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歲的紙條》是由章紅編著的非虛構類文學作品,於2023年2月首次出版。
《十四歲的紙條》是一部書信集,敏銳把握了青春期這一人生旅途中的關鍵期,通過“青春期”35個少年的自我敘述,真實展現和坦露了少年們的精神世界和生命體驗。同時,通過作家與少年們的對話、回應,呈現對少年兒童的心理成長的觀察體驗,積極探索青春期少年的身心秘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十四歲的紙條
- 作者:章紅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非虛構作品
- 字數:14.9萬字
- 首版時間:2023年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十四歲的紙條》記述了35位少年的青春期“精神危機”,呈現了他們思想和性格的發展變化,形成了橫跨不同年代、年齡、地域、性別、性格,以及原生家庭的中國當代青春備忘錄;與此同時,以青春的“守護人”的身份,章紅給這些少年寫了12封回信,用開放、體察、包容的對談方式,給躁動的青春一劑清涼、一星燈火,讓躑躅的青春有了溫暖的問候和召喚。
青春的畫像 | “需要把悲傷刨乾淨,才能看見地里快樂的花” |
生命是一場冒險,必須由你自己去完成 | |
我的樣子 | “如果我能再長高10厘米……” |
你來到世界上,就天然地獲得了接納 | |
“我真的‘不配’起來……” | |
“烏黑秀髮像一個夢想” | |
“走在去學校的路上就像踩在刀尖上” | |
“臉是我自己的,身材是我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 |
“那些愛嘲笑別人弱點的人,他們內心才是病態的” | |
我們都不完美,但我們都真的存在 | |
在人群中成長 | “不知為什麼,我把沒摘到蒲公英的事說了出來” |
做一個“真”人比做一個“優秀”的人更重要 | |
“別人叫我老虎” | |
最難說出的,是“我想被愛” | |
“如果什麼都不能分享,還叫什麼朋友” | |
“同桌在那一刻向我展示了一種真正的友善精神” | |
“我仿佛可以和星星對話……” | |
“可是真沒人知道這‘文靜’‘溫柔’的實質是什麼” | |
“這段友誼到此終止吧——心裡一陣輕鬆” | |
“說到友誼,不覺有些心酸……” | |
在同伴中長大成人 | |
為未來規劃 | “我忘記了這個細微的轉變過程……” |
寫給林中小鹿 | |
“班主任像對待一級保護動物一樣……” | |
只有人類可以快樂,也只有人類會焦慮 | |
“我還能見到下一個港灣嗎? | |
“全家的夢想是讓我堂堂正正地成為城裡人……” | |
“我要是沒那么多胡思亂想就好了……” | |
“我和他其實是有一點像的” | |
“我多么想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活躍著、跳動著……” | |
永不害怕 | |
家的孩子 | “這樣長大的我,身心已經有嚴重問題了” |
生命終將帶著創傷繼續成長 | |
“我費盡心機討別人歡心,討大人的歡心” | |
“我暗暗鬆了口氣,卻又隱隱地覺得一絲傷感” | |
“我始終沒看到媽媽睜開眼” | |
“因為有了這些愛,殘缺中依然有美好” | |
“唯願成為一隻淡綠的螢火蟲” | |
“我一直不知道我對他們有多重要” | |
“我仿佛看到懺悔了的父親像書中的人物一樣朝我蹣跚走來” | |
家的孩子 | |
學習愛 | “我到底怎么了?” |
“……這是在威脅我” | |
“長大,真的要好多時間與精力” | |
“我最好把自己的感情冰凍起來” | |
“原來這種初戀是那么荒謬” | |
愛是成長的階梯 |
最開始的時候,作者為一家少年雜誌寫稿。那時初進大學,剛有餘力騰出一點空來東張張西望望,張望得最多的,還是並不久遠的中學時代。青春期里所有的悸動不安、真實的痛楚與不著邊際的幻想,都還帶著新鮮熱辣的印象,驅使作者去把它們寫出來。這樣,在二十歲上下,作者寫了一批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說,《惑》《白楊樹成片地飛過》《為什麼不長大》等。因為這些小說,作者也收到了第一批少年讀者的來信。大學與研究生畢業後,作者進入一家少年刊物當編輯,工作性質使作者有機會接觸更多少男少女。他們向其講述童年記憶、學業困擾、初萌的戀情、與父母的關係、對未來的迷惘。傾聽著他們有時激烈有時無助的心聲,仿佛可以觸摸到一顆顆躁動不安的靈魂。作者湧出一個強烈的願望:為他們做點什麼——也是為自己一步步走過的青春歲月做點什麼。因此,作者創作了這部非虛構類文學作品《十四歲的紙條》。
作品鑑賞
章紅《十四歲的紙條》一書敏銳把握了青春期這一人生旅途中的關鍵期,通過“青春期”35個少年的自我敘述,真實展現和坦露了少年們的精神世界和生命體驗。同時,通過作家與少年們的對話、回應,呈現對少年兒童的心理成長的觀察體驗,積極探索青春期少年的身心秘密。
這樣的一種敘事話語是迥異於虛構敘事的,其敘事動機是切身的,是植根於少年的現實需求和情感需求的,具有特殊的親切感和真實感,也具有虛構作品所沒有的話語力量。作品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敘事的主體性——作家的主動“在場”。青春期孩子內心的豐富和脆弱,往往不足為大人道也。他們也並非永遠無憂無慮,而是心中有著各自的煩惱和傷痛。較之成人,敏感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孤獨無助的情感,更需要被關注、被呵護。作家不僅疏導來信中的青少年的成長困惑,也對作品的讀者對象產生了積極的引導作用,通過對自我身心的反觀來疏解成長中的糾結。其在場的“事實性敘事”,揭示了真正的當下青春期少年的真實心理風貌,是有效反映當下中國真實性的兒童文學作品。
新時代的兒童文學應該百花齊放的,兒童文學可以是個體經驗的講述,可以是歷史的回望,都具有其重要的文本價值,但與當下中國現實、當下中國兒童現實、當下中國兒童心靈現實緊密聯繫的文學作品,也不應或缺。在該作品中,作家主動“在場”,深入觀察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心靈風暴和精神特質,追問種種生命經驗對於個體精神成長的重要意義。作品直接深入當下中國少年隱秘的內心世界,在當代中國兒童文學創作中,呈現出一種特別的風格。
其二,真正的真實性敘事——真實呈現客觀的已然世界。這樣一種來自生活現場的非虛構書信體寫作,區別於現實題材的兒童小說,也區別於報告文學、紀實小說等其他類別的非虛構書寫,是一種童年現場的如實還原,而非對生活素材的加工。作家是直接在生活現實的基礎上,進行如實記錄和呈現。
事實上,如果作家與現實經驗隔離,往往會導致他們對現實的想像脫離實際,進而導致作品中呈現的經驗失效。所以,僅僅依靠一些二手信息,很難知道真正的情況,也很難感受現實中的生命與生活樣態。所以,作家這種寫作方式是希望與現實發生真實的連線,是內心深處對於了解現實的一種渴求,也是對介入現實進行的一種努力。
其三,敘事的公共性——平等的談話姿態、強烈的人文關懷。兒童文學中永遠隱藏著成人視角,由此,成人作家如何通過自我閱歷和情感體驗,形成對兒童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兒童文學書寫的前提性思考。畢竟兒童文學的核心要義之一,就是對現實童年的人文關懷和價值重塑。
人們可以發現,在部分作品中,成人作家對於少年兒童群體是一種俯瞰的姿態。這固然是一種酣暢淋漓表達情感和有關人生際遇見解的方式,但也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教導”。部分作家並沒有看到這個群體的真實生活和感受,也沒有發自內心地尊重這種生活和感受。有人會覺得,少年兒童的種種心理問題和心靈歷程,不過是“茶杯里的風暴”。對於生活空間相對單純的孩子而言,來自身體的病痛或成長之路上的精神重負,比如自我確立的艱難、友情的無常與幻滅、學業的壓力、對未來的迷惘等,這些精神重負就是情緒、心理上的狂波颶瀾,就是難以自我超越的“坎”。評價文學作品不能脫離當時的時代背景,理解少年兒童的心靈圖景,也無法越過他們相對稚嫩的年齡和相對單純的生活空間。
出版信息
書名 | ISBN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十四歲的紙條 | 978-7-5016-1989-4 | 章紅 | 外國文學出版社 | 2023年2月 |
作者簡介
章紅,兒童文學作家、編輯、教育學者。十八歲開始在《少年文藝》發表小說,後成為《少年文藝》編輯、主編,現任江蘇少兒出版社編審。出版作品多部,代表作有《白楊樹成片地飛過》《放慢腳步去長大》《寫作課:像作家一樣生活》等,曾獲冰心文學獎、紫金山文學獎、南京市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多種獎項。