是可以被轉變的,其觀點類似於中國古代的性善論。他的這一學術思想來源於啟蒙運動時期以人為本的理念,認為人可以通過教育和學習克服固有的缺點而日臻高尚,人類社會也將藉此走向文明。
第二、戰爭可以避免。威爾遜認為作為國家組成部分的人民可以達成諒解,用和諧的眼光去看待各自的矛盾,並在友好的氣氛中解決各自的矛盾,而作為國家政權操縱者的政府官員則可以良好的協調這種意願,從而化解矛盾。
第三、利益可以調和。用現代的觀點說,就是“國家之間的利益矛盾是非零和的”,也就是說,國家之間可以通過上一條為基礎,以合作與協調為手段來解決國家間的矛盾,規避衝突和戰爭從而實現雙贏,這種雙贏在當時就是集體安全體制。
第四:建立國際組織,保衛世界和平。威爾遜倡導通過國家間的合作來解決矛盾,而是實現這一合作的途徑和渠道就是聯合的國際組織,用集體安全來替代早先大國間的均勢。
威爾遜的觀點毫無疑問是顛覆性的,它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否認了大國之間擴張軍力和理性,並對大國之間的軍事擴張造成的不信任提出了強烈的抨擊,這在於當時正在積侵略別國並刀兵相見的世界格局無疑影響巨大,同時其學說對後世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
聯合國實質上就是以威爾遜倡導的
國際聯盟為藍本建立起來的。
但是其學說也有著致命的缺陷:首先國家之間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其所提出的人性改造本身也是不平衡的,而且宗教、民族、地域、血統等等的複雜因素會使得人的修養的認識造成偏差,這樣人與人之間的絕對信任便無從談起;此外其關於國際組織的作用也過於理想化,原因在於國家之間的聯合與合作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而這種基礎的摩擦並沒有一個組織來約束,國際法也就無法得到貫徹――或者說國際社會處於無政府狀態――國家之間必然會產生不信任而導致分歧,而此時的國際組織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壓制這種分歧,這樣的國際組織必然會產生分裂。
1919年,威爾遜在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正式創立“伍德羅·威爾遜公共關係學院”,並設立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政治系,至此,作為獨立學科的國際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政治創立,威爾遜本人擔任學院講座教授,其個人的學術威望達到頂峰,也為其在人類文明史刻下濃重的一筆。
但是與此相比其政治前途卻在此時陷入困境,由於美國的孤立主義政策在兩院中的巨大影響,鼠目寸光的兩院議員以絕對多數否決了威爾遜提出的包括美國加入國聯等一系列使美國跨入世界支配大國行列的議案,並且無知的將國際聯盟同歐洲古老而落後的“神聖同盟”相提並論,也使其在政府內部遭到深深的質疑。同時在國際上,他提出的是十四點原則也被很多政治家質疑,英國政治家尼柯爾森形容威爾遜倡導下的巴黎和會:“我們初來巴黎時,對即將建立的秩序滿懷信心;離開時,則以覺悟,新秩序不過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
1920年,威爾遜在遭到質疑的憂鬱中去職。他在卸任後仍然為他的理想主義政治理念奔走呼號,拖著沉重的病體夜以繼日的穿梭各地發表演說,力圖使美國走上時代的潮頭,並期望美國能夠負起維護集體安全的重任。但是他的這一理想直到他去世後多年,才由他的後輩――富蘭克林·羅斯福實現。
1924年2月3日,威爾遜因中風在懷著對美國孤立主義政策的深深不滿和對他所創立的國際聯盟的複雜心情中逝世,享年67歲。
在威爾遜大學剛畢業時,他曾寫道:“一個總統,只要他的能力允許,想在法律和道德方面成為多么偉大的一個人物,就可以成為那樣的一個人物。”果然,當他自己登上總統職位時,他實踐了自己年輕時的這個說法。在美國人心中,他是可以與林肯比肩的巨人。美國史學家認為:威爾遜是使美國取得重大進步的具有遠見卓識的偉人。
威爾遜是西方
行政學的創始人。他在傳統時期的行政組織思想濃縮成以下幾點:
①明確行政組織的職能、任務和範圍;
②改進政府機關的組織結構與工作方法;
③行政組織應成為公眾信賴的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